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人际关系
展开全部
一,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1.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指人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也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2.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馈、障碍和背景7个要素构成。
信息源,在人际沟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他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始发沟通过程。
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
信息接收者,是沟通的另一方。
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双方都不断的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送过程叫反馈。
障碍,如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编码不正确,信息没有正确转化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信息接收者的误解以及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等。
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
3.沟通的主要功能
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4.人际沟通的分类
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b,上行沟通(下情上传),下行沟通(上情下传)与平行沟通(同级)
c,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d,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e,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5.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网络与非正式沟通网络
二,身体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妆饰、人际距离等。
1.目光与面部表情
a,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所以父母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的眼睛,倾听孩子说话,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最好方式。
b,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读人就是读人的面部表情。
一般情况下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致的,均与其内在心态对应。特殊情况下,如果两者出现分离,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2身体运动与触摸
a身体运动
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身体语言。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
B触摸。
身体触摸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如婴儿喜欢接触温暖松软的物体,喜欢被拥抱和被抚摸,恋爱中的男女触摸会使感情迅速升华。触摸不仅使个体感到愉快,而且还使他们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3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身体语言。通过姿势传递信息,也是常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
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
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发现有4种人际距离。
公众距离:12~25英尺(3.6--7.5米)
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众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社交距离:4~12英尺(1.2--3.6米)
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个人距离1.5~4英尺,(0.45~1.2米)
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亲密距离:0~18英寸(0--0.45米)
亲人、夫妻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距离,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三,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1,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包括:
个体性,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直接性,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被人们直接体验的。
情感性,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人们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和疏离的情感。
2.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
a,定向阶段。
涉及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b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情感联系。此阶段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c情感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d稳定交往阶段
在此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3.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分为四个水平:
a情趣爱好
b态度,
c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d隐私。
4.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A,相互性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B,交换性原则,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的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人予以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平等原则,如果平等待人,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那我们也能和那些与自己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其主要观点是:A,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B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C对于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
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和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了6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主动包容式,是指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被动包容式,是指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主动支配式,是指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被动支配式,是指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主动情感式,是指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被动情感式,是指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D,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
[]包容需要:
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 那么就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
如果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那么就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等。
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的沟通融合,那么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是群居还是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良好。
[]支配需要: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使之有一定的自主权,那么就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
如果双亲过分控制,那么就易于形成专制式的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以独断专行,或形成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表现出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情感需要: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那么长大后就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密关系。
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需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
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的对待自己。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的发生。群体解体的过程的顺序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以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四,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定义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可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亲和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
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
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a熟悉与邻近
熟悉和临近两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中等频率的交往,人们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b相似与互补
相似主要包括:
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
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
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等都成互补关系时,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c外貌
好的外貌容易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优秀品质。
d才能
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这就是“名人出丑效应”。
e人格品质。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受喜爱程度最高的6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排在系列最后面,受喜欢程度最低的几个品质,说谎,装假,不老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令人厌恶。
五,人际互动
1.人际互动的定义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活动。
2.人际互动的形式
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a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目标的一致
共识与规范。即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与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的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
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b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基本条件有:
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只有双方或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也可能出现双赢的结局。
竞争是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c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了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行为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的依赖关系时,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比如同一足球队的球员之间的关系。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性依赖关系时,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比如拳击一类的竞技体育比赛中的运动员的关系。
人际互动的哲学:
利人利己,助人一臂之力,自己也获得好处。
损人利己,打压他人,获得自己成长的资源。
利人损己,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损人损己,鱼蚌相争,两败俱伤。
不损人利己,无涉他人,独善其身。
利人不损己,举手之劳,济人危难。
1.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指人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也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2.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馈、障碍和背景7个要素构成。
信息源,在人际沟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他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始发沟通过程。
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
信息接收者,是沟通的另一方。
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双方都不断的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送过程叫反馈。
障碍,如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编码不正确,信息没有正确转化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信息接收者的误解以及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等。
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
3.沟通的主要功能
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4.人际沟通的分类
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b,上行沟通(下情上传),下行沟通(上情下传)与平行沟通(同级)
c,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d,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e,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5.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网络与非正式沟通网络
二,身体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妆饰、人际距离等。
1.目光与面部表情
a,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所以父母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的眼睛,倾听孩子说话,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最好方式。
b,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读人就是读人的面部表情。
一般情况下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致的,均与其内在心态对应。特殊情况下,如果两者出现分离,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2身体运动与触摸
a身体运动
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身体语言。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
B触摸。
身体触摸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如婴儿喜欢接触温暖松软的物体,喜欢被拥抱和被抚摸,恋爱中的男女触摸会使感情迅速升华。触摸不仅使个体感到愉快,而且还使他们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3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身体语言。通过姿势传递信息,也是常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
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
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发现有4种人际距离。
公众距离:12~25英尺(3.6--7.5米)
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众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社交距离:4~12英尺(1.2--3.6米)
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个人距离1.5~4英尺,(0.45~1.2米)
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亲密距离:0~18英寸(0--0.45米)
亲人、夫妻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距离,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三,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1,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包括:
个体性,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直接性,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被人们直接体验的。
情感性,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人们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和疏离的情感。
2.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
a,定向阶段。
涉及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b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情感联系。此阶段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c情感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d稳定交往阶段
在此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3.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分为四个水平:
a情趣爱好
b态度,
c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d隐私。
4.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A,相互性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B,交换性原则,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的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人予以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平等原则,如果平等待人,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那我们也能和那些与自己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其主要观点是:A,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B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C对于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
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和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了6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主动包容式,是指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被动包容式,是指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主动支配式,是指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被动支配式,是指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主动情感式,是指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被动情感式,是指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D,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
[]包容需要:
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 那么就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
如果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那么就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等。
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的沟通融合,那么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是群居还是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良好。
[]支配需要: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使之有一定的自主权,那么就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
如果双亲过分控制,那么就易于形成专制式的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以独断专行,或形成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表现出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情感需要: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那么长大后就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密关系。
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需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
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的对待自己。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的发生。群体解体的过程的顺序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以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四,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定义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可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亲和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
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
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a熟悉与邻近
熟悉和临近两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中等频率的交往,人们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b相似与互补
相似主要包括:
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
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
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等都成互补关系时,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c外貌
好的外貌容易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优秀品质。
d才能
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这就是“名人出丑效应”。
e人格品质。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受喜爱程度最高的6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排在系列最后面,受喜欢程度最低的几个品质,说谎,装假,不老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令人厌恶。
五,人际互动
1.人际互动的定义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活动。
2.人际互动的形式
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a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目标的一致
共识与规范。即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与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的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
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b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基本条件有:
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只有双方或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也可能出现双赢的结局。
竞争是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c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了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行为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的依赖关系时,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比如同一足球队的球员之间的关系。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性依赖关系时,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比如拳击一类的竞技体育比赛中的运动员的关系。
人际互动的哲学:
利人利己,助人一臂之力,自己也获得好处。
损人利己,打压他人,获得自己成长的资源。
利人损己,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损人损己,鱼蚌相争,两败俱伤。
不损人利己,无涉他人,独善其身。
利人不损己,举手之劳,济人危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