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习惯及生活习惯
2017-07-07
展开全部
一、教师身教,重于言教。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青少年儿童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成长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师。在学生们心目中,教师是最可依懒的人,最应服从的人,教师的示范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是无声的命令。因此,教师应当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自己首先做到,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应成为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 当教育出现困难时,请先做一下自我检查。有一天黄昏,一师路过一家超,一看里面的蔬菜瓜果色泽鲜艳,我就不住去摸了摸,捏一捏,看看是不是真的。这个时一个人说,先生,我们有一个习惯,东西要用眼睛挑,不要用手挑东西。我也是40多岁的人了,自认为还是一个挺文明的人,坦率地说,第一次听说要用眼睛挑东西。这就是习惯。当然也有朋友说了,现在中国有些货物的质量有问题,不挑怎么放心呢?确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原因,但是你可以看到人家有很多文明的行为,我们本身没有。我们不是天然就具有给孩子做表率的能力,随地吐痰,谁吐得最多?绝对是大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讲卫生的习惯可能比大人好。所以说我们需要反思,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首先要从我们成年教师做起。请思考一下:当孩子向我们问好的时候,我们回应了吗?当孩子帮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表示感谢了吗?因为我们的错而伤害了孩子,我们道歉了吗?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我们是否做到了? 因此,教师们的言行应充分体现其教育性: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文明优美,能微笑着面对那些有思想缺陷或学习差的同学。在与学生交往时应以礼待人,多用"谢谢"、"不用谢"、"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让学生始终受到文明语言的熏陶、感染,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书写工整规范,操作轻拿轻放,并以其积极的生活态度,崇高的精神境界,坚韧的意志品格,启迪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然,抓紧常规教育,重视言语教育也是必要的。 二、持之以恒,滴水穿石。 习惯培养的重要法则之一是,人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需要训练的。一个好的行为不是自然而然形成,而是一定要训练,而且要持之以恒。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这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根据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需要30天至40天,总之是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在《少年儿童研究》上登了一篇文章,是深圳一个老师写的。这个老师很会教育孩子,很有责任心。她发现班里有一个10岁的男孩子老是不好好写作业,上课也不认真,非常贪玩,不用心上课。这个孩子如果下去就会养成不良习惯,老师说:以后每天放了学,你就到我这儿来写作业,好不好?孩子说好!坚持了几天,孩子表现不错。但是有一天老师开会,回来晚了,回到办公室一看,没人了,孩子早走了,又去玩去了。第二天老师很懊丧,找到这个同学,怎么了,昨天你哪儿去了?孩子说,老师,昨天我去的时候,你不在办公室里。我想你可能有事,我就回家了。第二次,这个老师回到办公室又没有见到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又玩去了。这次孩子编了个理由,他说老师,我看了一眼你还是不在,我就又走了!老师知道:这孩子的病又犯了,贪玩的欲望又强烈了,找个理由就往外跑。老师知道这样不行,这天晚上老师给这个孩子的妈妈打,说这样吧,现在你就把孩子给我送来,让他把今天的课补上。孩子太出乎意料了,老师这么认真啊!结果孩子拿着书包到学校里来,老师还在备课,陪着他写作业。这个孩子知道了老师这么认真,我回家了还要把我叫来,以后只好坚持,老师也尽量地和他一起学习。经过了大概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个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 一个朋友的女儿,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老师都喜欢她,为什么?这个女孩非常有礼貌,善解人意。谁给她们家打,凡是这个女孩接,打的人常常感叹:“你女儿怎么这么可爱呢?我们好像在里都看到了你女儿的微笑。”你说一个就能感受到这个女孩的可爱,为什么呢?这个女孩一拿,首先说您好,这里是谁谁的家,请问您找谁。如果她妈妈不在家,她会说,很抱歉我妈妈现在不在,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转告给她吗?需不需要我记下您的。而且来的人如果不挂,她不会先挂掉,总是让客人先挂掉她才挂。所以打的人都很感动,觉得这孩子太可爱了。为什么有这么好的习惯呢?这就是她妈妈培养的结果。她曾经给孩子说,凡是给咱们家来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客人,对朋友和客人要热情要愉快,要有礼貌。孩子一听有道理,所以接的时候,都是带着愉快的心情接,那声音就不一样了。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的时候就忘了,有的时候就心情不好,脸色也不对,妈妈就站在一旁打手势,提醒她,给她示意。孩子就想到了,就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就养成了习惯。 三、点滴渗透,小事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学习用品摆放,坐立姿势端正,作业书写规范,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路队有序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的。提倡从一点一滴抓起,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逐渐使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如抓服从教育,就要认真处理每一件不服从教育的违纪事件;抓认真学习,就要严肃处理每一个不交作业的人等等。为了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和德育小组成员腿勤、眼勤、嘴勤、手勤,全天跟班。为了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要挤出一切时间多进班、多接触、多观察、多指导、多交流、多参与学生活动,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同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四、校园文化,载体平台。 这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创设自我教育载体的阵地和园地。良好的学校环境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良好的育人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让学生参与美化校园活动,办好文化长郎、悬挂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开辟学习园地,开放图书室,美化校园环境,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使美好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五、分层要求,各有侧重。 如低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语言,懂得要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等;中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主动为需要获得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地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初步感知“善”的快乐等;高年级重在培养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感恩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开拓背景,行为实践。 我们认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家庭范围内,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他们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促进文明行为的内化。为此,学校将养成教育向社会延伸,以组建社区服务中队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走向敬老院,走向街道,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学生在走向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进一步提高文明行为程度。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成为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都较强的队员。 七、正确鼓励,激励进取。 如树立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开展文明天使、进步学生等的评比活动和学生德育评价活动,规范学生行为,起到以点带面,整体联动的作用,也能使班级很快形成良好的局面。 一位教育家说:“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人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称赞、表扬、奖励,而不喜欢批评、禁止、和消极的阻挠,因此,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诱导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班级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以前上课时,我经常提醒学生坐坐好,认真听,多动脑。开始一段时间,这些提醒会引起学生注意,但多次以后感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于是我就采用表扬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凡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得端正的同学,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只要我说“某某同学坐得真神气!某某同学神速!某某同学字写的真漂亮!……”当回答问题精彩时我会不由自主地以掌声给予赞赏,学生举手积极时我也会适时给予小礼物给予奖赏或夸奖他:“你真会动脑筋!你真棒!……”这些语言,在肯定某一些学生的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受到鼓动,在课堂上更加遵守纪律,积极思考,从而课堂效率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 总之,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常抓不懈,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全部
首先是要知道什么是对错是非
然后就是每次做错了即使不能马上改 但在意识里面一定要知道这是错的 并想到怎么做
还有就是多看书 看有意义的电影电视 (少看综艺)
还有要多思考不要别人说两句就改变
然后就是每次做错了即使不能马上改 但在意识里面一定要知道这是错的 并想到怎么做
还有就是多看书 看有意义的电影电视 (少看综艺)
还有要多思考不要别人说两句就改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和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好的人在一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