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么提高

 我来答
会哭的礼物17
2022-07-12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2万
展开全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么提高?学生课堂活动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劣,当然也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效教学需要不断实践总结,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有效”的价值和归属。所以,加大对学生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么提高

  一、有效的课堂互动

  1、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效互动的保证

  积极有效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融洽,课堂纪律良好,学生积极思维,反应敏捷,课堂呈现热烈活跃的景象,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有效互动的有力保证,因而教师应确实转变观念,不以权威自居,不师道尊严,并善于运用策略。比如多用描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多些鼓励,少些否定;允许学生在课堂出错,对学生多些热情与宽容,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遇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平等对话,处理问题灵活,不死板、僵化;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说一个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有效互动的最有力保证。

  2、创建探究的问题情境──有效互动的前提

  有需要,有兴趣才会有探究互动这一行为方式的产生,而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而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设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3、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互动的重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因而作为班级教学形式的补充和改进的小组合作学习自然成为实现课堂互动的有效平台,越是民主、开放的课堂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但小组合作容易产生有活动没体验,搞形式走过场。因此,一定要注意要求学生明确做法程序和注意事项,同时学习的任务应是适合于小组合作完成的,并且有必要采用小组形式完成。通过实践,我认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创建:

  (1)必须组建合作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特殊情况也可以2人结对子学习),学习能力以好、中、差搭配为宜,并评选出小组组长。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交流技能的培养,如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表达、学会接受、学会总结等等。

  (3)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以激励手段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定期评选出最佳组长、组员,并与学校评选“雏鹰之星”“三好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挂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善小组合作,有效形成合力,从而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4、重视课堂学习指导――有效互动的关键。

  课堂学习指导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进行恰当的调节和引导,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手段,教师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指导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是课堂互动的关键。

  二、课堂教学设计──有效互动的基础

  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教学设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者通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分析学情,结合教学理念等因素后要进行课堂教学规划,这种规划,既可以文本的形式表现,但更多的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储于教师心中。比如这堂课是由几个教学环节构成的,采用什么形式进行引导等,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包括具体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流程更应考虑方法组合模式的灵活运用。“有效课堂互动的特征之一,就是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或者策略的能力。像那些扮演大量角色、广受欢迎的男女演小品一样,优秀的教师也是复合型天才。”

  三、教学反思――有效互动的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他们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叶澜教授也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不断对自身的教育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效性,因而教学反思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如课堂上是否真正关注了学生,知识是给予的还是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的,教学中哪些问题有待于改进,才能使课堂互动更有效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么提高

  一、以“目标叙写”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和持续变化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学习”写进了有关的文件,作为指导当今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我们强调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要使学生自主地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把原来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切实改变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要求以学生行为主体来陈述,用外部行为动词来述写,重点设定学生学习后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可测量、观察的基本标准。例如,在讲述《戊戌变法》这一课时所确立的教学目标为:

  1、学生能记住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图片、文字等资料,学生会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能总结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能说出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

  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基础,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进行自我选择调控,使学生学得更为主动。

  二、以“目标导引”提高教学流程的有效性

  以目标设定教学程序,以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以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和学的所有行为都指向教学目标,是我校现在深入“改课”着力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要遵循目标,设计多样的教学环节与问题情境,根据历史知识的特点采取多种的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提问、讨论、合作等多种方式来获得学生达成目标程度的种种行为表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检测教学效果,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来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讲述“呀片战争”“辛亥革命”等过程性史实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给予学生一定量的目标导引问题,例如,在《辛亥革命》这课中,我给学生设置了以下几个自学指导:

  1、请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孙中山或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名;

  2、请阅读课本36~37页第一子目,5分钟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哪些革命团体?是什么性质的?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2)你怎样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有什么关系?

  3、阅读课本37~38页第二子目,结合图片和课本小字,5分钟后回答以下问题:

  (1)武昌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结果怎样?

  (2)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权?建立情况怎样?

  (3)革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使其成果一夜间全部变色?

  (4)你认为这场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能说出理由吗?

  (5)从这场革命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通过逐个解决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教师可以也应该减少讲述的.时间,把更多的机会放手让给学生。而在讲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由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背景知识积淀较少,这就要教师适当加大讲述的比例,来进一步分析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组成部分等相关内容,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三、以“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不讲,换一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做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独立实践,解决问题,岂不就用不着讲和教了吗?”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教学的最终目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课堂上,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自由的时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设师生同乐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轻松、愉快、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会。

  四、以“多元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究竟是否达成,或达成程度如何,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的。因此,检视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方案设计是教学的关键,并应先于教学设计而展开,此为内部评价方法。我们主要开发了以下四种可选择的课堂评价方法:

  (1)选择性反应评价,指所有的客观试题和纸笔测验的形式,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填空题,适用于检测学生的知识和观点,某些推理性形式的应用,问卷形式探测学生的情绪情感等;

  (2)论述性评价,要求被评价者写出书面的回答。可能是关于具体知识内容的问题或者对一个复杂问题做出详尽的解答。可能需要比较历史事件、解释理科中的现象或者解决开放式的数学题等,测试者阅读书面论述,然后根据特定的评分规则进行评估;

  (3)表现性评价,被评价者当着评价者进行的一种特定的活动,评价者观察他们的表现或操作的结果,然后根据表现水平作出判断。表现性评价既可以评价学生展现某种技能的水平,也可直接评价学生创作的成果,非常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4)交流式评价,包括课堂上提问、回答、面谈、协商、对话、倾听课堂讨论和口头测验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么提高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贯穿师生课堂活动的主线,如果教学内容的编排设计出现了科学性、逻辑性的错误,那么这节课从根本上就会被否定。所以,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学生,确定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精心构思达标方式,是采用探究式,还是采用讨论式,抑或是边讲边议式,这样有了饱满的内容,再加上精彩的形式,这样的课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2、明确课堂活动的要求

  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讨论确定课堂活动的规范,如哪些事不可以做,如果做了应该怎么办?哪些事应该做,怎样做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章可循,教师也可以对学生依章而究。举个例子,化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实验是经常遇到的事,而分组实验又是最容易发生“混乱”的,那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

  (1)要不要选举一个小组长。

  (2)要不要按实验报告进行。

  (3)要不要按操作规范进行等等。这样,先将活动的规则制定好,学生就知道该怎么做,如何做了。长期坚持,必然能帮助学生养成来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3、要注意学生活动的反馈

  由于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将眼睛盯在某一个学生的身上,要统筹兼顾,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动脑筋,多想一些反馈的方法。洋思中学提出的“堂堂清、日日清”的教学理念,其实也就是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情况。了解的手段常见的有提问、当堂练习、组内互评等。一般地,以书面形式的反馈比较好,因为书面形式可以检查到每一个学生的活动情况,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进行复习回顾的资料、教师评价学生的依据。另外,教师要及时将学生反馈的结果再反馈给学生,要明确其优劣,进行鼓励和批评,从而保证课堂活动持续地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4、着重研究评价的方式

  《课标》明确提出:“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意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其实,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评价,就是最重要的“过程评价”。《课标》还提出:“在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课标》更强调“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对学生的评价仍重于用纸笔测验的方式进行结果的评价,尤其缺乏对学生过程评价的教学探索。所以,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动态性、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当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研内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