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知识的目的

 我来答
你即来5344
2022-06-22 · TA获得超过628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2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63万
展开全部
在我看来,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世界的存在形式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却让我们的思维意识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可怕的偏移。

比如获取知识的目的上。

记得九十年代我上初中时,校长常常将一个复读了初三多年,却依然发奋读书,以便于能考上中技的师兄作为我们学习的标杆,来大肆表扬。

那是因为,在那个年代考上中技,已然是“鲤鱼跳了龙门”,从此可以一生无忧地吃上“商品粮”了。

当时的我们觉得,能吃上“商品粮”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争当工人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常听一些大人在劝诫孩子:“好好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他们的角度是,学习是为了找工作。

那么,两个问题会在孩子心里“打鼓”:难道不好好学习就找不到好工作了?找到好工作后是不是就不用再学习了?

还有一些大人或许在知识储备不足上吃过亏,他们如是教育孩子:“好好学!别将来像我一样没文化,总是被人欺骗!”

他们的角度是:学习可以防止上当受骗。

难道说被骗的都是没文化的人?

长久以来,我们信奉的格言是:“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也是我的格言,但或许我们在“改变命运”的理解上有所差异。

我个人认为:我们获取知识的目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我认知。

很多人理解的“改变命运”的途径,是通过改变世界形式;而我理解的命运的改变,在于自我看问题的角度的丰满。

许多所谓的“高科技”,或者说是一些拥有知识的人正做的重要的事,都只是在改变世界的形式。如同从土中析出铁,从水中提取氧分子,如同愚公移山。

比如吸尘器的发明,它的作用与一把旧条帚的作用相同,本质都是用来清理垃圾的。要说差别,只是前者更省力更细致,后者工艺上更粗糙一点罢了。

比如美颜相机软件的开发。它与相机或者人像手绘的作用一般,都只是为了给人们留下影像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失真更能让人显得美更能自欺欺人,而后者更接近真实罢了。

还有手机比信件,高楼大厦比小平房,汽车、飞机比徒步等等。

你想过没有?愚公移走的山,在另一个地方还是“山”。

我们竞竞业业地学习着如何去改变世界,却在蓦然回首时发现,世界还如从前般矗立在我们身边。

知识,因为我们没能用它的实质,得来的仅仅拿去给了原有的“文明大锦”绣个“小花”。直到有一天,我们惊骇地总结:“百无一用是书生。”

知识,在我们的意识中,不是着了“虚”,就是着了“空无一用”。

如果,我们获取知识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上,那我们会在发现自己做了没意义的事后,变得垂头丧气。

如果,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获取知识地去学习,那我们只是“以讹传讹”的知识搬运工,这里就学到了“死知识”。

我们中许多人并没意识到自己已陷入了知识辨证主义的漩涡。在自己还没明白时,就去拿那个看似能说服人的理由去“同化”孩子们。

于是,孩子们的表现就是:想学时就学点,不想学时很轻易地就放弃了。

归根结底,我们没能劝服他们。

获取知识的目的,更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我们偏偏拿物质层面的东西去“诱惑”孩子们。除了那些物欲上还未满足的外,我相信大部分吃得饱穿得暖的孩子,都是不买账的。

像我们古代的那些先哲:孔子,孟子,庄子,老子,曾子,韩非子……他们并非为了改变世界而获取知识。但他们的言论与观点,足足影响了我们几千年。

我想,他们在学习知识时,是不分学习的对象的,也不用择选所要学习的内容,他们处于事中向事学,有史为鉴时向史学,跟不同阶层的人学,有典籍存世时向书本学。

学习什么?就学习别人看问题的角度和大自然的法则与规律。

有天晚上,我拿着一碗泡好的菊花茶给儿子喝,当他端起碗时,我问他:“你看到了什么?”

儿子回答:“一碗泡着菊花的水。”

“再看,还能看到什么?”

儿子仔细看了看,坚持说:“就只有五朵菊花啊!”

“再看。”

“妈妈,我看到了!”他惊呼,“我看到了一盏灯。”

那是餐厅灯的倒影。

很好,再看,还能看到什么?

还能看到灯上很明显的商标。

还有呢?

灯中心有个黑点,应该是小虫子尸体。

太好了!儿子,现在妈妈问你,你说你看到菊花是对的,还是看到灯是对的?或者商标和小虫子?

都是对的啊。

我们学习知识的原因就在这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站位不同,看到的内容也不同。学习,就是相互完善看问题角度的过程,就是改变自己盲人摸象、认知片面的思维,就是为了认清自然法则而去顺应自然之道。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们最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合和世界而非改变世界,是为了扩容自己的心量而非执着于一己之言,是为了与自然讲和而非“人定胜天”,是为了淡泊心志而非物欲横流、蝇营狗苟。

因而,我劝诫那俩位学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