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怎么样
同学在这里上大学所以我也了解过一些,贵州医科大学,它的特色专业基本上就是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学等等,总之肯定是跟医学方面脱离不开的。据我同学说,那里的宿舍特别棒,是可以和
很多贵州其它学校炫耀的存在,因为24小时,不断水不断电,当然了,网就更不能断了。上床下桌更是标准配置。
当然了,那里的环境也特别的优美,还有薰衣草呢。看到薰衣草开的时候,一片紫色的海洋肯定特别漂亮,羡慕得我有点儿想去那里看看了。
当然那里的伙食非常的爽,因为很多都是辣的食物,口味重的人可以去尝试一下,但是那些比较喜欢吃清淡点儿的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去适应了。
至于就业,如果你读了那里最好的专业,在接下来的十年,真的,有认真学习,可能毕业之后,不是你求着去和人家签,而是别人求着你吧。
贵州医科大学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北京路校区,在市区,环境差点,住宿条件差点,但是交通方便,学习氛围一般,有爱读书的天天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奔走的学霸,也有天天到处晃荡的学渣,其实这种情况所有学校都有,只不过肯定是名校学霸多点学习气氛浓点。
新校区在花溪校区,比较偏,但是学校大点,建筑新点住宿条件好点,但是到了大二大三,基本就要搬到老校区。学校宿舍分为六人间跟四人间,一二三九号宿舍楼为六人间,四五六七八为四人间,全都是上床下桌,没有独卫,每层楼有洗漱室跟卫生间,卫生还可以。
学校食堂饭菜便宜,并且量大,不过口味可能不太适合一些外省的同学,很多外省同学,到了贵医大需要很久才能适应这里的伙食,老校区比较好外面有小吃街,但是新校区外面的小吃街种类不多,而且也不怎么好吃。
再说回到学习,学校的图书馆是比较受欢迎的,因此图书馆时常的爆满,有时可能会找不到座位,好学的同学还是有的,如果去不了更好的学校,其实来贵医大还是很不错的选择,至少老师负责,本地人需要,地位还挺高。
关于贵州大学我想说的话如下:
1、贵州大学位于贵州的省会城市贵阳,贵阳这个地方对于夏天来说确实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但是冬天冷啊,很冷的,不过有暖气的,对于这个避暑胜地有好也有坏吧。
2、贵州医科大学目前只有两个校区,分别是位于贵阳市思雅路的南校区和位于贵阳市北京路9号的北校区。
3、如果你想就读贵州也可大学的话,尽量选择临床专业比价好,还有就是口腔医学、辅助医学、药学之类,为啥选择这个呢,因为方便就业,水平虽然相对全国来说一般,不过也够用了。
4、我了解到的学校宿色学是八人间的,分3种,300,650,800,300是水泥地,没有卫生间,650是有卫生间,水泥地,800是有卫生间,瓷砖地。寝室大约20平米,上下铺,四人一张桌子,一人一个柜子,东西别带太多,桌子和柜子都很小的。
5、学校食堂我觉得还不错吧,整个大学城菜价最低了
对于食堂的饭菜,我还是,呵呵。如果平时没事的话,可以去美食城改善一下伙食,顺便逛逛街什么的。学校宿舍的话就是四人间,有独卫可以洗澡,上床下桌,不过有一个真的是让人想吐槽,那就是没空调没暖气,我可不觉得这里四季如春啥也不需要,该冷的时候也冷啊。
2018-11-10
贵州医科大学,简称贵医,始建于1938年,原名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隶属于教育部的全国九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1950年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更名为贵阳医学院。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之一,贵州省属重点高等院校,贵州省唯一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5年正式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截至2015年04月,学校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1800余亩,在校全日制学生14000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图书馆藏书 121万册,数字图书 4952GB。设有20个教学单位,27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社会学科、文学、工学、管理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在职职工14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50余人,正高职称220余人、副高380余人。
学生纷纷失学,流离失所。其中相当一部分流亡至战略后方西南地区,当时教育部一方面为给流亡医学生提供继续就学机会,另一方面为奠定西南地区医学教育基础,决定在贵州省贵阳市建立国立贵阳医学院。
1937年12月31日,教育部聘李宗恩、朱章赓、杨崇瑞等教授为筹备委员,并任命李宗恩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1938年1月1日筹委会在汉口建立,教育部加聘张志韩和杭立武二人为筹备委员。在汉口实际负责筹建工作的还有原武汉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汤佩松等,到贵阳后还得到原贵州省省立医院院长朱懋根的大力协助。
1947年7月,李宗恩院长调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另任朱懋根教授为国立贵阳医学院院长。此时的贵阳医学院为全国仅有的九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
国立贵阳医学院时期老照片(4张)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学校广大师生职工欢庆解放。
11月25日,市军管会文教接管部派卫生处樊茂萱为军代表、张祖良为军事联络员,接管贵阳医学院。
1950年2月3日,市军管会文教接管部命令将贵阳医学院划归文教接管部直接管理,调回樊茂萱、张祖良同志,改派安瑞琮为贵医军事联络员,同年4月14日,又改派何建明为军事联络员,另派文教接管部秘书主任陈大羽协助行政领导工作。
1950年12月24日起,取消“国立”两字,正式更名“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
文革十年,学校广大教师和医护人员,继续坚持救死护伤,防病治病,送医送药,积极开展巡回医疗。制订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举办医学专科进修班,开办金沙和织金分院。
1971年成立“贵州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随即举办肿瘤普查学习班。地方性氟中毒症、慢性微电极技术、巴拉巴拉按蚊实验室种群驯养成功3个科研成果,在1978年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医药科学大会奖及贵州省科学大会奖,寄生虫学教研组、生理学教研组荣获全国医药卫生先进集体,学校由于科研成果突出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
1978年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学校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由4个较好的学科、专业及5名学术造诣较高的教授、副教授作为导师进行招生,经初试及复试,从33名考生中择优录取8名硕士研究生,金大雄、孟庆华、李贵真、张美祥教授和刘家骝副教授为第一批硕士生导师。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医学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内科学四个学科获得硕士授予权。同年,8位毕业生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学校198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招生专业也不断扩大,从1978年至1984年,由4个学科、专业发展到15个学科、专业,指导教师从1978年的教授4人、副教授1人,增加到教授8人,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18人。先后招生的学科、专业有医学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内科学、X线诊断学、微生物学、皮肤病学等。
1985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免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的单位。
1997年又成为全国首批“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
2003年9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新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公布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全省唯一的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6年,被遴选为贵州省属重点建设高等院校之一。
2009年,时任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
受聘为名誉院长。
2009年及2011年,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分别获得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2年,学校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单位”项目,并成为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5年6月16日,贵阳医学院正式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2]
201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贵州医科大学签署备忘录,对口帮扶贵州医科大学。
2017年,该校4个学科门类获2017年贵州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