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
展开全部
放下包袱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好好复习,考场潇洒不虚枉,多年以后话沧桑!祝 七年级历史 期末考试时超常发挥!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 5题, 50分。)
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
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子残留
C.生活用的陶盆、陶罐 D.用于祭祀的大型青铜礼器
2.小轩一家决定假期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大禹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3.由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王的第一人是
A.尧 B.舜 C.禹 D.炎帝
4. 古代有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日食现象,就在一片龟甲上刻录下来。认为这位天文学家 所处的时代极有可能是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5.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6.周幽王开始“烽火戏诸侯”时,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开赴镐京勤王,是在履行哪一制度给他们规定的义务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郡县制
7.右图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期得到广泛使用,它们应是
A.骨制工具 B.木制工具
C.石制工具 D.铁制工具
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
慢,子由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
教育 ,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9.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法治
10.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
11.2013年4日上午,泰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正式对外宣布:国务院、省政府在关于调整泰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相关文件中明确同意,设立泰州市姜堰区,以原县级姜堰市的行政区域为姜堰区的行政区域。请问,我国最早推行“县制“是在什么时期
A.大禹建夏 B.盘庚迁殷 C.商鞅变法 D.秦朝统一
12.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实行商鞅变法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13.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图片一: 图片二:
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
14.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 措施 包括 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迁都洛阳,推行汉化 ③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④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 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5.秦统一后,官府发布的文告使用的文字体例是?
A.甲骨文 B.小篆 C.大篆 D.金文
16.诗歌和 童谣 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
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17.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主要原因是
A.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D.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18.“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诗中的“单于”是哪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A.越族 B.鲜卑族 C.蒙古族 D.匈奴族
19.《西游记》中塑造的如来佛、玉皇大帝等人物形象,主要是吸收了哪两大宗教文化的结果 ① 佛教 ② 儒教 ③道教 ④
____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三国两晋时期,中原战乱且疾病流行。当时,人们不可能采用的防治措施是
A.为病人做手术时使用“麻沸散” B.从《伤寒杂病论》中寻找治病良方
C.向李时珍请教防治 方法 D.练习“五禽戏”,增强体质
21.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A.蔡伦——“蔡侯纸” B.张衡——地动仪
C.王羲之——《兰亭序》 D.张仲景——“五禽戏”
22.2007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 爱好 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 误的是
A.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精神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23.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A.吴国 B.辽代 C.北宋 D.元朝
24.下列 成语 ,出自淝水之战的有 ①风声鹤唳 ②三顾茅庐 ③纸上谈兵 ④草木皆兵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5.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多战乱,人口大量南迁 B.江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有利于开发
C.江南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D.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比北方安定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 择题(看看谁做得认真仔细。本大题共4题,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1)“书籍被烧残”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请举出“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至少四个派别)(8分)
(3)西汉时期“自由思索的那种精 神”又受到了一次严重打击,是哪个事件?(2分)
(4)秦汉时期统一了思想,而失去自由思索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分)
27 .看图说话: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图二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什么?该商路在古代东西方的交往上起了怎样的作用?(6分)
(2)参照图二请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4分)
(3)现在x疆是图二商路上的重要地区之一,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我国最早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统辖?(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某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4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某平原是指我国哪一平原(4分)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 些?(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元 长孙 陆 贺 刘
材料三:
(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指谁?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4分)
(2)材料二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 “北语”指哪一民族的语言?(4分)
(3)材料三指的是“魏主”采用汉姓,“魏主”采用了什么汉姓?(2分)
(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2分)
(5)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2分)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B B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B B A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A A C
26.
(1)秦始皇 焚书;(2分)
(2)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8分)
(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压制、打击其他学派。(2分)
(4)观点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27.
(1)图一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图二的东西方商路是指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6分)
(2)B欧洲;A长安(4分)
(3) 西域都护(2分)
28.
(1)A大禹;B李冰 (4分)
(2)都江堰;成都平原。(4分)
(3)发动群众,堵疏结合。(2分)
29.
(1)“魏主”是(北魏)孝文帝;洛阳(4分)
(2)学习汉语;鲜卑族。(4分)
(3)元。(2分)
(4)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2分)
(5)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的人还看了:
1.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3.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5.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 5题, 50分。)
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
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子残留
C.生活用的陶盆、陶罐 D.用于祭祀的大型青铜礼器
2.小轩一家决定假期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大禹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3.由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王的第一人是
A.尧 B.舜 C.禹 D.炎帝
4. 古代有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日食现象,就在一片龟甲上刻录下来。认为这位天文学家 所处的时代极有可能是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5.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6.周幽王开始“烽火戏诸侯”时,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开赴镐京勤王,是在履行哪一制度给他们规定的义务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郡县制
7.右图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期得到广泛使用,它们应是
A.骨制工具 B.木制工具
C.石制工具 D.铁制工具
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
慢,子由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
教育 ,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9.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法治
10.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
11.2013年4日上午,泰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正式对外宣布:国务院、省政府在关于调整泰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相关文件中明确同意,设立泰州市姜堰区,以原县级姜堰市的行政区域为姜堰区的行政区域。请问,我国最早推行“县制“是在什么时期
A.大禹建夏 B.盘庚迁殷 C.商鞅变法 D.秦朝统一
12.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实行商鞅变法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13.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图片一: 图片二:
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
14.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 措施 包括 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迁都洛阳,推行汉化 ③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④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 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5.秦统一后,官府发布的文告使用的文字体例是?
A.甲骨文 B.小篆 C.大篆 D.金文
16.诗歌和 童谣 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
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17.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主要原因是
A.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D.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18.“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诗中的“单于”是哪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A.越族 B.鲜卑族 C.蒙古族 D.匈奴族
19.《西游记》中塑造的如来佛、玉皇大帝等人物形象,主要是吸收了哪两大宗教文化的结果 ① 佛教 ② 儒教 ③道教 ④
____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三国两晋时期,中原战乱且疾病流行。当时,人们不可能采用的防治措施是
A.为病人做手术时使用“麻沸散” B.从《伤寒杂病论》中寻找治病良方
C.向李时珍请教防治 方法 D.练习“五禽戏”,增强体质
21.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A.蔡伦——“蔡侯纸” B.张衡——地动仪
C.王羲之——《兰亭序》 D.张仲景——“五禽戏”
22.2007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 爱好 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 误的是
A.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精神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23.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A.吴国 B.辽代 C.北宋 D.元朝
24.下列 成语 ,出自淝水之战的有 ①风声鹤唳 ②三顾茅庐 ③纸上谈兵 ④草木皆兵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5.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多战乱,人口大量南迁 B.江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有利于开发
C.江南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D.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比北方安定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 择题(看看谁做得认真仔细。本大题共4题,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1)“书籍被烧残”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请举出“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至少四个派别)(8分)
(3)西汉时期“自由思索的那种精 神”又受到了一次严重打击,是哪个事件?(2分)
(4)秦汉时期统一了思想,而失去自由思索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分)
27 .看图说话: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图二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什么?该商路在古代东西方的交往上起了怎样的作用?(6分)
(2)参照图二请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4分)
(3)现在x疆是图二商路上的重要地区之一,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我国最早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统辖?(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某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4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某平原是指我国哪一平原(4分)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 些?(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元 长孙 陆 贺 刘
材料三:
(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指谁?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4分)
(2)材料二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 “北语”指哪一民族的语言?(4分)
(3)材料三指的是“魏主”采用汉姓,“魏主”采用了什么汉姓?(2分)
(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2分)
(5)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2分)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B B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B B A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A A C
26.
(1)秦始皇 焚书;(2分)
(2)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8分)
(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压制、打击其他学派。(2分)
(4)观点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27.
(1)图一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图二的东西方商路是指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6分)
(2)B欧洲;A长安(4分)
(3) 西域都护(2分)
28.
(1)A大禹;B李冰 (4分)
(2)都江堰;成都平原。(4分)
(3)发动群众,堵疏结合。(2分)
29.
(1)“魏主”是(北魏)孝文帝;洛阳(4分)
(2)学习汉语;鲜卑族。(4分)
(3)元。(2分)
(4)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2分)
(5)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的人还看了:
1.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3.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5.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