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一年能长多少?
你能看到的地面上的竹子并不是独立生命体,竹林才是,因为所有竹子都是从同一个地下竹鞭网络抽发出来的,如同一棵树上抽出的不同枝桠——枝桠显然不是独立个体,只不过竹林的本体埋在地下你看不到而已(这也是为啥竹子开花整片竹林都会死)竹子长成以后是不会再继续长高或长粗的,它光合作用合成的营养基本都被传回地下竹鞭网络,用于扩张本体,以及开春时集中供应给新竹,也就是竹笋,用于快速生长以争夺最宝贵的资源——阳光;其它新生植物只能靠自己那点刚长出的嫩叶一点点积攒营养,怎么可能竞争得过竹笋这种人民币玩家。这个“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抢占先机”的策略非常成功,以至于竹林下基本没有其它植物的生长空间,生物多样性上差不多可以说是绿色荒漠。
竹子长高的速度比同等尺寸的其他植物快,主要原因是竹子的枝干分成多节、同时生长,同等尺寸的其他植物通常是顶端的分生组织在生长;而且,竹子的空心茎比同等尺寸的木本植物茎要轻得多。
这跟“能量的观点”没什么关系,竹子的光合作用效率并不突出。竹子每茎的光合作用面积约28平方米,每年固碳能力约16千克。有些人不知道竹子是通过竹鞭(地下茎)分生的,以为竹笋独自扩增体积,那自然显得非常惊人——但很多木本植物也有大规模的地下根系、形成克隆群体,其地上部分的长高速度却比竹子慢得多,显然“依托地下构造取得供应”不是竹子让人吃惊的原因。
竹子对土壤当然是有影响的。世界范围内的多项研究表明,竹子在短期内对新种植的土壤状况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由于竹林的生物量大、竹材含有丰富的养分且生产周期较短,经过数个轮伐期,土壤养分输出量大于输入量,会导致竹林的土壤逐渐变得贫瘠。但是,竹子造成的肥力下降可以被人施肥有效地抵消,持久地种植、收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