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的读音
艾蒿的读音是ài hāo。
艾蒿,即艾叶,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主根明显,略粗长,侧根多,地下根状茎横卧;茎单生或少数,植株有浓烈香气;叶被有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头状花序椭圆形,无梗或近无梗。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艾的自然分布广泛,遍及中国各地,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等地。其大多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艾在野外有很多同属的植物,并且长得相似,人们常常会弄混淆艾、南艾蒿、野艾蒿、中亚苦蒿,于是也将其统称为“艾蒿”。
名称由来
《诗·采葛》传:“艾所以疗疾。”《孟子》:“求三年之艾也。”艾可内服外灸,很早就广泛用于治病。故《别录》谓之“医草”,《埤雅》又有“灸草”。艾之为名,取于治病。艾,从艹,薞声,通薞。《诗》毛传:“艾,治也”。《释名疏证补》:“艾,又也;又,治也。”
艾与薞古音相同,均属疑纽月部。陆佃《埤雅》云:“《博物志》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艾曰冰台,其以此乎?”郝懿行《尔雅义疏》谓《埤雅》“妄生异说。不知冰古凝字,艾从薞声,台古读如题,是冰台即艾之合声。”
又艾有久义,《诗·小雅·庭灯》:“夜未艾”。毛传:“艾,久也。”是艾字亦训久,以艾治病,“久而弥善”,故灸病之草名“艾”。《纲目》:“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日下重之,谓之蕲艾。”茎叶类蒿,故名艾蒿。干后色黄,而名黄草。五月艾者,乃由采收时月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