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考试科目

 我来答
离筠Ve
2023-03-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万
展开全部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1901,科举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是经义或者时务策。后来考试的内容有所改变,但其基本精神原则没有改变: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由于帖经墨义只要能熟读经传和它的注释就可以中式,诗赋则需要具有相当的文学才能。同时在录取名额方面,明经又远比进士为多。所以,当时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可见明经第比进士容易,但唐朝统治者认为,明经是记诵之学,考的是记诵默写,故不重视明经,尤其重视进士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