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喜欢家务劳动,有什么好办法让孩子积极参与进来?

 我来答
周文博Po
高能答主

2022-05-23 · 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人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48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134万
展开全部
许多家长都⾮常重视孩⼦的智⼒教育,望⼦成龙⼼切,却往往忽视了孩⼦的⾃主⽣活能⼒的培养,⽗母什么家务也不让孩⼦⼲,甚⾄上了⼩学的孩⼦的吃饭、穿⾐还由家长包办,冬令营结果造成孩⼦对⽗母、家庭、环境的过度依赖,有些⼩学⽣连基本的⽣活处理能⼒也没有,成为家庭中所谓的⼩皇帝,主要是由于家长的过度关⼼所致。事事为孩⼦包办,势必隔断了孩⼦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其结果是,孩⼦们应当具有的⾃我探索性活动都变成了⽗母精⼼照料下的被⽀配性活动。

  如果孩⼦缺乏独⽴性的尝试机会,他们变得事事处处依赖⽗母去获得每⼀项新的经验。⽗母的⼀系列替代活动,使孩⼦逐渐丧失了⾃我。有的⽗母每天都要详细地盘问班上发⽣的⼀切,从⽽给孩⼦种种“指导”,甚⾄在班内同哪个⼩朋友玩,不同哪个⼩朋友玩,都由⽗母决定。长此以往,孩⼦在⽣活、学习中,处处靠⽗母的保护进⾏选择,靠⽗母的⼒量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久之,孩⼦会丧失独⽴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能⼒。显⽽易见,这对孩⼦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要培养⼩学⽣的⽣活⽣理能⼒,⽗母应注意以下⼏点:

  1、多让孩⼦参加劳动特别是服务性劳动,应当放⼿让孩⼦参加⾃我服务劳动,让其学会照料⾃⼰的⽣活,诸如穿⾐、系鞋带、梳头、洗脸、吃饭、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母尽量不要替孩⼦代做。如果⽗母在⽣活⽅⾯过分照管,不仅不利于孩⼦独⽴性、⾃主性的发展,⽽且还容易使其养成⼀些诸如懒惰、依从等不良品质。⽗母还应当让孩⼦经常参加⼀些家务劳动,如帮⽗母洗菜、购买物品、打扫卫⽣等,这是培养孩⼦⽣活处理能⼒的⼀种有效⼿段。除此之外,⽗母应当⿎励孩⼦积极参加学校的值⽇劳动和⼀些公益性劳动,⽗母决不可代替孩⼦完成这些活动。让孩⼦参加⾃我服务劳动,培养其从⼩就⾃⼰动⼿来满⾜⼀些个⼈需要,不仅能培养孩⼦的⽣活处理能⼒,⽽且还有助于使其养成尊敬⽗母的良好习惯,寻培养孩⼦的集体感、责任⼼也⼤有帮助。下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经常化的“⾃我服务劳动能使劳动变为⼈⼈都负担的平等的普遍义务”,能使孩⼦感受到,通过⽣我服务的劳动,能使⽣活变得更美好、更快乐、更可爱"。

  2、⽗母要做孩⼦的.表率,由于⼩学⽣⽣我判断的能⼒还很有限,他们喜欢模仿他⼈的⾏为,⽽不会考虑某种⾏为是否正确、适当。所以,⽗母要为⼉童提供良好的榜样,以⾝作则,⾔传⾝教,家中收拾整洁条理,办事独⽴⾃主、⼲净利索,这样,就给孩⼦树⽴了⼀个可供他们学习的范例,孩⼦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养成⽣活⾃理的习惯。

  3、在家庭⽣活中,应当注意教育孩⼦⾃学地、主动地、独⽴地调节⾃⼰的⾏为,⽽不是事事依靠⽗母的督促、管理。应当教育孩⼦明确⾃⼰活动的⽬的和任务,逐步培养孩⼦学会⾃学地计划和检查⾃⼰的学习和活动,⽗母切不可包办代替。由于⼩学阶段的⼉童⾃我调节、控制⾏为的能⼒还很差,所以,单单⽤讲道理的⽅式教育孩⼦有独⽴性还不够,必须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动、事实结合起来,⽅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在⽇常⽣活中,相当多垢⼩学⽣有办事磨磨蹭蹭的坏习惯,效率观念和时间观念很差。⽗母应教育孩⼦有效利⽤时间,让其学会对时间的统筹安排,并学会利⽤好零碎时间和发挥时间的综合效应,教育孩⼦理解时间在⽣活中的意义,使其从⼩在⼼中就打下"时间性就是⽣命,效率就是⾦钱"的深刻烙樱还应注意让孩⼦养成今⽇事情今⽇完成、珍惜时间、节约时间、遵守时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伯惠然03j
2022-05-23 · TA获得超过1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0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9.4万
展开全部
第一是没有树立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导向,过去的教育方针里没有这句话,我们在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的设计里面没有这个环节,相应的资源也保障不了。学校、家长还有学生都没有这个意识,加上受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影响,大家都想做劳心者,不想做劳力者,对于劳动在一个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客观上忽视了劳动教育。第二是应试教育挤占了劳动教育的空间。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太重,应试教育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体育、美育,包括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大家还是追求分数,还是把智育放在最重要、最优先的位置,劳动教育就只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了”。第三,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存在错位。因为家长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排名,而不是孩子的全面成长。当然这也不能怪家长,现实情况就是这样,考分高就能上好学校,考分低就不行。这样家长唯恐因为劳动而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不让孩子参加劳动,更何况有些家长从内心就不愿意让孩子干体力活、手工活,生怕孩子将来胸无大志。第四,我们在整个设计上,没有把劳动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我认为劳动应该是人生存的一种基本手段,应该像读书一样的,成为一种基本生活习惯,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没有做这种设计。第五,没有相应的评价导向体系,也就是说,缺乏一个评价引导的指挥棒。如果将来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劳动情况能对其升学、就业等各方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必将大大促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啦啦啦啦khFlj
2022-05-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32
展开全部

小的时候,我一直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孩子在爷爷奶奶家啥也不会干,在爸爸妈妈家啥都能干这一切都得益于,我有一个拥有“教育智慧”的妈妈哎呀,简洁明了,我妈妈比较懒,什么事情都不想干,不想叠衣服,不想拖地,就忽悠我去干活比如拖地,她就装作怎么也不会拖,然后小孩子嘛,爱表现~想比大人厉害,我就会说:妈妈好笨,然后自己把它擦的很干净很干净,然后我妈妈就会说:你好厉害,妈妈都不会~那妈妈就交给你了!然后我就傻乎乎的擦了一天所以!事实证明,你要是足够懒,你身边的人就会变勤快qvq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awk_003
2022-05-23 · 超过2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9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7万
展开全部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做家务

对于所有人来说,身体上的疲劳都是一种不舒适的感觉,所以,当孩子在简单重复的家务劳动中感到劳累的时候,从心底里就不愿意去做。而且,家务劳动对于孩子而言,没有什么乐趣可言,孩子自然就会缺乏必要的兴趣。

孩子总是喜欢新鲜的事物,但是对于家务而言,每天需要做的就是这么几件事情,操作也是没有创造性的机械动作。所以,孩子或许刚开始会充满着新鲜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鲜感就会逐渐消失,孩子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去劳动。

对于所有人而言,利益是其行动的最大动机,这种利益不一定是物质的,也有可能是精神层面的。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其实是精神动力。

即能产生愉悦感。但是,家务劳动很难与他们的兴趣相一致,没有像玩具哪样产生满足感,自然就会影响他们行动的积极性。

如何让孩子爱上家务

兴趣、好奇,是孩子参与一切互动的主要因素,单调重复的劳动,会让孩子失去参与的动力。所以,家长在安排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的兴趣下降,参与性不高,那极有可能就是孩子的兴趣在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新的完成方式,一些新的劳动工具,来再次诱发孩子去尝试的兴趣。当然,家长还可以将家务劳动变换成游戏的形式,不用太过于追究家务劳动完成的质量以及时间的限制。

让孩子乐于参与进来就行。也可以尝试在劳动时给孩子一些新的知识,比如擦灰尘的时候,为什么湿抹布效果更好,通过这些实验,在孩子求知的过程中让孩子完成做家务的任务。

有时候,孩子会有逞能的天性,所以,当孩子不愿意干家务的时候,家长不妨利用这些习性来提高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家长可以对家里的某些家务进行示弱。

比如说一些“这些灰尘为什么擦不掉呢?”“这个纸屑怎么这么难捡起来呢?”“我的力气这么小,都搬不动这个板凳。”诸如此类的话,当孩子听到以后,孩子内心就会有一种想要显示自己的欲望。

他们就会主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完成任务之后,他们会从这些劳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当然,如果家长再夸奖几句,他们的满足感就会爆棚。

对于思想简单的孩子来说,一大堆道理,或许没有一个糖果来的那么有效果,所以,对于孩子进行适当的奖励,是让孩子做家务的重要手段。

当然,在使用奖励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奖励的适度,不能让孩子将需要奖励当做做家务的必要条件。家长需要安排孩子一些必要的家务。

这些家务是作为家庭成员必须要承担的义务,而超出这部分的劳动,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孩子明白,做家务是自己应该要完成的,但是如果超量完成,就可以得到应有的奖励。

让孩子爱上家务,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所以,家长一定要耐心教导,只要方法得当,一定会让孩子爱上家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与夜相依的故事

2022-05-23 · TA获得超过344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349万
展开全部
01

多肯定孩子的劳动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却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洗碗时,不小心把碗摔破了;想帮忙扫地,反而弄得满地垃圾……

孩子有参与家务的欲望,这没错,但由于他们自身能力发展不足,有时会给父母帮倒忙。

因此,当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时,家长切忌拿成人的标准衡量孩子的劳动成果,应多给予正面、全面的评价。比如及时给他一个拥抱,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称赞的话语——“这次做家务比上次坚持的时间长”“同样一件家务,这次做得比上次更有条理”“在这次做家务时,没有像上次一样哭闹”等。

1.jpg

02

设计劳动菜单,掌握劳动技能

无论是劳动技能训练还是基本的家务劳动,都要鼓励孩子勤动手、多动脑,掌握劳动技能的方法。

如:怎样整理自己的床铺?叠衣服有什么窍门?如何对玩具进行收纳整理……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些基本的常识,从而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在这里建议家长们从下面的推荐菜单中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设计一份家务劳动菜单,让孩子在假期里学会几种家务劳动的小本领。

2.png

假期家庭劳动教育推荐菜单

1. 收纳整理:整理床铺、整理书桌、整理书包、整理茶几、整理餐桌、整理衣柜、整理玩具收纳盒等。

2. 日常技能:拣菜/洗菜、盛饭、洗碗、擦桌子、洗脸/刷牙、穿衣服、系鞋带、剪指甲、擦鞋、洗/晒袜子、叠衣服、清洗盥洗池等。

3. 工具使用:和爸妈一起榨果汁,穿针线与钉纽扣,学会吸尘器、洗衣机、空调或电风扇等电器的使用。

4. 岗位模拟:在亲子游戏中扮演环卫工人、超市收银员、保安叔叔、建筑工人、厨师、老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了解他们的工作。

03

把任务具体化,发好指令

培养孩子做家务,家长如何发出指令很重要。例如,在和孩子一起准备午餐时,家长随口一个模糊的指令,如“把青菜洗了”或“把餐桌收拾好”,会让孩子困惑。

此时,家长需要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步骤:(备菜时)拣菜、洗菜——(菜做好后)端菜、摆放碗筷——(餐后)帮忙收拾碗筷、处理厨余。

这样清晰而具体的指令能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家务的各个步骤。

3.jpg

04

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干活

模仿学习是孩子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养成勤于劳动的好习惯,并引导孩子在大人劳动时,跟随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时,这些家务会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例如,和妈妈一起整理房间,和爸爸一起逛超市等。这些活动会给孩子提供与亲人相处的宝贵机会,让他和父母的关系更紧密,亲子关系也更融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