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饭难吃,对孩子成长会有什么影响?
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挑食,我感觉这和我父母不太会做饭有关。所以呢,我认为父母做饭不好吃;对孩子的成长也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有时候也会有正面的影响。
小时候我最不爱吃的就是白切鸡,在80年代,有段时间我妈在养鸡场工作,每周都带一只鸡回来。那个时候的鸡都很大,我记得她一半做成白切鸡、一半用来煮鸡汤。
鸡汤在我印象中,还是很好喝的;但是白切鸡就不一样了,吃上去又硬又柴,我不爱吃。加上小时候的生姜味道特别重,酱油里放了生姜末之后,我尤其敏感,每次吃到姜末都想吐。 所以,在我脑海中,一直认为白切鸡是很难吃的。
长大后就不对了,我发现振鼎鸡很好吃,可以这么说,完全颠覆了我对于白切鸡的印象,原来白切鸡可以做的那么嫩,那么好吃!后来我又吃过小浦东、泰煌鸡、齐鼎鸡,我都觉得很好吃。再后来,我去过各种中高档饭店、特色农家乐,发现各家的白切鸡各有特色,也都非常好吃。
最近,在单位楼下发现老乡鸡,鸡肉非常嫩,酱油淡淡的、有股鲜甜味,特别符合我的口味,关键是一份一个人吃,量也刚刚好,我也特别喜欢吃。还有海南鸡饭,鸡也是白切鸡,只是加上海南特色的各种酱料,也是特别的好吃。
长大后,我才明白,同一种食材,做的好不好吃,可以差距那么大!我就从一个从小特别不爱吃白切鸡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爱吃各种各样白切鸡的成年人。我有时候不禁会想,假如我妈一手好厨艺,那么如今我可能不会那么爱吃白切鸡吧!
我妈做菜,是没有规则的,没有主菜、配菜常规组合搭配的概念。正常来说,番茄炒鸡蛋、青椒炒肉丝、这样的菜式是很家常的做法;但我妈不是这样做的。
比如说,她这天青椒买多了,然后你就会发现,晚上4-5个菜当中,每个菜里都有青椒,甚至汤里也撒上青椒;然后,过几天你发现她买了很多土豆,那你应该能够猜到了,那天晚上的每道菜里都有土豆;再过几天,你发现她买了很多香菜,那么不出所料,当天晚上每个菜中,都会有香菜!
这样做菜的方式,直接导致我小时候吃腻了很多菜,比如青椒、比如土豆、还比如香菜!
还有在我印象中,我妈还经常把当天新鲜的菜和冷菜炒在一起、变成一道“新菜”。比如昨天晚上剩下了红烧肉,那么第二天有土豆,就变成了土豆红烧肉;有青椒就变成了青椒红烧肉;有香菜,就变成了香菜味红烧肉。哈哈。
我妈就喜欢这样做菜,难道就不能剩菜加热下,再重新烧一个新鲜的菜嘛!那时候我年纪小,也不是很懂,反正饿了就吃,也没有觉得多难吃,但是肯定也没有觉得多好吃。
小学5年级毕业后,我就到市区的中学预备班读书了,那时候我是住校的。都说学校的饭菜不好吃,可是我就不一样的,我发现学校食堂的饭菜比家里的饭菜好吃多了。
尤其是我们学校有时候会做些西餐,类似于罗宋汤、面条之类的,这些我在家里从来没有吃过,第一次吃真的感动的想哭。
学校里的罗宋汤,肯定不像现在饭店那么讲究,也不是用牛肉炖煮而成,我印象中是用红肠煮出来的。 但是在那个年代,我真的觉得罗宋汤太好吃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每周六下午回家、周日晚上又要回学校了,别人回学校都觉得很不开心,而我每次回学校都感觉很兴奋,因为我觉得学校食堂的饭菜比家里的好吃!
实际上,学校里究竟吃了些什么,我现在也不太记得清了。只记得好像早餐有白粥、包子之类的,我都喜欢吃;而我们家里常年吃泡饭,不知道为什么,我从来都不喜欢吃泡饭。
我初中时候,有个闺蜜,我们两家住的比较近,所以放学基本上都一起回家。有一次,我到她家做客,她妈妈很热情的招待我吃晚饭。
那一天,闺蜜的妈妈做了几道菜,其他菜我没有印象了,唯独对这道油爆虾记忆尤深!每个虾肉质都紧实Q弹,很是新鲜,酱汁入味、又鲜又甜,实在是太好吃了,我整整吃了两碗饭!
在我印象中,我家的虾都是白煮的,和油爆虾相比,味道着实差了许多。那时候我就在想,闺蜜妈妈做的菜怎么那么好吃呀!
直到现在,我们家也从来不做油爆虾之类的菜品,估计是我妈不会烧。我们有时候去饭店,会点这道菜,我爸妈也喜欢吃,但是他们不会研究回家怎么烧这道菜。
只要吃到油爆虾,我就想起我同学来,初中毕业后,我们就失去联系了,这一晃大概30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她过的好不好?
后来,我结婚了,我发现不会做饭的老公,做菜也好吃、他妈妈做菜也好吃。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红烧牛腩,他都要花上4-5个小时炖煮,番茄口味的红烧牛腩,是我的最爱。
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挑食,不管是在家里,有人给我做饭;还是朋友、同事外出聚餐吃饭,我都是随意的,只要不要太辣就好,点什么菜,我都觉得挺好吃的。
这可能是我小时候,父母做菜味道一般,对我的影响吧!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直到现在,我父母做菜,也还是没有太大的长进,我感觉我做的都比他们做的好吃了。不过,我还是喜欢回家吃饭的,父母做的饭菜,重要的不是好吃,而是一家人快快乐乐聚在一起!你说呢?
做饭难吃,孩子肯定就不爱在家吃饭,长期这样肯定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