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教学目标计划四篇

 我来答
学霸邓班长
2023-03-16 · TA获得超过52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34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91.5万
展开全部
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教学方式创新认识不够,缺乏本质上的创新,不利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小学数学教研教学目标计划 四篇的 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小学数学教研教学目标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对我校重点工作的要求,结合本校和本人实际, 2020 年上学期,本人将以校本研修为主平台,以 “ 送教下乡 ” 为契机,开展 “ 科学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认真探究教材教法 ” 为主题,以探讨新课程教学模式为重点的小学数学研修活动。以求实、创新、发展为研修理念,扎实有序地开展研修工作,全面提高个人素养,为服务于小学数学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奋斗。

二、教研目标

1 、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 “ 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 ”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配合学校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三、具体计划

一、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教育理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每周利用周三教研时间参与集体教研,其余时间可以随时教研。

二、进行有实效性的备课。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弄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教学目标 ; 备教法和学法 ; 备教具和多媒体教学 ;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 备可能生成的问题 ( 结合以往教学经验 )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主要教学措施。

1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① 、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② 、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2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①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②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3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① 、数学教学应体现 “ 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 ” 的基本过程。

② 、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4 、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①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② 、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5 、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① 、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② 、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③ 、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研教学目标计划 2

一、培训目标:

开展好校本项目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争创东宝区学习型学校,打造一支科研型、学习型和学者型的教师团队,促进教师均衡发展,使我校教育事业向全面、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领导小组及培训对象:

领导小组:

组长:某某

副组长:某某

组员:某某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1 、进一步开展 “ 班班通 ” 应用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 “ 班班通 ” 应用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2 、结合 “ 比教学 ” 活动,开展 “ 高效课堂模式 ” 研究,开展好校本项目 “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 ” 培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在 “ 高效课堂模式 ” 研究上有所作为。

3 、结合 “ 访万家 ” 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话题讨论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4 、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远程资源应用的操作和运用,能开展推荐平台的话题发布及讨论活动。

5 、利用网络平台 “ 教育博客 ”“ 论坛平台 ” 打造新型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6 、组织和督促教师参与并顺利完成 “ 国培计划 ” 。

7 、组织教师认真有效的开展周工作反思活动。

8 、建立好 “ 学校资源库 ” ,指导教师会用和用好资源库,并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四、组织与管理

1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的方式。

2 、 “ 班班通 ” 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在微机室举行,由远教室、教科室负责落实具体的培训内容,聘请培训主讲教师 ;“ 高效课堂模式理论 ” 研究由教导处和教科室组织实施 ; 自主研修由各教师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按进度进行。

3 、由德育室、安全室、教导处、教科室联合开展期末检查评比,并做好各类文字、网络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五、培训效果的评价

1 、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感受,提出疑问。

2 、利用网络平台查实绩,按要求完成教育博客撰写任务、积极参与话题发布和话题讨论活动。

3 、根据教师的参与程度、教师完成工作情况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

小学数学教研教学目标计划 3

为了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照教研 工作计划 ,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教研目标

1 、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 “ 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 ”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配合学校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三、教研措施

1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小学教学》《听名师讲课》《给教师的建议》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提高。

2 、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3 、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学期采用 “ 一帮一 ” 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促进潜能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经常听课,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教育水平。

4 、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

5 、认真撰写教育教学 心得体会 ,争取有质有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观摩名家教学,撰写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师口语、粉笔字、普通话等的训练。做到学到老做到老。

小学数学教研教学目标计划 4

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我负责的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 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 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 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 。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 “ 数学之星 ”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 5 、 3 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 ; 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 ' 影响 ; 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 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另一方面,安排了 “ 数学广角 ” 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 3 、 5 的倍数的特征 ; 会求 100 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 1 m3 、 1dm3 模型,容纳 1 L 、 100 ml 液体的量杯 ; 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 征求意见稿 ) 》中的 “ 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 ” ,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 60 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 一 ) 、图形的变换 (4 课时 )

( 二 ) 、因数与倍数 (6 课时 )

1. 因数和倍数 2 课时左右

2.2 、 5 、 3 的倍数的特征 …………………………3 课时左右

3. 质数和合数 ………………………………………1 课时左右

( 三 ) 、长方体和正方体 (12 课时 )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 课时左右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课时左右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粉刷围墙 1 课时

( 四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 课时 )

1. 分数的意义 ...............................4 课时左右

2. 真分数和假分数 ...........................3 课时左右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2 课时左右

4. 约分 .....................................4 课时左右

5. 通分 .....................................4 课时左右

6.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 五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 课时 )

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课时左右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 课时左右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 课时左右

( 六 ) 、统计 (3 课时 )

打电话 .........................................1 课时

( 七 ) 、数学广角 (2 课时 )

( 八 ) 、总复习 (4 课时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