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呢?他有什么底气?
丁宝桢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有两个方面原因存在。其一丁宝桢占理,安德海违背祖制该杀;其二这时期慈禧太后,并没有独揽大权,丁宝桢对慈禧没有非常惧怕。
这件事情如果放在慈禧独掌大权时候,我想丁宝桢也需要咱三斟酌,才能够下决定,是否杀掉慈禧身边的红人。
安德海的死,既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又是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丁宝桢也因为这件事情,被朝中大臣和民间百姓赞誉。就这件事情来讲,个人有着下面这两个看法存在。
一、丁宝桢诛杀安德海合情合理
清朝建立后,为了避免重蹈明朝宦官干政覆辙,定下了祖制,“太监不得干政,更不能够离开京城”。安德海仗着慈禧太后,对自己的宠爱,将这项束缚自己的祖制,全然抛在了脑后。借着办差名义出京,一路上锣鼓喧天,自诩钦差大臣,沿途所过之处,大肆敛财享乐。
丁宝桢能够诛杀安德海,全凭安德海违反了祖制。如果不是这一条,可能也不敢对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下手。
二、背后有慈安太后、奕䜣撑腰
安德海嚣张跋扈时期,慈禧太后并没有达到权势熏天,除了她以外,还有一位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䜣存在。因为权力争夺,使得慈禧和慈安,以及奕䜣不和。太监安德海虽然受到慈禧宠幸,却得罪了慈安和奕䜣。
安德海被捕以后,慈禧想要竭力营救,而慈安和奕䜣却想要,置安德海于死地。有了这两人支持,丁宝桢也就有了杀安德海勇气。
丁宝桢杀安德海,于慈禧太后而言,如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眼见安德海没有办法营救,慈禧也只好弃车保帅,痛斥安德海行为,并赞成将其杀掉。
安德海是清朝有名的太监,慈禧叫他小安子,是慈禧早年最信赖的贴身太监。他能成为慈禧的红人,最主要是因为他在咸丰死后两宫太后跟肃顺等八大臣斗法夺权的过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冒死进京联络恭亲王奕䜣,最终一举团灭了八大臣,让两宫太后拿到了实权。安德海红极一时,也跋扈一时。
安德海终究是吃了没有读过书的亏,不懂得做人低调的道理,恃宠而骄得罪了两个不该得罪的人。一是得罪了恭请王奕䜣。安德海多次怂恿慈禧干掉奕䜣,但慈禧毕竟不是泼妇,而是政治家,只拿掉了奕䜣议政王的头衔。奕䜣对安德海恨之入骨,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叫嚣要杀掉安德海。另一个不该得罪的人是当朝的同治皇帝,同治皇帝曾做了一个针扎小泥人,背后写的名字就是安德海。同治皇帝最不爽的便是,安德海身为小太监还居然敢在前门外天福堂大酒店大摆宴席结婚了,娶了徽班名角马赛花为妻。清朝祖制规定,太监是不允许结婚的,这明显是在打同治的脸。
上天欲令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安德海在宫内呼风唤雨也就罢了,他还想出去捞钱。同治8年,安德海居然请求慈禧让他出宫到江南制备宫廷用的龙袍等衣物。安德海前面破坏祖制没被制裁,才敢提出这么胆大妄为的请求,慈禧竟然答应了。太监违制出宫记即没有跟地方衙门打招呼,也没有任何公文,安德海的出行队伍又非常招摇,走到哪里都是彩旗飘飘,船上还有士兵、乐女!地方官员苦不堪言,安德海到了,就得设豪华宴席款待,临走时还得送上大礼。安德海一行人出了京津地区,到了山东地界区遇到了硬茬,此人便是剿灭捻军的猛人山东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早注意到了安德海的行踪,抓住太监私自出宫没有公文的硬伤,下令捉拿安德海,要让其有去无回。丁宝桢手下各级官员都他不要触碰安德海,毕竟人家是慈禧的红人,但丁宝桢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东昌知府追了安德海三天三夜,仍不敢动手,丁宝桢直接换人,派猛人总兵王正起出手最终在泰安将其捉拿归案。安德海甚是嚣张,对丁宝桢破口大骂,丁宝桢更狠,怕夜长梦多,在没有谕旨的情况下直接先把安德海给砍了。丁宝桢敢杀安德海,一是因为他本人是朝廷的有功之臣,剿灭捻军功莫大焉。另一方面,丁宝桢正式向朝廷军机处做了汇报,他的顶头上司便是恭亲王奕䜣。恭亲王背后是同治皇帝。慈禧太后自知理亏,但还想力保安德海,找慈安想办法。慈安也没给慈禧好脸,直接来了句你去跟奕䜣商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