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有哪些特点?其中最令渔人羡慕的是哪一种景象?第一段中的“忘路之远近”这一句和“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有哪些特点?其中最令渔人羡慕的是哪一种景象?
第一段中的“忘路之远近”这一句和“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展开
第一段中的“忘路之远近”这一句和“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展开
2个回答
2010-09-04
展开全部
字词详解
编辑本段考点
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 2.重要虚词 乃(1)见渔人,乃大惊 于是 就 (2)乃不知有汉 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对 其(1)欲穷其林 这 (2)其中往来种作 代词 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自己的 (4)得其船 自己的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代渔人 3.一义多词 (1)缘、扶: 沿着 (2)要、延: 邀请 (3)悉 、咸 、皆: 都 (4)具: 详细地 5.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6.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看) 得:①便得一山(出现) ②得其船(找到) 闻: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7.多词一意 文中出现了三对词都是一个意思,这种词类叫做多词一义。有:"便要还家",“要”(通假字)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都是"邀请"的意思;"缘溪行”,“缘”与“便扶向路”,“扶”都是“沿着”的意思;“悉如外人”,“悉”和“咸来问讯”,“咸”,还有“皆出酒食”,“皆”都是“都”的意思。"不足为外人道也",“道”与“此中人语云”,“语”都是“说”的意思 8.同义词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叹惋 3)咸:咸来问讯 4)并:并怡然自乐 5) 具:具答之 沿------1)缘:缘溪行 2)扶:便扶向路 邀请—1)要:便要还家 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 9.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画《桃花源记》和相关话剧《暗恋桃花源》。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编辑本段文章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东晋汉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十三岁母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合污,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之一。陶渊明的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关于本文的对联】 1.优美富饶安定和平 生灵涂炭战乱频繁 2.忧民生痛苦 盼百姓安乐 【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同时也为渔人出而复寻,“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 ①表明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 ②说明有很多人向往着桃花源。 【内容评析】 1.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美景 第二段:总写渔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社会风尚 第三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里做客以及辞去的经过 第四段: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得 第五段:写桃花源无法找到 2.作者的愿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 3.中心思想:表达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是理想社会的原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各尽所能的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 【渔人行踪】 发现桃花源----小住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本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本篇一个特点。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文章主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1.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概括起来说,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诗和记,二者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关于层层设疑的写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不少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郭璞的《游仙诗》等,多是假托游仙抒发作者的不平感和对现实的不满。《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唐王维《桃源行》中就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想像来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例如: 1.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 过去的诗人对此就有不同解释。唐代诗人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桃源行》)按这种说法,渔人这天并非出来打渔,而是为了欣赏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觉间来到桃花林的。南宋诗人谢枋得的看法与此不同,他写道:“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这是说,渔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缤纷”,自然有不少花儿落在水面,随流而下,渔人是在看到这些花瓣后,逆流而上到达桃花林的。这两种说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却也无妨以此引起学生的想像。 2.渔人何以敢入洞? 渔人见桃林面积之广(“夹岸数百步”),又是纯一色的桃树(“中无杂树”),为人间所罕有,已有“寻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尽头,发现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以为这是“天外有天”的标志,便决意去追寻光源,满心希望能由此而直达仙境。 3.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村人为“避秦时乱”而来此,至晋太元中已将近六百年。文中没有提到渔人所说的具体内容,但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为培养学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不宜过多,更不宜琐碎,要给学生留出自己发挥想像的余地,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对安宁详和的美好生活向往即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客观的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中考考点)
可以说武陵渔人的原型是陶渊明自己。(这点是陶的惯用写作手段,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就是写他自己)陶渊明为什么要到奉家山来呢?陶渊明祖籍邵阳,家族庞大,在邵阳、溆浦一带的亲友不少,陶渊明肯定听到过关于莫徭的传说。所以,陶渊明与刘子骥结伴而探险奉家山区是极有可能的。叙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这种安定生活的追求,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表达了对美满生活和社会安定的强烈愿望。但这只是一种愿望,在当时的社会不能实现
编辑本段考点
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 2.重要虚词 乃(1)见渔人,乃大惊 于是 就 (2)乃不知有汉 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对 其(1)欲穷其林 这 (2)其中往来种作 代词 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自己的 (4)得其船 自己的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代渔人 3.一义多词 (1)缘、扶: 沿着 (2)要、延: 邀请 (3)悉 、咸 、皆: 都 (4)具: 详细地 5.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6.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看) 得:①便得一山(出现) ②得其船(找到) 闻: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7.多词一意 文中出现了三对词都是一个意思,这种词类叫做多词一义。有:"便要还家",“要”(通假字)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都是"邀请"的意思;"缘溪行”,“缘”与“便扶向路”,“扶”都是“沿着”的意思;“悉如外人”,“悉”和“咸来问讯”,“咸”,还有“皆出酒食”,“皆”都是“都”的意思。"不足为外人道也",“道”与“此中人语云”,“语”都是“说”的意思 8.同义词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叹惋 3)咸:咸来问讯 4)并:并怡然自乐 5) 具:具答之 沿------1)缘:缘溪行 2)扶:便扶向路 邀请—1)要:便要还家 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 9.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画《桃花源记》和相关话剧《暗恋桃花源》。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编辑本段文章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东晋汉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十三岁母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合污,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之一。陶渊明的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关于本文的对联】 1.优美富饶安定和平 生灵涂炭战乱频繁 2.忧民生痛苦 盼百姓安乐 【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同时也为渔人出而复寻,“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 ①表明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 ②说明有很多人向往着桃花源。 【内容评析】 1.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美景 第二段:总写渔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社会风尚 第三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里做客以及辞去的经过 第四段: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得 第五段:写桃花源无法找到 2.作者的愿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 3.中心思想:表达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是理想社会的原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各尽所能的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 【渔人行踪】 发现桃花源----小住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本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本篇一个特点。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文章主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1.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概括起来说,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诗和记,二者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关于层层设疑的写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不少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郭璞的《游仙诗》等,多是假托游仙抒发作者的不平感和对现实的不满。《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唐王维《桃源行》中就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想像来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例如: 1.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 过去的诗人对此就有不同解释。唐代诗人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桃源行》)按这种说法,渔人这天并非出来打渔,而是为了欣赏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觉间来到桃花林的。南宋诗人谢枋得的看法与此不同,他写道:“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这是说,渔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缤纷”,自然有不少花儿落在水面,随流而下,渔人是在看到这些花瓣后,逆流而上到达桃花林的。这两种说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却也无妨以此引起学生的想像。 2.渔人何以敢入洞? 渔人见桃林面积之广(“夹岸数百步”),又是纯一色的桃树(“中无杂树”),为人间所罕有,已有“寻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尽头,发现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以为这是“天外有天”的标志,便决意去追寻光源,满心希望能由此而直达仙境。 3.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村人为“避秦时乱”而来此,至晋太元中已将近六百年。文中没有提到渔人所说的具体内容,但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为培养学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不宜过多,更不宜琐碎,要给学生留出自己发挥想像的余地,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对安宁详和的美好生活向往即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客观的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中考考点)
可以说武陵渔人的原型是陶渊明自己。(这点是陶的惯用写作手段,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就是写他自己)陶渊明为什么要到奉家山来呢?陶渊明祖籍邵阳,家族庞大,在邵阳、溆浦一带的亲友不少,陶渊明肯定听到过关于莫徭的传说。所以,陶渊明与刘子骥结伴而探险奉家山区是极有可能的。叙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这种安定生活的追求,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表达了对美满生活和社会安定的强烈愿望。但这只是一种愿望,在当时的社会不能实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的特点:土地平旷,屋舍陶渊明像(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最令渔人羡慕的是: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不能删掉,为下面第二次去没有找到埋下伏笔,也表现出渔人是偶然寻到的
最令渔人羡慕的是: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不能删掉,为下面第二次去没有找到埋下伏笔,也表现出渔人是偶然寻到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