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本无树什么意思
菩提树是不存在的。本来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世上没有任何事物,哪里有尘埃?
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被称为菩提树(Ficus religiosa)的植物。可为什么慧能又说“菩提本无树”呢?这是因为,佛经中的“菩提树”不是特指某一种树木,只要是在佛爷们的悟道时刻提供了阴凉的,都是菩提树。
“菩提”一词是梵语 bodhi 的音译,意思是觉悟。不知为何,佛经里所描述的诸佛觉悟成道之时,总是坐在树下,那些树就叫做“菩提树”,梵语是 Bodhi vriksha。
菩提树原产于
南亚和东南亚雨水丰沛的地区,一天经历三场雨并不是新鲜事。雨水如果长期积累在叶片上,容易滋生真菌、细菌等病原体,而细长的叶尖可以引导雨水迅速排走,减少积水带来的病害。
菩提树叶形优美,在佛教文化中又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所以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引种。可是作为热带植物,菩提树非常怕冷,在中国北方无法越冬,古时又没有巨大的玻璃温室,怎么办呢?
僧人们想出了折中的办法。六祖慧能不是说“菩提本无树”嘛,也就是说,用别的树代替也没问题(?)。于是,各地寺庙就找了许多树冠宽阔、叶片顶部带尖的本土植物,当作菩提树种植,具体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朴树、杏树、丁香、椴树、无患子。这些替补“菩提树”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椴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