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画龙点睛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画龙点睛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
原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注释:
1.张僧繇【yáo】:南朝梁吴(今苏州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
2.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3.每:常常,每每。
4.去:离开。
6.以为:认为。
7.须臾【xū,yú】:一会儿。
8.诞:虚妄,荒唐。
9.皆:都,全都。
10.破:击破。
11壁:墙壁。
译文: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很荒唐,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那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
典故人物:
张僧繇,吴(苏州)人。梁天监中为武陵王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苦学成才,长于写真,知名画家,擅长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记载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讲求明暗、烘托的“退晕法”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可知他已接受了外来的绘画技法。
文献里说他作画,“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很像现代的速写,被称为“疏体”。今有唐人梁令瓒临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传世,现已流往日本,但这幅画的用笔和记载并不相同。他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此外,他还善于雕塑,有“张家样”之称。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