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著名的哲学问题

 我来答
大沈他次苹0B
2022-06-05 · TA获得超过730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5万
展开全部
如何证明“人不是人”?
人不是人。
这句话中有两个“人”字,
有必要解释一下。
前面的人是指具体的某个人,比如老谁家那小谁。
后面的人是泛指人这类生物。
这个命题更全面点的说法应该是: 此人不是人!

那好,我们的证明这就开始了。
我们用递进法,考察肠道菌群和人的关系,一步一步来摧毁一下各位大哥的三观。

第一步,考察重量。
假设此人是成年男人。
成年男子体内肠道菌群总重量约为0.2kg,大约占人类体重的0.3%左右。
男人是这样,男女是有差距,但是差距并不是太离谱。
从重量上看,得到的结论是,此人不论男女,还算是个人。

第二步,考察细胞数量。
成年男子体内肠道菌群细胞数量大约是人类的1.3倍。
如此说来,从细胞数量上看人类是一个半人半菌的生物。

第三步,考察基因数量。
肠道菌群的基因数是人类基因的100多倍!
从基因的角度上看,人在这里面的成分大约只占1%。
那我说此人是一堆细菌,这不过分吧?
其实还有更过分的!

第四步,考察物种数量。
如果从物种的角度呢,一个人只属于一个物种。
而此人的肠道菌群有500~1500个物种,人这个物种在这里面占多大成分呢?
那此人还是人么?……

这真是个让人三观俱毁的话题,到此为止吧。

也许有人要问了,
“你这说的不对吧!
肠道菌群的重量是1kg以上;
还有肠道菌群细胞的数量是人类总细胞数的10倍么?
有很多文献上都是这么报道的。”

孟子曾经说过:尽信文献不如无文献。
在这个文献满天飞的年代,还是要提倡一下质疑,质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精髓之一。
所以,这个问题依然有必要解释一下。
先前确实有研究[1]报道过肠道菌群细胞的数量是人类的10倍,这最初是先前的科学家应用“低端的技术手段”,比如显微镜观察,仅仅取粪便样本等,粗略估计的一个数字得到的结果,并且“以讹传讹”,被流传了很久,感兴趣的大哥们可以搜一下,很多文章[2]还都是用这个“10倍”的说法,包括一些近几年发表的,甚至连著名的NIH上都这么说[3]。

----------------------------------Box 1 一个“以讹传讹”的观点?-------------------------------------
当然这里的“低端的技术手段”、“粗略”以及“以讹传讹”等字眼并非贬义,所以加上引号。
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看待这个问题,低端粗劣不等于造假,这就像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虽然是错的,但是他却因为这个错误的学说而伟大,因为这是最接近真实的,只是说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那个高度,能得到这个结论已经很伟大了。
再来个比方,假设所有人都没见过猫,大家都相信猫有两条腿,而你严谨地根据猫的脚印得出“猫有三条腿”的结论,尽管可能你研究的是一个三脚猫,你后来知道是错的,但你也是很伟大的,因为你的逻辑严谨没问题,而且是最接近真实的。
先前看美国一个宏基因组学大牛的PPT讲座细胞数量中依然是“10倍”的说法,当然这完全不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也有可能我看到的那个PPT是在2016年那篇文献发表之前做的。
--------------------------------------------------------------------------------------------------------------

哦?2016年的那篇文献,对,是时候祭出2016年那篇文献了。
2016年,Sender等人[4]推翻了先前较为粗暴计算方式得到的结论[5],考虑了性别年龄等各种因素,对肠道和人体不同的细胞进行了更加精细的重新估算,得出结论:一个标准的人类成年男性(参考标准:20-30岁,体重70 kg,身高170 cm)[3],肠道菌群大约重0.2kg,约占人体的0.3%,包含 个细胞,而人体约有 个细胞,也就是说肠道菌群细胞数大约是人类的1.3倍。需要强调一下,文首的证明里面引用的体重、细胞数等数据来自此文献。

宏基因组学界大神Rob Knight去年的一篇综述[5]上也讨论过这个话题,并对此文评论过一两句,说是这个估算并没有包括真菌,病毒,噬菌体等等,这些要都算上去,恐怕我那道催毁三观的证明题只有更过分。

在基因和物种层面呢?
关于肠道菌群的物种数量,大家也是众说纷纭。有说500-1000种的,也有说500-1500种的。

2010年华大基因覃俊杰等[6]根据124个欧洲人粪便的宏基因组数据构建了一个基因集,组装了3.3×106个非冗余基因,这差不多相当于人类基因集的150倍,而细菌的物种,约为1,000-1,150种之间。

相比之下,Rob Knight等科学家就较为粗暴了,在去年的那篇综述里直接粗略估计肠道中有1000种细菌,每种细菌大约有2000个基因,共约200万个基因,是通常估计的约2万个人类基因的100倍。
人肠道菌群基因超过人类的100倍以上,包含约1000种细菌,这么说法应该也没啥大问题。

到这里当然还没完,我必须要讲个故事,不然对不起“一个著名的哲学问题”这个标题。

战国时期有个大忽悠,叫公孙龙。
这位大哥的嘴上功夫非常厉害,能把好腿忽悠瘸了,能把好人忽悠苶了,当然最著名的,也是让他的知名度流传2000多年的就是“白马非马”说,一顿忽悠之后,对方会产生出这样的感觉,"这明明是歪理邪说,为什么我无言以对?"
这忽悠手法可比我证明“此人不是人”要高明的多的多!
但具体高明在哪呢?
我证明“此人非人”凭借了一点微薄的“内力”,用到点微生物专业知识,而公孙龙证明“白马非马”则是纯逻辑上的证明,无需“内力”,无需任何专业知识,纯招式上取胜,有如独孤九剑,臻入化境。
我们来瞻仰一下。
语出《公孙龙子·白马论》[7],文言文看着晦涩,所以我用极简翻译大法翻译了一下前几句。不但能看明白,有些句子比文言文字还少。

---------------------------------Box2《公孙龙子·白马论》节选--------------------------------
客方:白马是马吗?
公孙龙:是!
客方:Why?
公孙龙:马是形,白是色。形色不同。故:白马非马。
客方:有白马,不能说没马,那么白马不就是马了?
公孙龙:要得马,黄黑马都能满足,要得白马,黄、黑马就不能满足了。设白马是马,那么要得马与要得白马就完全一样。如果要得马与要得白马没区别,那为啥有黄、黑马时,可说有马而不可说有白马呢?这明显说明要得“马”与要得“白马”完全不同。所以,同样一匹黄或黑马可说有马,而不可说有白马。所以,“白马区别于马”,这是清楚不过的事理。
……
----------------------------------------------------------------------------------------------------------

由于篇幅太长,这里就不完全展现了,感兴趣的大哥们可以去看看原文,非常精彩[7]。
直接看结果吧:最终经过数个回合的激辩,公孙龙以压倒性优势胜出。
通篇看完,感觉没人能辩过公孙龙,你能想到的破绽,对方早就有后招怼回去。因此呢?尽管“白马是马”这是真理这是事实,但是倘若你觉得打着“真理”和“政治绝对正确”旗号,自己必胜。那就大错特错了,几个回合下来,最终公孙龙定会让你知道什么叫“正不压邪”。
今天看来,虽说能辩过公孙龙的应该也不多,但一个优秀的中学生还是可以用集合论或者逻辑推理的方法把这个问题交代清楚的。
因为,白马⊂马。#白马是马的一种,这没问题。不过龙哥会不会反问:“那我是不是龙的一种呢?”,希望龙哥放过我。
所以,白马=>马。#“这是白马”可以推理出“这是马”。
也就是说,白马是马的充分条件,马是白马的必要条件。
因而一开始,这帮不怕死的辩论者就中了圈套。在公孙龙眼里,对方的观点就是“白马和马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单凭马这个信息是不能推知是否白马,所以想反驳“白马和马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就容易多了,需要抓住“马不是白马的充分条件”去反驳。虽然如此,但我实不敢保证知道了这些就能辩得过公孙龙。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此人仅凭借几句话能青史留名,看着实在招人恨,要付出点代价。庄子、荀子、司马迁等人就看他不爽。这种不爽在内容上基本大同小异,大致上是说这哥们靠耍嘴皮子,扰乱视听,歪曲事实,无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纯属哗众取宠。
然而,三国的崔琰曾经说过“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这是句名言,太有道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居然有不少人为公孙龙平反,甚至说他是“国产柏拉图”。
因为这种诡辩思想还是值得研究的。
前面毁三观的那道证明题,你能找到破绽么?
从物种角度,
老谁家那小谁=肠道微生物+人,
所以,
具体的人≠人。
难道又陷入了“白马非马”的诡辩?
似乎又不是这样,各位大哥们怎么看?
我是觉得还是属于集合论和逻辑推理的范畴,
基本上就这样了。

PS:
写完此文后,重读了一遍,突然眼前一亮。
我似乎想到了如何破解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诡辩。
其实很简单。
他不是能证明白马非马么?
那我们就“斗转星移”。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诡辩制诡辩,和公孙龙一起来证明一下:公孙龙不是人。
虽说人身攻击有点无耻,但是为了干掉公孙龙,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但是这有个前提,需要公孙龙端住架子,不肯承认自己不是人。
倘若公孙龙也放下架子,为诡辩学献身,勇于证明自己不是人,
那这招也不好使了。

备注:此文于2019年6月10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e媛微生态 ,由于一开始以做草稿,因此文章不是很完整,现在终于补全,给读者带来了不便,请见谅。

参考文献
[1]  Rosner,J. L. Ten Times More Microbial Cells than Body Cells in Humans. Microbe 9 , 47 (2014).
[2] Ley, R. E., Peterson, D. A. & Gordon, J. I. Ecologicaland evolutionary forces shaping microbial diversity in the human intestine. Cell 124 , 837-848, doi:10.1016/j.cell.2006.02.017 (2006).
[3] NIH. NIH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defines normal bacterial makeup of the body. Natl Institutes Heal 2012.http://www.nih.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nih-human-microbiome-project-defines-normalbacterial-makeup-body (accessed January 3, 2015).
[4] Sender, R., Fuchs, S. & Milo, R. Revised Estimates forthe Number of Human and Bacteria Cells in the Body. PLoS biology 14 ,e1002533-e1002533, doi:10.1371/journal.pbio.1002533 (2016).
[5] Gilbert, J. A. et al.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crobiome. Nat Med 24 , 392-400,doi:10.1038/nm.4517 (2018).
[6] Qin, J. et al. Ahuman gut microbial gene catalogue established by metagenomic sequencing. Nature 464 , 59-65, doi:10.1038/nature08821 (2010).
[7] 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33d3bb456b.aspx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