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喜欢读课外书?

 我来答
约读书房咨询
2023-05-07 · TA获得超过44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6
采纳率:58%
帮助的人:40.2万
展开全部
课外阅读,我的理解是指课本之外的阅读,它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阅读,也包括学生个体自主的独立阅读。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无须我说,大家都知道。今天我想谈的是在课外阅读中存在困惑的三个问题。
01
一、经典还是通俗
谈到课外阅读,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让孩子阅读经典读物,还是阅读通俗读物。在这个问题上,有两派观点:一派是“经典派”,即应让学生从经典起步。所谓经典,有三层含义:其一,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其二,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著作;其三,经过时间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因为是经典,所以作品的思想性、文化性,语言的典范性、模仿性,作品的审美性、熏染性都达到很高的境界,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和模仿。而另一派“通俗派”则认为,小孩子阅读起步应从兴趣入手,让孩子有兴趣、喜欢是最重要的事,不能一起步就让学生心中生畏,心生排斥。这两派仿佛都有道理,一线教师如何取舍呢?我们不妨走进历史,走近文化名人,听听他们的故事,可能会得到启示。
我们来看看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白话文的旗手胡适先生的故事吧。
胡适先生是大家公认的大师,他在《九年的家乡教育》一文中详细叙述了他在家乡接受的小学教育:
我才三岁零几个月,就在我四叔父介如先生的学堂里读书了。……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学为人诗》,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我念的第二部书也是我父亲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名叫《原学》,是一部略述哲理的书。……我念的第三部书叫《律诗六钞》。……我念的第四部书以下,除了《诗经》,就都是散文了。我依诵读的次序,把这些书名写在下面:4.《孝经》。5.朱子的《小学》江永集注本。6.《论语》。以下四书皆用朱子注本。7.《孟子》。8.《大学》与《中庸》。(《四书》皆连注文读)9.《诗经》,朱子《集传》本。(注文读一部分)10.《书经》,蔡沈注本。(以下三书不读注文)11.《易经》,朱子《本义》本。12.《礼记》,陈澔注本。
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听别人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了‘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胡适9岁之后,开始涉猎大量古典小说。他读的第一本小说是《三国演义》,接着读《水浒传》、《正德皇帝下江南》、《七剑十三侠》、《双珠凤》、《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外国小说《经国美谈》等30多部小说。他说:“我到离开家乡时(14岁),还不能了解《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好处。但这一大类都是白话小说,我在不知不觉中得了不少白话散文的训练,在十几年后于我很有用处。”
胡适十二三岁时,已能对本家姐妹们讲聊斋故事了。他在文中写道:“我们平常请王叔讲故事时,忙着替他点火,装旱烟,替他捶背。现在轮到我受人巴结了。我不用人装烟捶背,他们听我说完故事,总是泡炒米,或做蛋炒饭来请我吃。她们绣花做鞋,我讲《风仙》《莲香》《张鸿渐》《江城》。这样的讲书,逼我把古文的故事翻译成绩溪土话,使我更了解古文的文理。所以我14岁来上海开始作古文时,就能做很像样的文字了。”
胡适在家乡9年的小学教育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呢?
其一:起始阶段读什么太重要了,这是人生白纸上画的底色,这是种子文化,种子知识。播什么种子就开什么花,结什么果。胡适小学阶段播下的中华经典文化,《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都是经典儒家文化,诗性文化。而我们今天的孩子读的是什么呢?有多少经典的东西呢?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种下的是非经典文化,怎么能期望学生身上生长出经典文化呢?
其二:读经典小说、讲经典小说有利于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特别有利于丰富孩童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有限,想象无限啊!讲故事恐怕也是胡适先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锻炼了表达,增长了自信,获得了读书的快乐。
那我们再回到文章前面的问题,读经典还是读通俗?我的回答是:
首先,学生课外阅读应加大阅读经典的比重。我们现在经典阅读的量确实少了一些,但经典阅读怎么解决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怎么解决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的经验是,阅读经典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教师的指导,包括挑选阅读书目,内容应由浅入深,语言应由三言、四言,走向长短句。我校《12岁以前的语文》读本,低年级精选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中年级精选了《道德经》《论语》《笠翁对韵》,高年级精选了《大学》《中庸》《孟子》节选。教师采用讲解法、故事法、情境法、表演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兴致盎然地诵读、吟唱、背诵、表演,在经典的涵泳中打好学生人生底色。
其次,对于通俗我们也采取包容的态度。今天优秀的通俗,有可能就是明天的经典。我们组织教师对当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比较、筛选。曹文轩先生认为书分为两种:一种是打底子的;一种是打实底子之后再看的。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情况是本来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书我们没有看,而用那些本来是打完精神底子之后再来看的书打底子。他举了一本书叫《我的爷爷变成了幽灵》,他认为这就是打精神底子的书。我校《12岁以前的语文》读本中精选了大量这样打精神底子的优秀流行绘本,比如《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等。这类书的阅读以学生独立自主阅读为主,教师画龙点睛式讲解为辅。当然,对于沉迷于低俗、好玩、搞笑的通俗读物之中的学生,我们教师要加强引导,在不打击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逐步把他们引导到阅读有品位、有思想、有审美境界的好书当中去。
02
二、凝视还是扫视
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读书的问题。怎么阅读书,曹文轩先生有一段讲话颇为耐人寻味:
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我下去到处给同学们讲一个道理。我说你的作文写不好的原因不在于你还小,不在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间还短。我总给他讲一个道理,我说实际上你是这个世界上非常非常有财富的人。你写作的最大的财富就是你自己。如果你的作文写不好,那是因为有另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你没有仔细地打量,仔细地揣摩这个世界。我说我们的世界非常奇妙,它的丰富之处,它的美妙之处,是要通过你的凝视然后才向你展示的。一双眼睛一辈子就是两个基本的动作。我还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学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的那个方法,我就把那个动作做了一遍。我就用目光把全场扫了一遍,我问,这个动作叫什么?孩子们说:扫视!我说:对!
然后我用眼睛盯着第一排的孩子看,小孩马上心领神会,说:凝视!我说:对!你们作文为什么写不好,你只完成了第一个动作,你没有完成或者干脆就没有想到去完成这第二个动作!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曹文轩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我这里借用“凝视”和“扫视”来谈谈课外阅读方法的问题。
“扫视”代表着快速阅读,代表着大量阅读,表示阅读要追求数量。表达快速阅读的词有“浏览”“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等等,显然贬义色彩多了些。小学生要阅读多少课外书比较合适?当下还没有科学权威的意见。《语文课程标准》上提的是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大概为150万字左右,这是面向全国的标准,有些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不止这些。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览群书”“学愈博思愈深”都提倡大量阅读,这是毋庸置疑的。
“凝视”代表精读,代表有思考、有深度的阅读。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追求阅读数量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阅读的质量。我个人的体会,读好一本好书,读透一本好书,读通一本好书,胜过泛泛地读几十本书。
怎么就叫“凝视”式读书了呢?教师常用的让学生做阅读卡片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读完一本书,要写出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阅读感悟。另外,批注式阅读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学生边读边批注,把自己的阅读思考、阅读疑惑、阅读感动随时记录在书的空白处。这样边读边思、边读边写,真正达到眼到、手到、心到的阅读境界。
卡尔维诺说:“经典就是你常常听人们说‘我正在重读……’的那些书,而绝不是‘我正在读……’的那些书。”“经典是每次重读都会带来初读时满满的发现的快意的书。”从卡尔维诺的名言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反复读”也是“凝视”式阅读的重要方法,正所谓“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要引导小学生反复读一本书是需要技巧的,可以第一遍重点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第二遍重点关注故事结构和人物描写,第三遍重点关注环境描写和语言特色。这样一遍一个重点,让学生每次都有新的兴奋点、关注点,再加上全班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形式的辅助,相信学生的兴趣会一直保持在高位状态。
03
三、有用还是无用
有一次,我在校门口遇到一位家长,家长直言不讳地问我:“孙校长,您让孩子读《论语》能帮他们考上重点中学吗?”这位家长的问题代表了当下浮躁功利社会的心声:做什么事都问一声,对我有用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吗?家长的这一问题,其实引出两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评价孩子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评价问题许多教师已做过比较多的研究,我这里简单谈一谈。我认为学生的阅读情感、阅读兴趣应放在评价的首位。学生是不是喜欢读书,是不是对书籍有感情,是不是对文学有亲近的态度,这是十分重要的标准。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如果我们的学生对课外书有如此情感,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除了阅读兴趣之外,阅读习惯也是评价的主要内容。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每天阅读,有空就阅读,甚至是手不释卷。边读边思考是好习惯,边读边批注是好习惯,读完书后喜欢与人分享故事内容也是好习惯。在有限的阅读中,我知道胡适先生读书后喜欢与兄弟姐妹讲故事分享,莫言先生听完书后回家喜欢把故事和母亲分享,当代儿童作家祁智先生也喜欢把读的书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他们都成为了优秀的阅读者和优秀的讲故事的人。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哲学有什么用?傅佩荣先生说:“不读哲学,你照样吃面包,过日子。但读了哲学,就像在你的面包上放了奶酪和蜂蜜一样,吃得更有味道,日子更有滋味。”如果我们都用功利的眼光看待课外阅读,那课外阅读必然会走进死胡同!因为考重点中学试卷上不会考《论语》,不会考《道德经》,不会考《红楼梦》。
那课外阅读的用处在哪里呢?我们来听听文化大家们是如何说的吧:
王蒙说:“为什么爱读书?读书使我感觉良好,使我进入一个美好文明的世界。我明明感觉到了,读书在增长我的知识、见闻、能力。”
冯骥才说:“心房就是我的书房,在那里我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
冯其庸说:“读书是自我造就、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
曹文轩说:“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所谓成功,就是比别人多读了几本书。”
读书最大的用处是什么?我认为是涵养浩然正气、塑造高尚灵魂、养成高贵气质、习得语言能力、改变一代新人。
生活导师小宋老师
2023-12-23 · 超过20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17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6.7万
展开全部
您好,首先,要让孩子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读书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增强自信心。其次,要让孩子了解课外书籍的乐趣,让他们明白读书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而且可以带来快乐,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拓展想象力,激发创造力。此外,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有趣的课外书籍,让他们了解读书的乐趣,比如一些有趣的故事书,科普书,绘本等,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最后,要给孩子一些读书的奖励,让他们有动力去读书,比如可以给他们一些小礼物,或者可以给他们一些时间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oldsuncom
2023-12-12 · TA获得超过750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909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461万
展开全部

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多读书,对于孩子拓宽知识面,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帮助。平时多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里多买些书,晒看电视玩手机,v创造好的读书环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悠悠然爱你
2024-01-22 · 超过2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3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万
展开全部
需要家长引导

家长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让孩子养成良好心态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 不要操之过急 慢慢来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