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频成语
1.【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2.【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事物或景象十分丰富多彩,盛大壮观。
6.【沁人心脾】形容感人至深。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7.【沁人肺腑】像新鲜空气吸入肺腑中一样使人感到非常舒适.今也比喻欣赏了美妙的诗文.音乐等感到非常清新.爽朗,心情愉悦。
8.【别有天地】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9.【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10.【有头有脸】有面子;头面人物。亦省作“有头脸”。(含褒义)
11.【有口无心】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高考高频成语
中国成语有那么多,高考不可能全部都列入考察范围,那么有哪些成语是高考中的高频成语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考高频成语,欢迎浏览。
高考高频成语 篇1
1.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2.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4.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5.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6.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7.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8.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9.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10.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11.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12.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13.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14.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15.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16.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17.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18.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9.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20.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21.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22.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23.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24.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
25.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26.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著,明显。
27.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揭开。
28.色厉内荏(rěn):外表强硬,内心空虚。荏,软弱。
29.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0.韬(tāo)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弓或剑的套子,比喻隐藏。
31.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32.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33.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34.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35.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3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37.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38.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39.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40.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41.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42.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43.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4.烜(xuǎn)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烜赫,气势很盛。含贬义。
45.一蹴(cù)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踏。
46.一傅众咻(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傅,教导;咻,喧闹。
47.望尘莫及:仰望后尘,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48.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寅卯,地支的第三四位。
49.余勇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50.振聋发聩(kuì):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聩,耳聋。
高考高频成语 篇2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一般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一般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一般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一般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一般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高考高频成语 篇3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一般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一般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一般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一般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一般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一般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一般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高考高频成语 篇4
1.蝇头微利:形容微不足道的小利。
2.游刃有余:比喻做事轻车熟路,解决困难问题轻松利索。
3.芸芸众生:指一群普普通同的人。
4.掌上明珠:指极受父母疼爱的孩子,特别是女儿。
5.振聋发聩:比喻对人的影响或启发很大,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6.纸上谈兵:比喻空谈书本知识,不解决实际问题。
7.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炽盛,权势显赫。多含贬义。
8.众口铄金: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
9.珠圆玉润:像珍珠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润滑,形容歌声婉转或文字流畅。
10.煮豆燃萁:比喻弟兄骨肉相残,也指内部一方受另一方的迫害。
11.回光返照:比喻人临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表面的暂时好转
12.讳莫如深:事情严重而隐瞒得很严。
13.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14.豁然开朗:突然感到开阔通达,形容一下子明白通晓了某个道理。
15.火中取栗:比喻冒了风险替别人出力,自己吃了苦头却一无所获。
16.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
17.佶屈聱牙: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
18.胶柱鼓瑟:比喻思想,做事等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19.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故意做作,很不自然。
20.尽善尽美: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21.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害怕。
22.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23.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24.空空如也:指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25.空穴来风: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26.劳燕分飞:比喻别离。(多用于夫妻)
27.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或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
28.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29.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30.淋漓尽致:形容事情做得十分畅快或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31.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战死疆场的 无畏气概。
32.美轮美奂:指房屋高大美丽。
33.面面相觑: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34.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黄花:菊花。
35.明珠暗投:怀才不遇或好人误入歧途,泛指好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36.冥顽不灵:冥顽:愚蠢顽固。灵: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3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全牛:整个一头牛。
38.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39.泥牛入海:泥塑的牛进了大海。比喻一去不复返。
40.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绝了关系,实际上双方或一方对另一方在感情上仍有牵连。
41.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42.蓬荜生辉: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43.披沙拣金:排除沙子,选取黄金。比喻精挑细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44.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45.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46.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夺:胜过。
47.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穷:竭尽;黩:随便,任意。
48.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49.屈尊下顾:降低身份俯就。
50.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高考高频成语 篇5
1、高屋建瓴,建:倾倒;瓴:水瓶。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2、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清李汝珍《镜花缘》:“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略见一斑了。”季羡林《怀念母亲》“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
3、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4、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
5、目无下尘: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下尘,佛家语,凡尘,尘世,比喻地位低下者。
6、满目疮痍:眼睛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疮痍,创伤。
7、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8、照本宣科,成语,比喻不能灵活运用,字面意,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稿子宣读。出 至 元·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9、万人空巷(wàn rén kōng xiàng):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不是街巷空空无人之意。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出自 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
10、宵衣旰食:出自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