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学生的差异性
如何理解学生的差异性介绍如下:
1.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在相同的年龄阶段,生理发展速度不平衡。与小学生和高中生相比,初中生的性别差异性表现尤为明显。初中男生生理发展比女生稍迟,影响其认知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的发展,进而影响到男生在语文等语言学科上的学习。
在这个时期,女生较擅长于运用具体形象的方式去分析和处理对某一事物的记忆和思维,男生则擅长于以一种综合的方式去概括和处理。在言语能力方面,女生比男生占有总体的优势,而在创造能力方面,无论是创造意识,还是创造思维或是创造的行为活动,男生总体水平优于女生。
2.智力因素的差异
智力因素是一个多因素结构的概念,具体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智力因素的差异影响着初中生的语文学习。
(1)记忆力差异与语文学习。
记忆力差异是影响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语文学习与记忆有着密切关系。没有记忆,就没有字词句等语文知识的积累,也不会有语感的积累和一般知识经验的积累。一句话,没有记忆,就不能积累大量的语文素材,就不可能学好语文。不可否认,在语文学习中,一部分内容是需要机械记忆帮助的。如汉字结构的记忆,主要就是靠机械记忆完成的。
此外,课文中某些艰深难懂的词语、少数深奥的语句,学生起初只能进行浅层次的认知和理解,学习时就需要利用机械记忆初步感知,以后再慢慢理解、消化。此外,课文中涉及的一些文学常识以及一般的知识经验,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机械记忆的参与才能更好地识记。
(2)思维力的差异与语文学习。
语文是形象性比较强的学科,语文教材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组成的。而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文学艺术要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感情,当然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参与。
汉语具有结构匀称,富有节奏感,语汇丰富,表现力强等特点,在运用的过程中能给人以美感,能够激发联想和想象。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注重于形象思维。因而相对于数理化来说,语文学习更多地要求形象思维的参与。这对于形象思维较强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女生,无疑是一种优势。
(3)想象力的差异与语文学习。
初中生有意想象力的迅速增长,想象力的发展程度不同、想象内容的不同使得初中生的想象力及特征不同,对语文学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种是原有表象材料比较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言语活动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更偏向于形象思维,因而想象常带有形象性特点。
另一种是原有表象材料比较偏重于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言语活动更重视逻辑规则,更倾向于抽象思维,因而想象常带有抽象性特点。前者更具有情感性和形象性,读来让人为之动容;后者就较为直白,缺乏一定的形象,也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学作品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感情,达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且文学作品的形象只能借助于语言作为媒介,由欣赏者自己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再现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
3.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非智力因素是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概括来说,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以下三个作用。
(1)动力作用。学好语文,学生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才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指导作用。从动机走向目标,学生必须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获得学业的成功。
(3)强化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学生会有松懈疲倦、情绪低落、不思进取等现象,这就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强化作用予以克服。
4.学习风格的差异
学习风格是指学生一贯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决定着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偏好,是当下语文课程改革中有效教学不可忽视的新视野。通常情况下,人们根据学生的感觉通道、认知方式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了听觉型、视觉型和动觉型三种类型。
听觉型学生善于接受听觉刺激,口头表达能力强,教师可采用他们所喜欢的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同时还要通过记笔记和阅读来弥补他们的不足。根据视觉型学生喜欢接受视觉刺激的特点,对他们多采取阅读、实验演示、幻灯放映等学习形式。同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多动手,多讨论,来弥补不足。
动觉型学生运动感强,喜欢动手做,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记笔记,做实验,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增强他们学习的乐趣。同时,还须锻炼他们认真读和认真听。有研究表明:学生能记住所读的10%,所听的26%,所见的30%,所听所见的50%,所说的70%,边说边做的90%。
由此可知,学生学习时调动的感官越多,学生学得越好。教师在授课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