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

 我来答
乐燕铌3Q
2022-07-23 · TA获得超过544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3.4万
展开全部
这本书买了半年,在床头放了一周,仅仅读完了前序。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翻不开第一页,或许潜意识里我是抗拒阅读的,是因为我觉得太沉重了吗,不知道。

难道没有被阅读的文字也是有能量的吗,而我接收到的是什么呢,我如此抗拒。

先生看完了,催着我看。

我问:这是一个平凡人的一生吗?可以这么定义吗?

先生说:这是一个不平凡人的平凡一生,我可以这么理解。

好吧,我还是翻不开第一页,抗拒仍然存在。

于是翻到最后,看看外文版的摘要,想对本书有个大概的了解,或许也在寻找抗拒的原因。

1、《活着》是一部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苦苦挣扎,余华加诸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规。—美国《华盛顿邮报》2003年11月2日

2、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尔有轻松的、优美的、善良的时刻……巜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美国巜西雅图时报》2003年11月28日

3、这是一部描绘二十世纪中国惨淡生活的作品……这部小说是一首对于一个无限匮乏的年代的赞歌。—西班牙巜今日报》2010年5月5日

或许我已经找到了我的拒抗的原因了“斗争、残忍、挣扎、冷酷、悲剧、痛苦、麻木、惨淡、匮乏”。

于是、我相信,一本书,只是静静的放着,它也是有能量的。

只不过每个人接收到的能量场不同而已。

而我,很显然,接收到的基本是负面的,所以,我感觉到的是压抑的、沉重的。

为什么我会这样呢,我要找到原因。

接下来,我会细细品读。

你抗拒的东西正是你需要成长的部分,虽然残酷确是一个机会。

我会陪着主人公走过他的一生。

这本来就是那个背景下普通平凡人的一生。

活着的意志,是主人公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时代何其残忍。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为了生存而斗争,只是时代背景赋予了我们生存和斗争的方式不同。

历史无从评说,最终都变成了时间长河里的一朵浪花。

也许巜活着》真的是唯一的目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