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为什么被称为四君子?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是由于梅兰竹菊本身的自然属性,符合古人对于人格力量、道德情操和文化内涵的定义。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通过梅兰竹菊寄托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最终成为古人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展示高洁品格的绝佳题材。
梅花在漫天飞雪的隆冬盛开,不畏严寒、探波傲雪,象征君子威武不屈,不畏强暴;兰花独处幽谷,喜居崖壁、深谷幽香,象征君子操守清雅,遗世独立;竹子虚怀若谷,中通外直,清雅靓丽,象征君子谦逊虚中,高风亮节。菊花在深秋绽放,顶风傲霜,潇洒飘逸,象征君子隐逸世外,不陷污浊。
国画梅花、国画兰花、国画竹子和国画菊花是画家常常喜欢表现的对象。这正反映出中国画的象征性:中国传统观念认为,这些花花草草具有高尚的品德,好比人中“君子”。“君子”是中国哲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具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仅次于“圣人”。
这些题材不仅在画家笔下常常见到,也是各种文学样式里的常用之笔。艺术家们喜欢这些花草,其实是表现了对高尚道德的景仰和追求。
扩展资料:
1、《白梅》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释义:
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在某个夜里花儿盛开,清香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寒冬中伫立的梅树比作自己。 已经表现白梅的冰清玉洁,接着就拿桃李作反衬。夭桃_李,花中之艳,香则香矣,可惜争春太苦,未能一尘不染。相形之下,梅花则能迥异流俗,所以“清香”二字,只能属梅,而桃李无份。
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后两句借梅喻人,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本文通过对梅花的吟咏描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趣和品格。
2、《饮酒·幽兰生前庭》魏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释义:
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这首诗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现自己清高芳洁的品性。诗末以“鸟尽废良弓”的典故,说明自己的归隐之由,寓有深刻的政治含义。
3、《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唐代: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释义:
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作者借竹自喻,感叹竹子虽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也只能供人和鸟歇息遮阴,不会用在重要的渡口,隐有自伤怀才不遇之意。
4、《寒菊 / 画菊》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释义: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君子 (梅、兰、竹、菊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