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在老家过春节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 我来答
小土豆ycm

2023-01-23 · 国家公务员、教育领域创作者
小土豆ycm
采纳数:12154 获赞数:4345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对老家过春节记忆深刻的主要有穿新衣、玩鞭炮、领压岁钱、和家人走亲戚拜年。

1.穿新衣服。作为一个80后,小时候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如今这么丰富,因此在过年最大的盼望就是希望过年的时候爸妈给买新衣服。穿上新衣服迎新年,走街串巷,走亲访友,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关注和爱惜着自己身上的穿着,浑身透着的那份激动与雀跃,时至如今依然鲜明深刻。

2.放鞭炮与压岁钱。早早的父母就给我们准备了鞭炮和压岁钱,尤其是爸爸,是那种自小就会给我们零用钱给我们准备零食给我们准备各种鞭炮的爸爸,大概从小年开始,白天放那种简单的摔炮,晚上放各种烟火,与小伙伴们互相交流与炫耀,直至元宵节,绚烂的烟火,绚烂的童年,这是属于孩子们最欢乐的年味。枕头下放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小年的晚上就给的压岁钱,炮竹声声除旧岁,四处响着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谱写了一段过年的欢庆乐章。

3.守岁与拜年。还记得长辈们传授的各种与过年有关的传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守岁与拜年。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各种零食,聊着天看着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直至深夜或凌晨。拜年则是初一清晨开始的活动,梳洗完毕,早早地跑到爷爷奶奶面前磕头拜年行大礼,然后去街坊四邻或亲友家拜年。

勤谨还温顺灬熊猫
高能答主

2023-01-25 ·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290万
展开全部

小时候过年,流行一个顺口溜:"小年过,大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一顶新毡帽,婆姨要一个新围腰"。那时候,家家都很穷,每到过年,小孩子喜欢,大人们愁颜。"小孩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是小时候过年情结的真实写照。尽管如此生活贫穷,过年对小孩子而言,是非常喜欢的。让我印象最深的、而且最乐意做的事,就是放爆竹。

过年那天,刚吃过中午饭,我就急着盼太阳快落山,家里准备的年夜饭端上桌,我好放爆竹。那时,我家的年夜饭,总比别人家晚,当周围噼噼叭叭响起了爆竹声,火药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我就守着准备好的鞭炮,等着父亲下令。好不容易地等到这一刻,我特别兴奋,用燃着的纸捻,把炮捻点着。霎时,火光闪闪,爆竹有节奏的脆响,一个个爆竹响过之后,门口像铺了一层红地毯,我嗅着未散去的火药香味,陶醉在这年夜的时光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山村情怀
高能答主

2023-01-21 · 活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小山村情怀
采纳数:28613 获赞数:38942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家乡的变化自是无需多言,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家门口的泥泞坑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光滑的水泥路,不过略显遗憾的是,我们家院子外的排水口被封堵死了,害得我拿着铁锤一直忙活到晚上11点,才砸开了铸成钢筋一样坚硬的水泥,把院子里的潴留的雨水给悉数扫了出去。
腊月30这天,本想找找儿时的小伙伴们,念着着三年未见了,肯定会有更多的话题,结果大家真的坐到了一块儿,除了简单的几句客套寒暄恭维外,空气瞬间变得极为宁静,每个人都盯着手机,要么是在看快手,要么是刷抖音。话不投机半句多,硬是尬聊下去只能令人陡然生厌,于是各自散去。
路过小学时候的学校,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变成了一幢幢拔地而起的三层小楼,我站在贴了大红对联的铜门前,不胜感慨;犹记得小时候,学校外面还有一株刺槐,远处还有一方池塘,现在树砍了,池塘被填平了,全部都盖成了房子。
村里遍地都是房子,甚至不惜占用耕地,而且家家户户都是三层小楼,我有点纳闷,他们能住的过来吗?盖这么多房子干嘛用?
在外面瞎逛了一会儿,回到家里的时候,我提及了以前的私留田,母亲笑了笑,现在是村支书家里的沙场和养猪场……这时,我才恍然,我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竟然矗立着四个加工厂,皮带厂、砖厂、辣条厂,听说过完春节还要建立一个罐头厂。
工厂多了,的确给村民们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可是污染和破坏却是的的确确不容忽视的。我们家的压井就不能出水了,原因是工厂的大幅度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厉害,母亲盘算着,如果她将来回老家养老,一定要请人还要深挖。不过,这不是我所关注的,我担忧的是这地下水还能喝吗?从隔壁大婶家用水桶拎回来的井水,总是有一股怪味。当然,最受诟病的是这些工厂的建址其中有一个破坏了我们村的风水,会导致壮年离世的人增多,老一辈人都是很迷信这个的,宁死逼着老板搬迁。为此村里颇不宁静,三天两头就大闹一场。可是年轻人不信邪,到现在还是僵持不下,没个结论。
除此,村里的轿车多了,家家的门外都停着一辆车,这不言而喻,有钱人多了呗。这主要得益于这几个工厂,当然还有一个新兴产业需要值得一提。我惊讶的发现,老家的那些留守的妇孺竟然都拍起了段子,有一个阿姨在快手上竟然有60多万的粉丝,我看着她忙的不亦乐乎,心里又觉得有点小羡慕,总以为她们的生活会枯燥无聊,原来也别开生面如此的生动有趣。也许这就是与时俱进,时代的力量吧!我以为我家乡,穷乡僻壤,没想到他们比我还时尚,比我还潮流,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轻轻路过的酱油0t
高能答主

2023-01-25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1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0万
展开全部
在我的记忆里就是过年的时候穿新衣服,新鞋,因为小时候家里很穷,如果想穿新衣服这些必须得过年才能买,平时就只能穿旧的,所以那时候特别喜欢过年。
还有就是过年发压岁钱这件事也让我很难忘。每年除夕之夜为了看春节晚会,早早地把晚饭吃了,在看电视时爸妈会叫我们给他们拜年,然后就给我和妹妹压岁钱。那时候基本上是发5元的压岁钱吧,虽然很少,但是我们都会很开心。把发的压岁钱用布包好放进箱子里存起来,那时都不舍得用。
除夕夜里放鞭炮这些也让我记忆深刻。每家每户都会准备鞭炮和烟火。除夕那天下午天还没黑就开始放着。一整夜周围都是鞭炮的声音响个不停。
除夕夜里炒花生,炒胡豆这些对于小时候的我也很期待。爸爸烧火,妈妈把花生胡豆放进锅里炒,记得还要放点河沙一起炒吧,说是那样做不容易炒糊,而且炒出来会更好吃。爸妈在忙,我和妹妹也没闲着。手会时不时地伸进锅里抓花生吃。也不管炒没炒熟,反正就抓来吃,现在想想,有点佩服小时候的自己,也不怕烫着手哈。
对了,差点忘了,正月初一早上搓汤圆也很有意思。妈妈会把硬币包在汤圆里,说谁碗里盛到了那他这一年运气就很好,每次都是爸爸盛到,那时我都有点羡慕。
现在长大了来到了大城市,每年过年再也没有那种气氛了。但是童年时家乡那浓浓的年味,定会让我铭记一生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ulie林凡

2023-01-25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73万
展开全部
年来啦!年来啦!当春晚节目主持人开始新年倒计时之际,四面八方已经鞭炮齐鸣烟花盛放,普天同庆这崭新而神圣的时刻。
此时,也只有这爆竹声声还是儿时的记忆,幅幅春联还是旧时相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更多更新鲜的事物及兴趣爱好,取代了传统的风俗民情。很多东西都在不知不觉中变淡或消失。幸存下来的已经很少。
春晚结束,家人陆续去睡。我一个人围着炉火不愿去睡,烤着炉火开始回忆、留恋起儿时的年味。
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平时根本吃不到饺子这样奢侈的东西,只有过年才能吃到,所以,“过年”对我来说是最期待最幸福最快乐的的日子。刚入冬就盼望着过年,经常数着距年的日子,总觉得年太远日子过得太慢。一放寒假人就开始兴奋起来,年味也渐浓起来。那倒也是,过了腊月二十,整个村庄随处可见迎年的气氛,家家散发着迎年的气息。大街小巷走上一圈就会看见不是东家正在推磨就是西家在烙煎饼。要不就是打扫鸡鸭羊圈或者往地里清理这些家畜家禽的粪便。家里家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怀着隆重且虔诚得心去迎接新年。
腊月二十四祭灶。这天灶老爷(灶神)要到天上去汇报,这一年来在各家各户看到的听到的所作所为。快到傍晚时分,大人会让孩子们到放高粱秸秆的柴垛处,取一根粗壮的高粱秸秆,把秸秆的皮和瓤分开,根据需要,把瓤掰成长短不等的小节,再把秸秆皮弯曲插成马的形状。天一黑,就把灶老爷像从粘贴的墙上慢慢取下来,尽量不要破损,折好放在马背上,再放些火纸钱,还要用一个器皿拌上麦麸和水当作饲料喂喂马,马儿吃饱了好在路上跑得快些。就这样在炮仗声中点燃火纸,边烧边念叨:“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少说是非多说吉祥”。等马和灶老爷像燃尽再磕头恭送,完毕。
到了腊月二十六七人们更忙了。走亲戚送节礼的,赶集买年货的,找人写春联的,出出进进忙的不亦悦乎。
闺女带花儿放炮,老头要个破毡帽。有女儿的人家一定会给每个女孩子买一两朵红花、两根新的红头绳,等过年这天扎头用。红花是用蜡纸做的,黄色的花蕊碧绿的叶子,非常鲜艳喜庆。男孩子或多或少的都会得到一些小炮仗,留着过年时和小朋友们一起比着放。总而言之,大人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愿望,让家人心情舒畅穿戴整齐干净迎接新年。
这个时候在村头巷口宽敞的地方,你会发现一口正在烧水的大锅,几个男人们围在那里,不用看就知道那一定是在杀猪。我看过杀猪的经过,既惊心动魄又惨不忍睹。首先,选中谁家的猪,一伙男人拿着绳索、杠子去人家猪圈逮。受到惊吓的猪在绝望的嚎叫中被逮住并被抬走。一路哀嚎不止的猪很快被抬到屠宰点,这时候大锅里的水已经沸腾,就等着这伙人的到来。众人把五花大绑的猪小心翼翼的放在坚固的木架上,猪头下方放一个大盆,屠户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对准猪的脖子,一刀下去,鲜红的血汩汩的流进盆里,猪的呻吟渐渐微弱继而没了动静。紧接着一瓢一瓢的开水浇在猪的身上,屠户快速的刮着猪毛,不一会毛茸茸的猪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开膛破肚等待众人瓜分。不知道哪家幸运的孩子有时候会得到一个被吹大的猪膀胱,像一只大气球牵在半空中,引来众多孩子羡慕的眼光。
更热闹更吸引孩子的是有炸花子(爆米花)的地方。那时候穷,没有太多太充足的糖果可以尽情的吃,爆米花就成了必备好吃且充足的零食。每到年前,都会有走村串巷炸花子的人推着独轮车来炸花。那个炸花机像个丫葫芦,每炸一次称为一锅,一锅手工费好像是五分,不放糖精的三分。孩子们端着盛满玉米的茶缸或瓢一个挨着一个在那里排队等候。轮到胆子大的孩子都还会哀求炸花人多放一点糖精,好让米花更甜些。放完玉米、糖精、盖好盖子,炸花人就左手拉着风箱右手飞快的转动炸花机,火苗呼呼作响。时间一到炸花人就会嚷着让孩子们离远点,别让爆出的米花蹦着。然后就把机子挪到盛花子的入口处,一手提着机子把手另一只手的扶着另一端,用脚使劲一踩,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一股浓浓的热气瞬间挡住了视线。热气散尽就会看见满满的一箱爆米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孩子们呼啦一下都围过来在铁箱周围捡拾蹦出箱子外面的米花吃。那份香甜那份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无法理解的。到了年三十上午就有人开始贴春联。贴春联是有讲究的,春联要用簸箕盛着,从大门外“出门见喜”开始贴起,最后连扁担箩筐、碓窝子、磨刀石等等都贴上“到有”。“到有”不是具体的字只是一个符号,代表着春福到处有。贴完春联还会在大门口、堂屋门口放上宽出门的木棍说是叫拦门棍,拦着金马驹银马驹不让往外跑,就是留住财的意思。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起包初一早上的包子。这回包的和之前不同,首先包几个特别的包子,包馅要用麸皮、糖块、钱币等五样象征性的物品。谁要是第一碗第一口吃了这几样包子,预示着这一年有福气、过得甜、有钱花等等。
睡前大人会交代小孩,初一早上起来不要梳头,梳头会有蚰蜒掉进脖子里,。所以女孩的辫子都是头晚上扎好,早上起来再带上花的。如果家里有属龙的也不要动针、剪子之类尖锐的东西,怕戳了龙眼。也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带来霉运。现在想想这些真是无稽之谈,小时候却真的信以为真,唯命是从。
包完包子已经半夜,孩子们个个都去睡觉,大人则要洗刷或准备明早上供用的餐具及供品、香烛等等。迷迷糊糊中被邻家的放炮声惊醒或被父母叫醒。洗把脸(洗净手脸是尊敬神灵)再到摆着供品的香台前给神仙磕头,并许下自己的心愿,祈求上天保佑都能实现。然后每人喝上几口热气腾腾的糖茶,预示着这一年都过得甜蜜幸福。吃完早饭,除了未出嫁的女孩家都要去给长辈们拜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群结队好不热闹。等拜完年很多小孩的兜里会装满拜年挣的糖块果子等赏赐,个个满心欢喜好不开心。
在我们村还有个自然形成的习惯,拜完年就去村外麦场里学骑自行车。那时候村里没有几辆自行车,谁家买了新车也都是等到麦场闲置人也清闲的时候才学。因为除了一条公路外,乡间都是土路又窄还高低不平,没人敢去路上学。所以,过年就是最好的时机,宽敞平整的麦场也是最好的练车场地。这时候跟着玩的人多,能帮忙扶着、拽着不至于摔车摔人。有些胆子小的初次摸车的,需要好几个人保护着,有帮忙掌车把的、有在车尾逮车后座的,等练到技术娴熟时几个保护人才退下。也有很多蹭车学的,之前主动要求帮忙逮车跟着车后一圈一圈跑的,现在提出要求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把车让给对方。就这样,一辆车能学会好几个人。傍晚时分在你追我赶的欢笑声中各自回家。
到了初二,各家趁着有过年备的年货赶紧“请媳妇”。“请媳妇”就是把当年家族中新娶的媳妇请到家里吃饭,认认门也认认人,以便分清长幼远近厚薄。有的家族大,你家请他家请新媳妇要一连吃好多天。陪新媳妇吃饭的基本都是本家未出阁的女孩子,她们也跟着新媳妇沾光,天天好吃好喝的特别高兴。
“五捏嘴、六挑旗、七麸、八沫、九鲤鱼、初十吃个擀面皮。这是初五到初十的吃法习俗。也就是说初五要吃包子,包包子要捏褶的就是说把骂人的话不吉利的话都捏住。六挑旗就是初六喝面条,七麸就是喝带麸皮类的汤,八沫就是喝豆钱等有沫沫的汤,九是最大的日子,这天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到了初十鸡鱼肉蛋差不多都吃了了,只能吃面皮了,面皮就是面叶吧,至于为什么是这个吃法,有待考证,因为我也记不清了。
过了元宵节就是正月十六,是所有出嫁闺女带孩子回娘家的日子。不论是二三十岁小闺女还是七八九十岁的老闺女这一天都要带着小孩回娘家,说回娘家是好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还没出正月,勤劳的人们就陆续来到田间地头,开始了新的耕种,期待新的希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