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服文化的知识
10个回答
展开全部
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
它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兴盛于明朝,经手绘纹饰、裁剪、缝制、熨烫等工艺,集独特的染、织、绣于一身,以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为主要特征,是“华夏文明”“礼仪之邦”在服饰上的投射,呈现出中国风和东方美学。
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汉民族服装。虽历经变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始终未变。
扩展资料
汉服文化的现状
随着传统文化回归潮渐盛,汉服婚礼、汉服开笔礼、汉服祭祀大典等形式多样的汉服“秀”在中国内地频频上演。“汉服”热折射出民众对文化传统关注度的提高,但无论是羽扇纶巾、峨冠博带的“穿越”体验,抑或是对传统文化的唤醒,文化传承中“形”与“质”之争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汉服早已从小众青年群体的文化表达符号逐步走入大众的审美视野。在审美变化的背后,回避不开的是蕴含在汉服中绵延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推动青年群体走向潮流前沿。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汉服风韵惊艳潮流 传统文化得到青年认可与挖掘
展开全部
汉服,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华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那么,在这其中,汉服有哪些属于它的文化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汉服文化知识
汉服中交领既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既人道,既方与正;而袖子,其实都是圆袂,既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所以,领是交领(从一开始的方形的矩领演化过来)右衽;袖是圆袂收祛,都是像一种图腾一样体现了文化的。
汉服中最典型的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
深衣
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所谓“汉人”的名字形成,直接与汉朝有关。正如胡人传统服饰被叫做“胡服”,汉人传统服饰被称之为“汉服”。所以,后来"汉服"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即汉族传统服饰。在漫长的历史中"汉服"逐渐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在唐代樊绰的书中就明确的称大唐的服饰为"汉服".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执政者也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服饰,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
汉服的历史发展知识
一些古籍的观点认为,汉族(及其先民)已有独特的服装体系了。例如,《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在未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商时期。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古时上下通行之衣为深衣,代表时代特征的服装亦为深衣,深衣实可为古服之特征。言古服者,应先及之。何谓深衣,《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总之,深衣之制,实为古衣之首,深衣之领袖群衣,不独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时间上,流行最久。与深衣同时出现的还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长裤和靴组成,衣身紧窄,便于游牧和射猎。赵武灵王为强化本国军队,在中原地区首先采取胡服作为戎装。由此,穿着胡服一时相沿成风。
秦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各项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汉代秦之初,大体沿袭了秦制。至东汉明帝,参照三代和秦的服饰制度,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分等级主要标志的汉代冠服制度。服饰在整体上呈现凝重、典雅的风格。秦汉时期的男子,主要穿着的是一种宽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为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类,除了祭祀和朝会以外,其他场合均可穿着。汉代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实行配绶制度。汉代女子一般都将头发向后梳掠,绾成一个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胜举。此外贵族女子头上还插步摇、花钗作装饰。奴婢则多用巾裹头。汉代女子的礼服是深衣,与战国时不同。还有穿襦裙和裤的。汉代对鞋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影响,由魏晋的仍循秦汉旧制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渐趋融合。这一时期的服饰主要以自然洒脱、清秀空疏为特点。用巾帛包头,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首服。较为流行的是一种在小冠上加笼巾的“笼冠”。这个时期的汉族男子的服装主要是袖口宽大、不收衣祛约束的衫。汉族女子的发饰也颇具特点,主要是假髻的风行。汉族女子的服装,初承秦汉旧制,后有所变化。衣衫多为对襟,下着长裙、腰束帛带。
唐代服饰承上启下,法服和常服同时并行。法服是传统的礼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称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场合所着服饰,包括圆领袍衫、幞头、革带、长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多着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复。还有在髻鬓上插金钗、犀牛梳篦的,贵族女子面部化妆成鹅黄、花钿、妆靥等。唐代女服主要为裙、衫、帔。
宋代服饰大体上沿袭了隋唐旧制。但由于宋朝长年处于内忧外患交并之中,加上程朱理学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唐代的软脚幞头这时已经演变为了内衬木骨、外罩漆纱的幞头帽子。皇帝和达官显宦戴展脚幞头,公差、仆役等戴无脚幞头,儒生戴头巾。宋代男子服装仍以圆领跑为主,官员除祭祀朝会以外都穿袍衫,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等级。宋代女子的发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为贵,簪插花朵已成风习。宋代的女裙较唐代窄,而且有细褶;衫多为对襟,覆在裙外。
清入关之后,正式颁布剃发令的时间为顺治二年农历六月十五日(1645年7月8日),剃发令的正式颁布意味着清撕下了不强迫剃发的假面具,彻底强硬的执行起剃发令来,至此展开了江阴等其他各地人民反剃发的斗争。死亡人数无法统计。清使汉族人的服装面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将延续了三千年的汉民族冠冕衣裳送进了坟墓。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十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去头发,改梳发辫,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当时由于穿汉人衣裳而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
汉族对清政府的命令极力抵制,反抗活动此起彼伏。长期的抵制斗争使清政府也考虑做些让步,以稳定局势。于是提出所谓“十从十不从”,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以及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这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保留了一些汉服中的特点,但总体而言汉服仍在清朝统治者武力血腥 镇压与屠杀下逐渐消亡了。
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证服制、推广汉服,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并称之为汉服运动。
现代汉服
现代汉服是指立志于复兴华夏文明的志愿者,尊崇古代汉族人一脉相承的服饰特征,传承汉服数千年文化基因,从而复原的汉族传统服饰。现代汉服须遵循的主要原则:第一,现代汉服必须具有鲜明的汉民族特色。第二,现代汉服必须是具有数千年来华夏(汉)民族一脉相承的服饰基因。第三,现代汉服要有严谨的着装规范意识,体现汉族人礼义廉耻的文化要求。
现代汉服的基本定位:汉服是汉民族礼服。
现代汉服的实用要求:现代汉服一般实用于祭祀祭典、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庆典、冠礼笄礼(成人礼)、传统文体竟赛项目等。
现代汉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济南府学文庙春季祭孔大典中着汉服的参礼者
第一,现代汉服要注意不要把凡是古代汉人穿的一切服饰都拿来用于现代,不要古人怎么穿现代汉服就一定要怎么穿。特别要注意古代汉人流行的时装或特定的时代装饰不要强行用于现代。如唐翻领胡服、内衣内裤等。
第二,古代汉族人具有封建官职等级的服装,如:军服、官服,帝王服等等特征的服装等不宜用于现代汉服。
第三,汉服历经数千年,汉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自然会具有许多朝代特点,现代汉服不宜带有朝代印记。数千年的汉服历程里汉服有一脉相承不变的元素。提倡运用交领右衽的深衣和襦裙作为现代汉服的传承款式。
第四,汉服作为汉族人自古以来的民族服饰,具有其实用性,但需
汉服祭礼(江阴抗清三公祭)
要注意不同场合汉服的穿着。例如,在正式活动中以穿深衣为宜,日常生活中以穿着裋褐、襦裙等常服为宜。
现代汉服现状:汉服产业发展迅猛,汉服商家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出了不同款式、质量、价位的汉服以及相关配饰。在汉服复兴的过程中,对于民族服饰不同层次的质量要求、款式选择都是处于完善状态的。
(1)每个人喜欢的款式不一样是对的,但因为对汉服认识的加深以及生活上的需要,同袍们对汉服的认识会经历一个从单纯由“华丽、好看、吸引眼球”到“适应日常生活、环境气候”等的思想上的转变。
(2)汉服款式资料来源:综合现有文物与史籍记载。礼服款式相对稳定,常服款式选择较为多样化。
(3)汉服运动是由民间自发发起的,拥有其独特的活力,而现有汉服的款式也是为复兴的主体——普通同袍所自发选择的,也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汉服文化知识
汉服中交领既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既人道,既方与正;而袖子,其实都是圆袂,既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所以,领是交领(从一开始的方形的矩领演化过来)右衽;袖是圆袂收祛,都是像一种图腾一样体现了文化的。
汉服中最典型的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
深衣
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所谓“汉人”的名字形成,直接与汉朝有关。正如胡人传统服饰被叫做“胡服”,汉人传统服饰被称之为“汉服”。所以,后来"汉服"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即汉族传统服饰。在漫长的历史中"汉服"逐渐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在唐代樊绰的书中就明确的称大唐的服饰为"汉服".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执政者也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服饰,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
汉服的历史发展知识
一些古籍的观点认为,汉族(及其先民)已有独特的服装体系了。例如,《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在未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商时期。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古时上下通行之衣为深衣,代表时代特征的服装亦为深衣,深衣实可为古服之特征。言古服者,应先及之。何谓深衣,《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总之,深衣之制,实为古衣之首,深衣之领袖群衣,不独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时间上,流行最久。与深衣同时出现的还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长裤和靴组成,衣身紧窄,便于游牧和射猎。赵武灵王为强化本国军队,在中原地区首先采取胡服作为戎装。由此,穿着胡服一时相沿成风。
秦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各项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汉代秦之初,大体沿袭了秦制。至东汉明帝,参照三代和秦的服饰制度,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分等级主要标志的汉代冠服制度。服饰在整体上呈现凝重、典雅的风格。秦汉时期的男子,主要穿着的是一种宽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为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类,除了祭祀和朝会以外,其他场合均可穿着。汉代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实行配绶制度。汉代女子一般都将头发向后梳掠,绾成一个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胜举。此外贵族女子头上还插步摇、花钗作装饰。奴婢则多用巾裹头。汉代女子的礼服是深衣,与战国时不同。还有穿襦裙和裤的。汉代对鞋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影响,由魏晋的仍循秦汉旧制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渐趋融合。这一时期的服饰主要以自然洒脱、清秀空疏为特点。用巾帛包头,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首服。较为流行的是一种在小冠上加笼巾的“笼冠”。这个时期的汉族男子的服装主要是袖口宽大、不收衣祛约束的衫。汉族女子的发饰也颇具特点,主要是假髻的风行。汉族女子的服装,初承秦汉旧制,后有所变化。衣衫多为对襟,下着长裙、腰束帛带。
唐代服饰承上启下,法服和常服同时并行。法服是传统的礼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称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场合所着服饰,包括圆领袍衫、幞头、革带、长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多着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复。还有在髻鬓上插金钗、犀牛梳篦的,贵族女子面部化妆成鹅黄、花钿、妆靥等。唐代女服主要为裙、衫、帔。
宋代服饰大体上沿袭了隋唐旧制。但由于宋朝长年处于内忧外患交并之中,加上程朱理学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唐代的软脚幞头这时已经演变为了内衬木骨、外罩漆纱的幞头帽子。皇帝和达官显宦戴展脚幞头,公差、仆役等戴无脚幞头,儒生戴头巾。宋代男子服装仍以圆领跑为主,官员除祭祀朝会以外都穿袍衫,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等级。宋代女子的发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为贵,簪插花朵已成风习。宋代的女裙较唐代窄,而且有细褶;衫多为对襟,覆在裙外。
清入关之后,正式颁布剃发令的时间为顺治二年农历六月十五日(1645年7月8日),剃发令的正式颁布意味着清撕下了不强迫剃发的假面具,彻底强硬的执行起剃发令来,至此展开了江阴等其他各地人民反剃发的斗争。死亡人数无法统计。清使汉族人的服装面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将延续了三千年的汉民族冠冕衣裳送进了坟墓。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十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去头发,改梳发辫,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当时由于穿汉人衣裳而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
汉族对清政府的命令极力抵制,反抗活动此起彼伏。长期的抵制斗争使清政府也考虑做些让步,以稳定局势。于是提出所谓“十从十不从”,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以及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这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保留了一些汉服中的特点,但总体而言汉服仍在清朝统治者武力血腥 镇压与屠杀下逐渐消亡了。
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证服制、推广汉服,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并称之为汉服运动。
现代汉服
现代汉服是指立志于复兴华夏文明的志愿者,尊崇古代汉族人一脉相承的服饰特征,传承汉服数千年文化基因,从而复原的汉族传统服饰。现代汉服须遵循的主要原则:第一,现代汉服必须具有鲜明的汉民族特色。第二,现代汉服必须是具有数千年来华夏(汉)民族一脉相承的服饰基因。第三,现代汉服要有严谨的着装规范意识,体现汉族人礼义廉耻的文化要求。
现代汉服的基本定位:汉服是汉民族礼服。
现代汉服的实用要求:现代汉服一般实用于祭祀祭典、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庆典、冠礼笄礼(成人礼)、传统文体竟赛项目等。
现代汉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济南府学文庙春季祭孔大典中着汉服的参礼者
第一,现代汉服要注意不要把凡是古代汉人穿的一切服饰都拿来用于现代,不要古人怎么穿现代汉服就一定要怎么穿。特别要注意古代汉人流行的时装或特定的时代装饰不要强行用于现代。如唐翻领胡服、内衣内裤等。
第二,古代汉族人具有封建官职等级的服装,如:军服、官服,帝王服等等特征的服装等不宜用于现代汉服。
第三,汉服历经数千年,汉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自然会具有许多朝代特点,现代汉服不宜带有朝代印记。数千年的汉服历程里汉服有一脉相承不变的元素。提倡运用交领右衽的深衣和襦裙作为现代汉服的传承款式。
第四,汉服作为汉族人自古以来的民族服饰,具有其实用性,但需
汉服祭礼(江阴抗清三公祭)
要注意不同场合汉服的穿着。例如,在正式活动中以穿深衣为宜,日常生活中以穿着裋褐、襦裙等常服为宜。
现代汉服现状:汉服产业发展迅猛,汉服商家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出了不同款式、质量、价位的汉服以及相关配饰。在汉服复兴的过程中,对于民族服饰不同层次的质量要求、款式选择都是处于完善状态的。
(1)每个人喜欢的款式不一样是对的,但因为对汉服认识的加深以及生活上的需要,同袍们对汉服的认识会经历一个从单纯由“华丽、好看、吸引眼球”到“适应日常生活、环境气候”等的思想上的转变。
(2)汉服款式资料来源:综合现有文物与史籍记载。礼服款式相对稳定,常服款式选择较为多样化。
(3)汉服运动是由民间自发发起的,拥有其独特的活力,而现有汉服的款式也是为复兴的主体——普通同袍所自发选择的,也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楼上说的甚是,楼主应该自己多多查查这方面的资料以及多上上关于汉服的论坛,比如汉服吧、汉族网、汉网之类的,而且基本上每个大中型城市都有自己的汉服民间复兴团体,你可以去你城市的汉服团体网站,多多参加活动或者在QQ群里面多多说说话,就会了解很多,增长很多教科书所不能告诉你的知识。而且多参加当地的汉服活动,也能够陶冶情操,广识志同道合的好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汉服发展悠悠4000余载,上启炎黄,下至明末,谨承周礼,延续道统,是世界少有的传承时间最长的民族服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汉服在中式传统婚礼中,女方的嫁衣,被称为,凤披霞帔,这种传统始于明朝,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下的一道懿旨而产生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