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表达了什么意思

 我来答
minerlym
2018-11-13 · TA获得超过231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44
展开全部

这句话描写的是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院惜,表达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

出自《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这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首曲子。

原文如下: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皂罗袍》

释义:

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

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封建家长们把这美好的春光看的太卑贱了。

扩展资料:

这段唱词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它紧紧贴合主人公情绪的当前状态和发展走向进行布景。“姹紫嫣红开遍”,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

然而,主人公并非只是流连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第一眼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设的虚景,她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走向——“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

“春色如许”开启了主人公的视野,使之充满了诧异和惊喜,接踵而来的对匆匆春将归去的联想则轰的一声震响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满了惊惧和无奈。

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作品鉴赏

暮不语
高粉答主

2018-11-02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2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这句话出自汤显祖创作的戏剧《牡丹亭》,意思是: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只能伴随破败的断井颓垣。“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

扩展资料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是《牡丹亭》中富家千金杜丽娘游览家中的后花园时,看见满庭春色却没有人欣赏,联想到自己花样年华却只能锁于深闺,整天学习枯燥的封建礼教,所以有感而发。

这段唱词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在《红楼梦》中,即有林黛玉读这首曲,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处境,无限感伤的情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麦田蜘蛛
2010-09-03 · TA获得超过3.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71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846万
展开全部
出自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姹:美丽;嫣:美好。指各种色彩艳丽的花。
花开得如此美艳,却只有破旧的墙来欣赏,也就是美丽的春光无人欣赏,白白浪费了。
杜丽娘借此自比,美丽的青春容颜没人爱恋,空有美貌都白费了。借此表达个人青春蹉跎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书玉石2p

2021-06-06 · 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0.2万
采纳率:72%
帮助的人:1866万
展开全部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表达了抒情、写景及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生动,真切感人,流动着优雅的韵律之美。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首曲子,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在第十出《惊梦》的一段唱词。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经久传唱的名曲。此曲描写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院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全曲语言精美,以词的手法写曲,抒情、写景及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生动,真切感人,流动着优雅的韵律之美。
这段唱词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它紧紧贴合主人公情绪的当前状态和发展走向进行布景。“姹紫嫣红开遍”,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然而,主人公并非只是流连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第一眼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设的虚景,她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走向——“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春色如许”开启了主人公的视野,使之充满了诧异和惊喜,接踵而来的对匆匆春将归去的联想则轰的一声震响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满了惊惧和无奈。
女主人公心花初放紧接着又上眉头的景象,包蕴的是无奈的情绪——“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在这里意识到生命的困境,换个角度看待这些唏嘘,则里面并不仅仅残存着纯粹的悲观意绪,主人公情绪跌入低谷之后,仍念念不忘“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读者不难从中窥探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期待,为下一段奇遇柳梦梅,为情而死的故事找到心理依据。
在这段唱词中,从喜乐到苦痛的情绪流变紧紧扣咬着从浓艳的实景向残败的虚景的转变,读者很难剖判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的严格界限,只因在此处,景现而情发,情入而景犹存。
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在《红楼梦》中,即有林黛玉读这首曲,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处境,无限感伤的情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怎奈情伤
2010-09-03 · TA获得超过91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6万
展开全部
语出元曲牡丹亭,女主角当时被禁所深闺,青春年华,不禁思春却又没有对象。当日因婢女引诱,进入花园游览,看到大好春光,此般感叹。有春光无限却无人知晓无人赏之意,有几分暗喻自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