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帝不削藩,朱棣是不是就不会造反?

 我来答
家刀唱吹1s
2022-07-08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2万
展开全部
只要建文帝不作死,朱棣没有造反的可能和筹码。

即使他内心不忿,感觉大哥朱标死了,帝位就应该兄终弟及,能者居之,太祖理应把皇位给战功卓著的自己也没用。因为生气归生气,憋屈归憋屈,愤懑归愤懑,就造反这事他即使敢想也绝不敢贸然去做。敢想是由于他确实个人能力出众,而不敢做或者不应做,则是因为天下不是只靠一个人就能夺取的,民意也不是仅靠他一人的意志就能改变的。如果他连这点都看不到,而只是逞匹夫之勇,非强夺天下不可。那就说明朱棣只是勇冠三军,人中吕布而已,典型的智谋不足,见识短浅。而这样的人对于建文帝根本不足为患,也就没必要去搞什么削蕃了。

而只凭借战功卓著就想拥军造反而不成这种事,不用把 历史 往前翻去看西汉七国之乱或者西晋的八王之乱。即使在朱棣死后不过二十多年,他的儿子朱高煦就同样如法炮制的起兵谋反,结果两次都被摁下去了。同样的年轻有为,战功卓著,能力非凡;同样的长兄早逝,子侄继位,心中不忿,意图不轨。朱棣起兵时四十不惑之年,其子起兵时也是同样四十出头的年纪。两人也都是随父出征,深受重用。作战能力都是在战火中得到淬炼和检验的。前者随朱元璋四方征战,追亡逐北,后者则是随朱棣起兵靖难,勇冠三军。都是在军中威信颇高,且个人能力出众,单论攻城掠地,披坚执锐,乱军中取敌将首级。当世之时,不敢说无人可出其右,但也是绝对不会有愿与其为敌的。

但造反的结局却完全不同,不是因为朱棣的能力有多强,朱高煦不如他爹,也不是因为朱棣早有预谋所以准备充分。没人造反是闹着玩的,都会有思虑和提前准备,甚至朱高煦的准备比朱棣要早的多。而且朱高煦事实上所拥有的资源要比他爹好的太多,别忘了当年朱棣靖难被困于金陵浦子口时,朱高煦及时赶到。朱棣可是抚其背说:努力吧,世子长生病。这根本就不是暗示简直就是明确告诉他,你哥要是死了,你就是太子。

个人感觉朱棣心中始终不平自己不得帝位,这里也是有个人心绪表达的意思。所以他一定因为愤懑而有过不敬新皇的想法,甚至有逾越礼制的行为。但凭此就说他预谋造反,时久必乱。那和那些劝建文帝削蕃,后来在平叛方面却一个都指望不上的儒臣有什么区别?也因为这个原因事实上朱高煦当年起兵,不管是宫内宫外还是朝廷军营反而更有可能有人响应。毕竟当时的朝堂内外因靖难而得功勋握实权的人还有很多,而这些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相比和明宣宗朱瞻基的关系。他们和朱高煦不管是利益苟同还是驱利方向上,亦或过往经历和私下交情上都是更紧密一些的。有了随朱棣靖难而因功获封的经历,他们很明显对这种朱家内部斗争,然后自己仆从取利的行为更容易接受和追随。其实即使是朱瞻基的父亲仁宗皇帝朱高炽面对朱高煦这样常年追随父亲征战四方,军功卓著,而又反心昭然若揭的人也是压力山大,只能一边抚慰一边提防,很难一次性迅速彻底的斩草除根。

在靖难期间,朱高炽主要是留守北京城,这样和那些追随朱棣的谋士将军们的关系必然没有朱高煦这样常随左右的人来的熟络。男人之间有时候就是推杯换盏之间就有了构连和利益趋同。所以即使单论出师有名这一点,朱高煦都比他爹更有优势,更别说其他的可以利用的资源了。

但父子如此雷同的反叛,为什么一个靖难逼死新帝,君临天下。一个却起事即败北,投降作死而被杀?如果说朱棣强,其子弱,那么朱棣从被建文逼反之后,一直从建文元年1399年8月打到建文四年的1402年7月,整整历时四年,从北京周边打到辽东山海关,又打到山西大同、河北保定、山东济南,严格意义上来说直到1402年之前三年半的时间里,朱棣的反叛军连黄河都没有渡过,更不要说广大的江淮地区更是没有染指。直到在1402年开始朱棣改变战略目标后,才开始不再在北方靡战缠斗下去,决定一路南下,直捣黄龙,进攻南京城。之后义无反顾渡黄河,进徐州,攻宿州,占淮安,取扬州,从瓜洲渡口过长江入镇江,兵临南京城下。在南下的过程中朱棣基本上是在短期内迅速进军毫不迟疑不计后果的一路攻过去。大多数情况都是遇到城坚池深,抵抗意志顽强的就放弃,继续南下。遇到战斗意志薄弱,能轻取占据的就进行集中补给,然后毫不留恋的再次开拔。因此仅仅用了六个月就达到了战略目标,逼近南京,震慑了年轻无知的建文帝。而在这四年中朱棣几乎多次被建文帝的部队打的丢盔卸甲损失惨重,几度在生死存亡之间徘徊。即使到了建文四年四月份距离整场靖难之役结束只有不到百日的时候,在今天淮河北岸地区的灵璧附近的齐眉山朱棣部队依然被建文帝的部队击溃,建文帝部大胜,斩燕将李斌。同时又因为暑热,朱棣部队陷入了窘境,燕军众将要求北返,择地休整,朱棣不同意,说“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大部份人站于左侧,朱棣看到这样的军心所向大为恼火,因为这表明大多数人不愿意再打下去了,而是想回去了。战争打了快四年了,朱棣部队其实除了在开始的时候在李景隆的神奇操作下占了便宜之外,后来始终是在苦战,以北平一隅之地去抗衡整个国家的守备力量和后勤保障是很辛苦的,几乎是在置之死地而后生,而这后生又是如此的艰难险阻。而建文帝的武将部队并不是一击就溃的散兵游勇,也不是老弱病残的乌合之众。事实上在建文帝部这边有盛庸、铁铉、郭英、吴杰、瞿能父子和明初大将徐达长子徐辉祖等人,个个都是攻略有谋,退守有方的精兵强将,这些人朱棣碰上哪一个都是在踢钢板。事实上朱棣面对这些人的驻守地区时都是败多胜少,特别是盛庸驻守山东,简直就是朱棣克星。后来朱棣直接放弃进攻山东,绕过济南直奔徐州,一路南下去攻南京。

朱棣之所以可以靖难逼死建文帝,和他个人军事能力不无关系,但更多的是他侄子和手下那些当初劝他削蕃的儒生一次又一次的成全放水所造成的。朱棣一路南下的过程根本就是一路捡漏和拼运气的过程,如果你去认真看靖难之役的有关 历史 ,你会被建文帝的愚蠢和那些儒生的无能气哭。这世界上怎么能有如此天大的蠢才把大好江山就这么轻易的拱手让人了呢?

这里可以简单描述一下建文帝是怎么把自己的江山给丢掉的。朱棣被逼谋反后,手上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兵士,而是趁北京城内留守的建文帝的使臣不备诱骗斩杀后,迅速夺取对北京城的控制权。然后建文帝发兵平叛,派的是当年随朱元璋征战的老将耿炳文,此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被朱棣击退,但兵力未损,耿炳文退守真定城内固守不出。朱棣攻城不下,就撤军走了。但建文帝的神奇操作从这里就开始了,先是临阵换将,换的是草包将军李景隆。李景隆是建文帝的表兄,而这个人是谁推荐的呢?是当初和齐泰一起为建文帝谋划削蕃的儒生黄子澄,然后你就看到读书人的意见有多么不靠谱。在李景隆的英明领导下,建文帝派出去平叛的几十万部队损失殆尽,各种淄重火炮武器马匹全部丢弃给了朱棣,还让朱棣进入了德州获得了大量的粮草。而本身在朱棣跑去大宁诱骗宁王兵权时,李景隆率部攻击北京城,都督瞿能率几千精骑杀入张掖门,却因为后援不至,只能停止进攻。而李景隆贪功,要求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贻误战机,使本应可以迅速结束的平叛,变成了旷日持久的靖难。李景隆指挥失当,贪功误军,不能尽快结束战争,造成最终几十万大军败北的严重后果,他要付全责。而当初力荐李景隆的黄子澄等人也要求诛杀李景隆以谢三军,但是那是建文帝的表兄呀,建文帝舍不得,然后就不了了之了。个人认为我如果是黄子澄,就应该为自己举荐不力引疚自裁,可是文人是难有自杀的勇气的,不晓军事只会耍嘴皮子的儒生更是如此。所以建文帝优柔寡断、好儒孤弱在此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应杀不杀,应留不留,几十万大军没了不心疼,杀两个罪臣却舍不得。这样的人失了天下真的是咎由自取。

而在之后的战争中,建文帝个人的废柴表现更是让人瞪目结舌,甚至于在战争白热化的时候宣布诰命要求自己的部队进攻时不准伤害了自己的叔父朱棣。结果让部队由于害怕战后清算问题,作战中根本不敢放开了去打,甚至出现了朱棣的帅旗被射成了刺猬,但朱棣却毫发无损大摇大摆穿梭于乱军之中的奇事。到最后发展到,朱棣部队兵败撤退时,因为这条昭命朱棣甚至敢于单人独骑的去殿后。战争打到这种地步真的让人哭笑不得。可即使南京城里的皇帝和他手下的儒生们已经荒诞到了如此地步。驻守地方和前线拼杀的将士们依然在不辱使命的竭尽全力扼制着朱棣的野心和进攻的步伐。

而单就建文帝不允许伤害叔父这一条,真的无力吐槽,他在逼死湘王朱柏全家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来那也是他叔叔了?史书记载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朝廷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明廷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害死这么多无罪的叔叔伯伯们心里一点愧疚没有,到了起兵反你,要把你碎尸万段还要刨你爸陵墓挖你奶奶祖坟的逆臣贼子这里你开始慈悲为怀了,不想背负骂名,要求什么毋使朕有杀叔父名。当湘王披坚执锐,身骑白马一跃入火海之中自焚之时,建文帝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这句话就已经预先成了笑话了。而湘王入火海前的回首一笑,仿佛在讽刺建文帝的虚伪懦弱,早晚会自己作死自己。后来建文帝也是燃殿自焚,从此消失在满布迷雾的 历史 尘埃之中。

即使李景隆撤职后的战争,朱棣也并没有势如破竹,反而陷入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焦灼之中,好几次都差点死在建文帝的部队手里。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的事也是经常发生。将士眷乡厌战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表面化。从北京到山西、河北、山东、直至江淮地区,朱棣的靖难之役就是不断的进攻受挫,不断的抗争求生的惨淡过程。对于建文帝一方,形势虽然不好,但也压根没坏过,所以南京城里的建文帝和儒生们还能在那高谈阔论,安享太平,北方的残酷战斗一点也没影响到金陵城的大好风光。

但朱棣这边就不一样了,战端一起就是生死存亡,所以朱棣虽然受挫但始终不弃,不是他不想,是他不能,造反是身死族灭的事。建文帝刻薄寡恩,对宗亲压根不留情。投降一定是死路一条,继续打下去,再难也有一线生机。所以这才是朱棣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坚持下去的动力。并不是他军事能力卓著,信心满满。在旷日持久的作战中,朱棣的个人作战能力的优势已经被消磨的差不多了,最开始的愤慨和冲动早该没了。当时的他没得选,现在更是没得选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欲哭无泪,壮士断腕的悲壮,估计朱棣做梦都在叹惋和哭泣。当年宁王同样兵强马壮,且个人智谋卓越,但却始终没有反意,估计也是聪明的察觉到,这种大势之下谋反如果不是苍天辅助,根本不可能成功。

至于为什么朱棣还是进了南京城逼死了建文帝,一方面是他改变了策略,开始放弃北方的缠斗,直接进攻江淮地区,直捣黄龙。一方面是建文帝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真的太昏庸无能了,他手下那些儒生更是误国误民,即使前方盛庸、铁铉、徐辉祖等人死战,甚至瞿能父子为之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没能保住建文帝的天下。甚至于可以这样说在这场四年的战斗中,朱棣的坚持大于他的能力,而功劳最众的应该是建文帝自己的神助攻。至于方孝孺等儒生的最后的大义凛然引颈就戮的事,只能用一句呵呵来表达一下嘲讽了,漂亮话谁都会说,但是不能兴国利民还要装出一副为国捐躯的样子就太恶心了。

靖难四年,北方大地战乱不休,死了多少老百姓,四方将士奋力搏杀马革裹尸,死伤无数。这哪一条的人命死的不比你们这些大言不惭的儒生们壮烈,可后世记住的确是这些庸碌无为殆误国事的废物,那些长眠地下的英灵和万千无辜百姓们却没有一个记得。别说朱棣为了巩固帝位和泄愤要杀他们,诛九族十族。就是瞿能父子在地下想通了这事,不把这些人千刀万剐都对不起自己枕戈待旦披坚执锐征战多年最终身死人手所受的委屈。

所以不削藩极有可能会有人造反,但不一定是朱棣,这要看造反的必要性和成功的可能性。不能总是阴谋论的去假设事情会怎样发生。很多事本身不一定是必然,只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或者为之会更好。就朱棣靖难的过程我们就知道,很大程度上是朱棣运气好,碰上了建文帝这么个没受过挫折深宫养大的娃娃皇帝。所以才能在被四方围剿,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依然夺了帝位。他的儿子朱高煦比他筹划的时间更长,从朱棣开始当皇帝的那几年就已经有了想法,一直到朱棣去世开始蠢蠢欲动,一年后大哥朱高炽前脚刚死,侄子一继位,立马就要起兵造反。可惜的是他遇到的不是建文帝那种废柴而是朱瞻基这种从小就和爷爷朱棣在一起而且被朱棣特别培养的接班人,不管是文治武功还是智谋方略,哪怕是心理素质和战略眼光都是比建文帝强千百倍的有为君主。朱高煦造这样的人的反根本就是自取灭亡,毫无胜算的事。所以这边朱高煦大旗一举,那边朱瞻基就亲冒矢石率军兵临城下了。这样无畏英勇且胸有成竹的君王就是朱棣自己也不会蠢到去反叛,更别说和朱棣相比不仅运气不好而且能力也差了那么一点意思的朱高煦了。果然瞬息之间被灭,最后自己把自己作死在缸里了。

而单论当时的藩王势力,个人感觉宁王所拥有的兵将也比朱棣强。宁王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以善于谋略著称。可以说年少有为,智勇双全。并且比朱允文还年轻一点,清末蔡东藩称其燕王善战,宁王善谋。说明大家都认为论征战四方攻城掠地朱棣首屈一指,但论谋略得当致胜千里宁王很明显更胜一筹。个人认为即使有藩王谋反也应该是像宁王这样兵强马壮,谋略深沉而又年轻的人去做,不应该是朱棣这类已经年近四十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去做。朱棣之所以反很大程度上是他心有不平,而刚好形势给了他不得不为的错觉,所以他顺水推舟去做了自己想做但本不该做的事。并不是他大权在握,对谋反十拿九稳。如果当初建文帝足够英明果断、明睿通达,大可以迅速发昭命让宁王驱兵攻破北京,以宁王的智谋、手里的精兵强将和精于骑射的朵颜三卫,即使正面和朱棣战斗不一定能一举歼灭。但困住朱棣,等待建文帝派耿炳文等老将率大军赶到合围朱棣父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宁王从始至终都没有去主动参与过朱棣叛变事宜,是被朱棣欺骗挟持参与了这场本不该有的宗室斗争。而朱棣之所以第一步就跑到大宁骗取宁王兵权就是因为明白自身不足才去寻求外援,也侧面说明宁王所统辖的部队战力是不逊于朱棣所驻守的燕京所部的。在朱棣起兵时也有藩王响应朱棣,比如驻守大同的代王朱桂就想起兵,结果被大同参将陈质控制住了,陈质之后又收复归附燕王的城池,后来陈质因为这事被继位后的朱棣诛杀。史书记载:代王欲举兵应燕,质持之不得发。及燕兵攻大同不下,蔚州、广昌附于燕,质复取之。成祖即位,以质劫制代王,剽掠已附,诛死。这也说明了朱棣的部队在很多地方并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事实上只有原先燕王所辖的燕京地区的城池望风而降,迅速依附,这都是他自己的部下官吏所辖地区。而等到出了北京城,北攻张家口南取保定东进济南都是困难重重的艰苦作战。比如攻打济南时就踢到了盛庸和铁铉这样的钢板,结果是朱棣靖难四年未入济南城。直到后来建文帝败亡,盛庸才投降,之后不久受谗自裁而死。其他各地区朱棣部队同样难以迅速攻克占据,所以朱棣靖难四年的前几年都是在北方各地缠斗,而难有建树。直到最后半年才决心挥师南下,直逼金陵。然后就神奇的成功了,这里还要给绝地二五仔李景隆发个小红花,这边朱棣刚骑马入京,他就立刻做了内应开门投降,建文帝真的气的脑袋嗡嗡的响。不过这货也没得好下场,很快就郁郁而终了。

所以明朝建文帝如果不削蕃,朱棣会不会就不造反。不能说一定不会有人造反,但短期内来看不可能有人蠢到去造反,至于朱棣个人而言只要他不被野心冲昏头脑压根没有理由去造反。

其一朱棣不是藩王中拥兵最重最强的,至少不是唯一拥有精兵悍将的藩王,单论驻守大宁的宁王朱权所辖东连辽左,西接宣府,北边要镇。所统封疆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诸胡骑又骁勇善战。其人智略渊宏,被服儒雅。数会边镇诸王出师捕虏,肃清沙漠,威镇北荒。 有这样强悍睿智的人在其边侧驻守,绝对足以扼制野心勃勃的朱棣。事实上按照朱元璋设计的制度,由皇帝、藩王、外戚、驸马组成的家天下体制,应该能够在权力、礼法和亲情的共同作用下稳固地支持大明王朝的江山。然而,文弱的侄皇帝与身边的书生们未能掌握制约桀骜不驯的叔王的办法,朱元璋最初设计的制度终于酿成大祸。

所以建文帝个人的不明和身边儒臣的无能是朱棣可以成功的直接原因。而朱元璋也曾经对朱允炆有过担忧,想过立朱棣为太子。明史中记载的是:明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死后,朱元璋召群臣于东阁门议立太子,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当时皇室诸王多拥有重兵,尤其是燕王朱棣“节制沿边士马……威名大振”,凯觎皇位已久。对此立储大事,百官谁都不敢多言。此时刘三吾却挺身而出劝谏“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朱元璋听后不答,大哭而入。后立懿王太子之子允炆为皇太孙。刘三吾因此“忤旨”,再次由翰林学士降为国子监博士。朱元璋内心也很无助,不立朱允炆心里割舍不掉,立了又恐有祸患。但很多事人力难为,往往多是如此,不管怎么抉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其二靖难之中朱棣打的如此辛苦也能看到造反这事没那么容易,如果不是他运气好,可能早在起兵半年内就被瞿能父子斩杀了。至少北京城内的朱高炽等朱棣亲族百官一定会被俘。之后大概率会兵变,然后朱棣被绑缚京城或者传首各地,警示天下。

其三天下初定,民心所向是和平稳定,你搞事情肯定是违背民意的,必然是被群起而攻之。而且天下承平,希望通过军功快速获得荣誉功勋的人不在少数。单独的藩王起兵造反,简直就是羊入虎口,一定会被撕的粉碎。纵使你是朱棣这样骁勇善战的英才,也是猛虎架不住群狼,早晚得死,而且不会太晚。形势不许,人力难为。这样如果不削蕃,至少不着急削蕃,一定不会有藩王谋反。建文还年轻,等个二十年,和宁王这样的聪慧的藩王建立好联系,扼制燕王这样早有野心的藩王。一家人和和美美先度过一代人,等朱高炽、朱高煦这样的人继承了王位,即使想举兵,也难成大事。那时自己正直壮年,敏锐通达,成熟稳重,说摁这几个后生还不给闹着玩似的。

建文削蕃,为后世所诟病的始终是太急太狠太没有方略。而不是该不该削蕃的问题,我想朱元璋早就想到削蕃一定要削,但一定不是在建文这一朝去削,防权臣相对防宗亲,安民心固河山相对于清藩王收地方在建文一朝更迫在眉睫。但建文不懂爷爷深意,而身边儒生又太聒噪,年轻人很容易就被左右了思想,做一些不切实际而出格的事。别说一个在深宫之中养成的小皇帝,就是我们普通人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还有为爱情奋不顾身,为义气两肋插刀的过分理想主义的事会做。建文帝这个年纪作为一个普通人年少无知冲动乱为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帝王倒行逆施,肆意妄为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 历史 已经给出了答案,供后人各自评说。

只是事与愿违,为后世戒之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