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候,做事本身是不累的,如何平衡心态才最累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7-02-16
展开全部
慢能力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高速发展的中国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作为中国人,应该回到中国的传统认识上,去知足常乐、悠闲生活、慢慢思考。生命本身需要慢慢去品味。

“慢”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能力--慢慢运动、慢慢吃、慢慢读、慢慢思考……所有这些“慢生活”与个人资产的多少并没有太大关系,只需要有平静与从容的心态。当盲目的大多数人被不断加码的“快”要求并催眠的时候,少数清醒者有快乐生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了明确的方向感、超然的定力、聪明的游刃有余的能力。正如“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1]

“慢生活”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努力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慢生活”的价值理念可以并也应贯彻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若不能实现“慢生活”,却可以实现慢节奏、慢速度、慢心态。在这“三慢”中,最重要的是“慢心态”,只要记住人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时空中做一件事情;着急是于事无补的这两点,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就不会被时间“捉住”,成为时间的奴隶。

慢能力 - 具备条件
中国的情况特殊一些,20年经历了欧美年发生的事情,现在西欧的生活不见得快,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发展正处在较为稳定的阶段。而中国尚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和条件,还需要我们这代年轻人艰苦奋斗。

另一方面,具体到生活,生活压力大是白领们认为慢生活仅是想往的原因。“如果你已经真的不用为以后的生计发愁了,比如两个人有了比较足够的积蓄,或者生活非常稳定,那当然可以慢生活。”[1]

慢能力 - 实现难点
中国人丧失慢的能力
新周刊期封面:急之国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没有时间感的中国人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国人为丧失了慢的能力: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

可以快,就决不能慢。有了比较,加上重复、单调、复杂、呆板、逼仄、拖延、消耗、超出理解范围、失控和不公平等经常性的情境,中国人急不可耐,又因欲求未满而耐心等待,焦躁不安又心安理得。

中国人的时间观,自近代以降历经三次提速,已经停不下来了。人们需要的是时刻看着钟表,计划自己的人生:一步到位、名利双收、嫁入豪门、一夜暴富、35岁退休。

科技就是不耐烦

人们发明东西,显然是为了更方便,是为了解决烦躁。比如,再也不用抄写文件份了,因为有了复印机。但是,高科技复印机的操作已经复杂到了办公室里没几个人能搞得懂的程度了。于是人们专门指定一个人来学习这门技术,可是他不在的时候,其他的人就完全抓狂了。甚至这个专门人才也抓狂了,他疯狂地打了一通把复印机的人痛骂一通,最后另外一些专门人才上门来帮我们把墨盒换掉,把挤成折扇一样的纸拉出来。这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伟大之处。人们发明了很多东西来试图解决烦躁症,但实际上却只是发明了另外一些烦躁症。

不耐烦是社会心态
生活越现代化,烦躁情绪就越重。不普及的时候,没人介意几个月收一封信。但随身的时代,几十分钟内不回的人就会被讽为没有机德。只有公交车坐的年代,等上半小时也不以为奇。如今打的,随时都要提醒司机抄近道、超车。以前人们用线拨上网,56K的网速,很慢,可是并没有人觉得烦躁,因为条件如此、大家如此。上发帖,有的标题就是“大图杀猫”、“小猫慎入”,提醒网友注意网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如今,带宽以M来衡量,数十M已不稀奇,但网页打开稍有迟疑,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点刷新键,有时候恨不得砸电脑。这是时代加重的烦躁症,既然可以快,就决不能慢。有了比较,就有了烦躁。

希望能够解决你的疑问,☆⌒_⌒☆……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