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手表的历史演变
电子手表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它经历了四代演变。
第一代叫摆动式(用电磁摆轮代替发条驱动)电子手表。
这种表在1959年由瑞士开始研制,是利用生产摆轮游丝的成熟经验和精湛技术制成的。
第二代叫音叉电子手表。
1960 年,美国研制成音叉电子手表。
它是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结合的初步尝试。
这种表的零件加工要求和装配调整工艺比机械表难度要大,所以还没有来得及推广就被迅速发展的第三,第四代电子手表代替。
第三代叫指针式水晶电子表。
水晶就是石英的俗称。
1930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石英钟。
60年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使水晶应用于手表工业成为可能。
1969 年,日本研制成石英电子手表。
第四代叫液晶显示式电子手表,也叫全电子表或固态表。
20 世纪70 年代,瑞士、日本等国研制成液晶显示(表盘上直接显示数字)石英电子手表,它是全电子化的手表,无任何走动元件,内部结构运用集成电路,走时更为精确。
这种表1973年投入市场。
后来又出现了具有多功能的数字式电子手表。
第五代叫电波表,电波表机身由原子时钟和无线电接收系统组成,由国家授时中心发出准确时间,通过无线电接收系统接可以自动校对时间的手表。
卡西欧公司自1995年发售第一只电波表(FKT-100)以来,至2007年5月全球累计销售电波表已突破一千万只大关。
电波表内置高感度小型天线,接收标准电波进行自动对时,因而可以实现时间上的精准。
在国际上,德国、英国、美国、日本都已经有标准电波的发送。
2007年7月,在中国河南商丘建成的新电波塔已经开始发送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