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思的关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用来思考,结果没有什么获益,还不如学习为好。
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君子谋求仁道,不谋求衣食。亲自耕田,也常要挨饿;学习仁道,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忧不能行道,而不担心贫穷。
后世儒学传统中,人们喜欢用“耕读传家”来做门框对联,说明两者不可偏废。
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的东西,如果仁德不足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如果仁德可以保持它,但不用端庄严肃的态度来控制它,那么百姓就不会敬重;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如果用仁德可以保持它,用端庄严肃态度来控制它,但动员百姓时不计礼节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有知有仁,是你内在的东西,出言施政仍然要以礼来节制,最后要落实到这个礼字上。
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没有小聪明,但可以承担重大使命;小人有小聪明,但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使命。
人各有心性、禀赋的不同,各有所长。所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却是如此。所以用人之际不可求全责备,有的人可以让他们担当重要的岗位,负责协调全面工作。但让他去处理许多小事、杂事、技术性的细节,他未必擅长。
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的畏惧,超过了对于水、火的畏惧。我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践行仁道而死的。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也不同他谦让。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用来思考,结果没有什么获益,还不如学习为好。
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君子谋求仁道,不谋求衣食。亲自耕田,也常要挨饿;学习仁道,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忧不能行道,而不担心贫穷。
后世儒学传统中,人们喜欢用“耕读传家”来做门框对联,说明两者不可偏废。
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的东西,如果仁德不足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如果仁德可以保持它,但不用端庄严肃的态度来控制它,那么百姓就不会敬重;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如果用仁德可以保持它,用端庄严肃态度来控制它,但动员百姓时不计礼节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有知有仁,是你内在的东西,出言施政仍然要以礼来节制,最后要落实到这个礼字上。
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没有小聪明,但可以承担重大使命;小人有小聪明,但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使命。
人各有心性、禀赋的不同,各有所长。所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却是如此。所以用人之际不可求全责备,有的人可以让他们担当重要的岗位,负责协调全面工作。但让他去处理许多小事、杂事、技术性的细节,他未必擅长。
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的畏惧,超过了对于水、火的畏惧。我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践行仁道而死的。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也不同他谦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