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与衔接

 我来答
名成教育17
2022-06-09 · TA获得超过547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4万
展开全部
  高一年级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阶段,在这一段过渡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做好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到高中过渡的 方法
  一、加强常规 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对新学校的各项 规章制度 不清楚,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此,我按学校的计划和要求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师大附中《学生须知》一书,使学生明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班规,使班级管理制度化,班规的执行情况由专人负责登记,期末评优评先,操行评定均与登记情况挂勾,做到奖惩分明,不论奖还是罚都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校纪班规。

  二、变“依赖型”管理方式为“开放型”管理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班主任事必躬亲,学生只是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缺乏主动性,自主能力较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开学初,班级所有班、团干职务我都让学生自愿举手担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后,我放手让他们大胆开展工作,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我只是经常进行一些指导。半学期后,我让学生根据每个学生干部展现出来的能力和特点民主选举出他们理想的干部人选,让真正有能力的,值得他们信任的学生担任班级学生干部。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在班干部的带动下,全体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学生主动为班级工作献计献策,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实施者。

  三、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让师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高一学生在这个性发展上存在着心理、生理的不平衡,易违反纪律,易与教师、家长发生冲突,特别是后进学生比较贪玩,自控能力差。一些原来在初中是班级佼佼者、教师的宠儿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发现自己再也没有优势可言。随着地位的改变和课业负担的加重等原因,致使一部分学生适应不了新的学习环境,心理出现了极大的反差,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困惑、失落、焦虑、胆怯等不良心理现象。为此,身为班主任,我处处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注意学生的言行,通过周记、语文的练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和学生聊天、谈心,一起参加各类课余活动,不失时机地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消除心理障碍。同时,也创造和提供机会让学生、科任教师相互间进行交流、沟通。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跟学生年纪差距不大, 兴趣 爱好 相仿,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与学生易于沟通。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把自己实事求是的理智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传授给了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四、注重学生 学习方法 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高中,学习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规律、方法,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此外,由于开设的课程多、课业负担加重也给学生造成了心理负担。因此,注意抓好初中与 高中学习方法 的衔接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经常利用班会课,自己或请科任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或作专题讲座。利用墙报、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摘抄、复印一些学习方法张贴出来供全体学生参考,还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作出评价、指出优缺点,使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扬长避短。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突破口,注意引导,让学生自己摸索,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注意多方协调,充分发展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教育作用。

  现代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统一体。要想做好初高中学生教育的衔接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教师集体和校外教育力量(特别是学生家长)的作用。因此,我经常和科任教师一起分析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使教师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要求和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家长是班主任工作的伙伴,他们都迫切希望能与教师多接触、沟通,共同做好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所以,我经常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机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传达学校的有关要求,争取家长配合我的工作,努力使学生能尽快顺利度过初中进入高中的过渡期。

  总之,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过渡与衔接是一项复杂而又颇有艺术的工作,需要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初中过渡到高一的心理
  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初三到高一不是个“坡儿”,而是个“坎儿”,必须要“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

  解决方法:

  1)查漏补缺。高中学习比较紧张,发现漏洞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任其存在和发展,因为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漏洞不补,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并且积累得太多,会觉得无从下手,只好放弃,给高考造成很大的损失!

  2)调整心态。刚刚经历了中考,很多学生沉浸在紧张后的轻松里,但是学习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放松,可能就会给自己的高一学习制造麻烦,抓住高一伊始,让自己的高中学习一帆风顺!

  心理特点:

  刚进入高中生活,很多同学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这些特点常阻碍着你与父母的相互了解。

  学科特点:

  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跨度很大,特别体现在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很多学生都是上课能听懂,课后作业也认真完成了,结果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这个时候你也许会感到困惑,其实症结就在于你的知识牵引能力差,综合学习能力急需要提高。

  因为高中的各科学习都是知识的延伸,并且有很强的关联性,一个知识点或是知识模块出现问题会导致这个科目的学习遇到瓶颈,应该趁月考之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有效解决,在期中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

  小结:

  高一学习成绩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来说,只要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识的学习方法,成绩都会逐步上升并且趋于稳定的。因为成绩的暂时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对某个学科失去兴趣,是得不偿失的。
  初中过渡到高二的心理
  高中二年级——分化

  高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级,一方面已经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紧张的高三还没有来临,所以心里上比较轻松;同时,高二还要面对多个科目的会考,会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另外,很多同学理解上有误区:高二先轻松一下,要不高三就没有轻松的时候了。这种想法非常错误,结果就是高二轻松了,到高三也紧张不起来。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严重的分化,一些学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

  心理特点:

  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

  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2、偏科现象严重。

  3、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学科特点:

  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他们更多地寄希望于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情感、学习过程,如 学习态度 的端正、方法的改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时间利用率的提高、学习毅力的增强等,而不是客观条件的改变,如学习环境的改善,老师的教学水平等。

  学生抓住了学习活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更重视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则会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调整行为模式。

  小结:

  高考考的是整个高中三年的知识,而不只是高三的知识。不要认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其实每个阶段都是在备考,都是在为高考打基础,高二尤其如此。高一、高二的很多知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要用到的基础知识,所以如果发现高二的部分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千万不能等到高三复习的时候再去解决,要尽快补上,使自己高三的学习更加顺畅。
  初中过渡到高三的心理
  高中三年级——心态

  高三,没完没了的做题、没完没了地考试,还有家长和老师没完没了地唠叨,加上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很容易有急躁、郁闷、迷茫、懈怠等情绪。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及时调整,让心态回归到正确轨道上,就是往高考成功的道路上前进了巨大的一步;但若任这种心态蔓延,就会成为你高考成功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学科特点:

  步入高三,就像战场上吹响了冲锋号,从这一刻起,需要全力冲刺——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决不放弃!不管自己的水平如何,不论自己的能力怎么样,最关键的是你冲刺了吗?

  明确高考目标,同时分析自己的程度,明确差距。对目标学校的情况初步了解(包括历年招生情况对比,有无加分限制)。如果没有合理地定位自己,是无法形成科学规划的。

猜你喜欢:

1. 初中升高中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范文

2. 论初中学习的重要性,看看高中家长怎么说

3. 初中升高中各科的学习方法

4. 高一数学学习的衔接方法

5. 初高中英语衔接中学生的快速适应问题

6. 初中数学基础不好的话高中怎么学

7. 初中高中物理衔接的学习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