什么是喂养方式不正确
什么是喂养方式不正确
什么是喂养方式不正确,对于家长们来说,孩子吃的好不好一直是他们关注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吃的不好就会导致发育不好,但不是喂了就行,下面来了解,什么是喂养方式不正确。
什么是喂养方式不正确1
追赶式喂养:虽是无奈之举,追着喂饭产生逆反心理
“喂饭难”几乎是所有妈妈都会遇到的难题,为了让宝宝多吃一口饭,端着饭碗追在宝宝屁股后面喂的也不在少数。但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给孩子留下吃饭是件“痛苦的事情”的记忆,继而更不爱吃饭。不仅如此,追跑时还有可能导致食物被误吸入气管内,十分危险。所以妈妈在添加辅食之初,就应该培养宝宝“主动进食”的习惯。比如喂饭一定要离孩子嘴10厘米左右,这样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宝宝一探身子就够得着,便于宝宝主动去吃。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渐让宝宝学习自主进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激发对食物的兴趣。此外,如果宝宝实在不想吃,也不用强求,吃多少无所谓,但一定不能追着喂,在下一餐之前不要总给孩子吃零食,食欲自然就提高了。
分心式喂养:不能放任自流,专心吃饭有助食物消化
面对不爱吃饭的宝宝,妈妈也有不少“妙招”,比如让宝宝边看电视边吃饭。虽然这样做似乎解决了“喂饭难”的问题,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专心吃饭才能让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为其进一步消化吸收打好基础。边看电视边吃饭不仅不利于消化液分泌,影响宝宝的食欲和食量,甚至还会破坏宝宝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实在得不偿失。妈妈一定要记住,对待宝宝的进食问题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能因为怕麻烦而草率行事,也不能觉得宝宝年纪小就听之任之。要知道,纠正比养成坏习惯更困难。
填鸭式喂养:别说能吃是福,强迫喂食导致过度喂养
老话常说能吃是福,让宝宝多吃一点,养得白白胖胖的,是很多父母的喂养共识。有些妈妈尤其热衷于像填鸭一样喂养饮食尚不能自控的宝宝,深怕出现吃不饱、不够营养的情况,但这样是不对的。一方面,宝宝如果吃得太饱,超出了自身的消化能力,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呕吐等肠胃问题;另一方面,长期过度喂养不仅会诱发小儿肥胖,还会阻止饥饿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影响骨骼生长和身高发育;最后,有些宝宝厌食、含饭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与强迫喂食也有关系。宝宝吃多吃少不是妈妈一厢情愿,而应该看其进食状态是否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宝宝日常饮食应注意每日定时定量,保证营养均衡搭配,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严格控制零食,这样才能在提高食欲和消化功能的同时,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
天然型喂养:看似营养全面,黄金体质缺乏关键营养
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宝宝,对于各种营养的需求极高。有些妈妈已经从让宝宝“吃得多”,向“吃得好”逐渐改变,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宝宝出现了由营养不良导致的发育迟缓、免疫低下等健康问题。天然食品中获得的营养素基本可以满足人体的健康需求,但受宝宝生理体质、食量及其他外在因素影响,光靠天然食补其实难以补足有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素。以维生素AD为例,黄绿色蔬菜是维生素A在天然食物中的来源之一,但并不直接含有维生素A,而是以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的形式存在,除了在烹饪过程中会大量损失外,转化率也很低(不到1/12)。除非吃下大量蔬果,才能满足机体对维生素A的需求,这对于胃容量有限的宝宝显然是不可能的。此外,动物肝脏虽然含有维生素A和D,但肝脏是动物的解毒器官,除了维生素AD,还有可能富含大量毒素和重金属,且胆固醇极高,味道也不易被宝宝接受,宝宝多吃无益。考虑到中国婴幼儿最易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D,医生还是建议从宝宝出生后常规补充伊可新维生素AD制剂,最好持续补充到3岁,来预防维生素AD缺乏导致的免疫低下、发育迟缓、缺铁性贫血、视力发育不良等问题,并为宝宝锻炼黄金体质奠定坚实的营养基础
什么是喂养方式不正确2
一、母乳喂养
新生儿主要是母乳喂养。母乳(尤其初乳)是婴儿最佳天然营养品。喂奶时间不固定,一般每隔三个半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喂15分钟左右;初乳非常珍贵,应让新生儿尽量多次吸吮。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的好处有:
1、营养均衡:母乳具有孩子6个月以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几乎所有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6、钙、铁、锌等。
2、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母乳中各种营养成分都能很容易被孩子吸收,并能减少食物过敏发生;此外,不同时期母乳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能很好的满足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孩子的营养需求。
3、能够预防孩子感染:母乳(特别是产后5天内分泌的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可增加婴儿的抗感染力。
4、能促进亲子关系和发育:母乳喂养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最佳途径。
5、最省钱、方便。
6、鼓励完全母乳到生后4个月。
7、注意:建议从生后15天开始适当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D。
二、人工喂养
在不能得到母乳的情况下,应采用鲜牛奶或经卫生部门许可出售的奶粉、配方奶粉,按指定食用方法喂养。每天喂6~7次,每4小时左右喂一次。
人工喂养应使用婴儿配方奶粉,而不是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过多的钠、钾等矿物质,会加重婴儿的肾负荷;牛奶中的蛋白以乳酪蛋白为主,不利于婴儿消化吸收。
婴儿配方奶粉又称为母乳化奶粉,是以牛乳或其他动物乳或其他动植物成分为基本成分,适当添加营养素,可供给婴儿生长与发育所需营养的一种人工食品。
三、混合喂养
一般喂母乳后,可接着喂牛奶或配方奶粉(米粉),也可在两次喂母乳间隔时喂。坚持每天保证喂三次母乳。
四、辅食
4~6个月婴儿开始有吞咽非流质食物的能力,开始出牙。在这个阶段单乳类不能满足婴儿生长的需要,因此除坚持乳类喂养外,还应逐渐添加辅食。增加辅食原则是:从少到多、循序渐进。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可能对某些食物成分、特别是某些蛋白过敏,家长应格外小心。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不管婴儿是全部吃配方奶还是部分吃配方奶,选择合适的品牌是很重要的`,家长应向医务或护理人员进行咨询。
五、喂水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不需要喂水。人工及混合喂养可在两次喂奶中间喂温开水,每天可喂2到3次,每次40毫升左右(可逐渐增多)。
什么是喂养方式不正确3
小儿的合理喂养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历代医家都主张母乳喂养。现代科学已证明了母乳中不仅含有适合婴儿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活性细胞和其它免疫活性物质、人乳美味可口、新鲜适口、无细菌污染同时易于消化吸收,可增强小儿抗病能力。母乳中含有抗体,临床上母乳喂养的婴儿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发生率较人工喂养者低。
2、合理添加辅食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消化器官和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成熟,单纯哺乳已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不论是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到一定时候均需适时地添加辅助食品。婴儿在3-4个月时可加少量米糊、菜泥、蛋黄等,使之慢慢适应。具体在给婴儿添加辅食时应根据个体的实际需要和消化能力不同,按照一定的原则即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干、由一种到多种的进行。同时,每次添加新的辅食时应注意四时的变化和婴儿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呕吐、腹胀、腹泻、夜睡不安时应减少或暂停所加的哺食。婴儿4-6个月时生长发育的速度比较快,此时婴儿的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辅助食品添加得过早或过晚,或者食物选择的种类不合理都会对婴儿的营养健康状况有伤害而造成婴儿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营养不良。
3、适当掌握断乳时机
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其消化功能也逐渐完善,乳牙开始萌出,咀嚼功能加强,因此应选择适当时机断乳。人乳按其所含营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初乳、过度乳、成熟乳、晚乳。初乳的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较高,而成熟乳和晚乳的营养成分逐渐减少。婴儿在8-12个月时,继续哺乳,一方面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另一方面又会影响辅食的添加,从而产生一系列营养缺乏性疾病,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因此主张8-12月断乳,最晚不过1岁半。
4、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断奶后的幼儿仍处于生长发育、物质代谢的旺盛时期,其乳牙尚未出齐,脾胃运化功能还未健全,如果膳食安排及营养调配不当,均会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如有些家长给婴儿简单的喂稀粥,泡饼干,蛋糕之类,致使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又有些父母过于溺爱,以甘肥、生冷之物任其食之,造成积滞内伤,损伤脾胃。
合理的膳食调配首先要保证食物的种类多样化,广泛摄取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矿物质、纤维素等;其次各类营养素的搭配应比例适当,热量均衡。一般来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比值接近1:1:4-5,各占总能量的10%-15%、25%-30%、50%-60%,保证荤素平衡,酸碱平衡,水盐平衡;再次,食品的烹调加工应适合小儿的消化功能,做到细、碎、软、烂,忌选甘肥油腻或辛辣刺激食品。
5、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小儿时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求做到规律化、合理化,即:根据实际需要定时、定量配给,不可过饥过饱,同时应吃好正餐,少吃零食,避免偏食,纠正厌食,食宜专心,进食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