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渗透膜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1)搜索关键词:反渗透膜及与之相近似或相关关键词;2)搜索范围:标题、摘要和权利说明;3)筛选条件:简单同族申请去重、法律状态为实质审查、授权、PCT国际公布、PCT进入指定国(指定期),简单同族申请去重是按照受理局进行统计。4)统计截止日期:2021年10月9日。5)若有特殊统计口径会在图表下方备注。
1、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申请概况
(1)技术周期:处于成长期
2010-2019年,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申请人数量及专利申请量均呈现增长态势。虽然2020年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申请人数量及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但是这两大指标数量仍较多。整体来看,全球反渗透膜技术处于成长期。
注:当前技术领域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通过专利申请量与专利申请人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来分析。
(2)专利申请量及专利授权量:2020年专利数量及授权量均有所下降
2010-2019年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20年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申请数量有所下降,为5200项。
在专利授权方面,2010-2019年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授权数量逐年增长,2020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20年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授权数量为2942项,授权比重仅为56.58%。
2021年1-10月,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939项和96项,授权比重为10.22%。截止2021年10月9日,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为3.54万项。
注:①专利授权率表明申请的有效率以及最终获得授权的提交申请成功率。
②统计说明:如果2012年专利申请在2014年获得授权,授予的专利将在2012年专利申请中显示。
(3)专利法律状态:以“有效”为主
目前,全球反渗透膜大多数专利处于“审中”和“有效”状态,两者反渗透膜专利总量分别为9363项和2.57万项,占全球反渗透膜专利总量的26%和73%。PCT制定期内的反渗透膜专利数量为298项,占全球反渗透膜专利总量的1%左右。
(4)专利市场价值:总价值超36亿美元,3万美元以下专利数量较多
目前,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总价值为36.81亿美元。其中,3万美元以下的反渗透膜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2.23万项;其次是3万-30万美元的反渗透膜专利,合计专利申请量为8114项。3百万美元的反渗透膜专利申请数量最少,为222项。
统计口径:按每组简单同族一个专利代表的去重规则进行统计,并选择同族中有专利价值的任意一件专利进行显示。
2、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技术类型
(1)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占比达65.13%
在专利类型方面,目前全球有2.3万项反渗透膜专利为发明专利,占全球反渗透膜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65.13%。实用新型反渗透膜专利和外观设计型反渗透膜专利数量分别为1.23万项和44项,分别占全球反渗透膜专利申请数量的34.75%和0.12%。
(2)前十大技术构成:第一大技术占比超过25%
从专利数量最多的前十大技术来看,目前“C02F9水、废水或污水的多级处理〔3〕”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1.21万项,占前十大技术申请量的25.06%。其次是“C02F1水、废水或污水的处理C02F3/00至C02F9/00优先)〔3〕[2006.01]”,专利申请量为1.17万项,占前十大技术申请量的24.26%。
(3)技术焦点:十大热门
全球反渗透膜前十大热门技术词包括膜元件、进水管、组合物、太阳能、抗污染、过滤装置、MBR、净水设备、水处理设备、膜处理。进一步细分来看,反渗透膜技术热门词包括处理水、预处理、净化装置、表面活性剂等。具体情况如下:
注:旭日图内层关键词是从最近5000条专利中提取。外层的关键词是内层关键词的进一步分解。
(4)被引用次数TOP专利:第一大专利被引用超过200次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parating and concentrating regenerative cells from tissue(专利号:US20050084961A1)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反渗透膜专利,被引用次数超过200次。其次是Methods of hydrotreating a liquid stream to remove clogging compounds(专利号:US7591310B2),被引用次数为174次。其它被引用次数前十大专利如下所示:
3、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竞争情况
(1)技术来源国分布:中国占比最高
目前,全球反渗透膜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反渗透膜专利申请量占全球反渗透膜专利总申请量的53.37%;其次是日本,日本反渗透膜专利申请量占全球反渗透膜专利总申请量的23.44%。美国和韩国虽然排名第三和第四,但是与排名第一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差距较大。
统计说明:①按每件申请显示一个公开文本的去重规则进行统计,并选择公开日最新的文本计算。②按照专利优先权国家进行统计,若无优先权,则按照受理局国家计算。如果有多个优先权国家,则按照最早优先权国家计算。
(2)中国区域专利申请分布:广东最多
中国方面,广东为中国当前申请反渗透膜专利数量最多的省份,累计当前反渗透膜专利申请数量高达3874项。江苏、浙江、北京、山东、上海当前申请反渗透膜专利数量均超过1000项。中国当前申请省(市、自治区)反渗透膜专利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还有天津、福建、四川和湖北。
统计口径说明:按照专利申请人提交的地址统计。
(3)专利申请人竞争:东丽株式会社夺得桂冠
全球反渗透膜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人分别是东丽株式会社、栗田工业株式会社、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奥加诺株式会社、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浦工业株式会社、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其中,东丽株式会社反渗透膜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683项。栗田工业株式会社排名第二,其反渗透膜专利申请数量也超过500项。
注:未剔除联合申请数量。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反渗透膜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09-14 广告
2020-01-11 · 专注环保水处理领域的品牌

反渗透膜是以脱盐为目的开发的,对膜的要求也只是为分离无机盐和水,随着反渗透膜用途的扩大,目前已达到根据用途对膜的构造进行设计的阶段。目前将传统的中压膜改为低压膜或超低压膜的动向非常活跃,其发展趋势概括如下:
在脱盐领域中,对于海水淡化由高压(5-7 MPa)向超高压(8-8.5 MPa)。对于咸水淡化将向脱盐(地下水、江河水)、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超纯水(电子工业用水、医疗用水)等三方面发展。对处理压强将由中压(3-4 MPa)向低压(1-2 MPa)甚至超低压(1 MPa以下)。同时在有用物质浓缩回收领域会有更大的发展。
目前,在海水淡化方面,利用复合膜成功的达到了高脱盐率。在咸水淡化方面,目前将传统的中压膜改为低压膜或超低压膜,并保持脱盐率不变(或提高),可以说是时代的潮流。
反渗透膜工程应用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反渗透膜膜组器与超滤、微滤、纳滤、EDI等组器的有机地组合应用,充分发挥各种膜分离技术的特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达到浓缩、分离、提纯的目的。
鉴于RO技术的最近进展,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中可望有如下的发展:
一,将开发去除小的氯化物有机分子的聚合物膜。
二, 将开发分离烃混合物的无机RO膜。
三,以动力膜为基础,将开发出无机和有机混合材料膜。
四,采用更先进的物理方法获悉膜的结构及膜中的液体的结构。
五,以控制聚合物体球粒的尺寸及球粒中聚合物的密度来控制膜的孔尺寸。
六,聚合物球粒的概念也将被用于复合膜的设计。
七,在膜孔尺寸和聚合物-溶液相互作用基础上,将发展更精确的传递理论。
八,由控制膜孔尺寸和膜溶质相互作用,将开发能将混合溶质分级的膜。
九, 膜污染将被膜的设计及膜组件的设计所控制。
十,RO和其它分离过程的混合分离系统将日益增长的渗入化学工业和有关工业,越来越多的将化学和生物反应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
水环境治理行业
水环境治理是指为使水质满足特定的环境及回用的要求,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对水质进行处理,去除水中有害成分的过程,旨在将废水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固体悬浮物、氨氮、磷、细菌等污染物分离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工业废水处理行业
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石化行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钢铁工业和电镀工业等领域,具有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危害大等特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我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就已达到199.5亿吨。“水十条”出台以后,我国各涉水企业加快安装废水处理设施,废水治理效果明显。
城市污水处理行业
城市污水治理一直是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重要细分市场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智慧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我国城市排水管道不断延长、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也逐年提升。
医疗废水处理行业
医疗废水是指医疗系统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类型的废水统称,废水来源包括诊疗室、化验室、病房以及洗衣房等,成分复杂。废水中可能存在病原细菌、病毒以及各种类型的化学药剂,污染性非常大。因此需要做好针对性处理工作,强化废水处理效果
2020-07-09 · 进口滤膜、树脂、水处理设备,找水天蓝


最初反渗透是以脱盐为目的开发的,对膜的要求也只是为分离无机盐和水,随着反渗透用途的扩大,目前已达到根据用途对膜的构造进行设计的阶段。目前将传统的中压膜改为低压膜或超低压膜的动向非常活跃,其发展趋势概括如下:
在脱盐领域中,对于海水淡化由高压(5-7MPa)向超高压(8-8.5MPa);对于咸水淡化将向脱盐(地下水、江河水)、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超纯水(电子工业用水、医疗用水)等三方面发展;对处理压强将由中压(3-4MPa)向低压(1-2MPa)甚至超低压(1MPa以下);同时在有用物质浓缩回收领域会有更大的发展。目前,在海水淡化方面,利用复合膜成功的达到了高脱盐率。在咸水淡化方面,目前将传统的中压膜改为低压膜或超低压膜,并保持脱盐率不变(或提高),可以说是时代的潮流。
反渗透工程应用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反渗透膜组器与超滤、微滤、纳滤、EDI等组器的有机地组合应用,充分发挥各种膜分离技术的特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达到浓缩、分离、提纯的目的。
鉴于RO技术的最近进展,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中可望有如下的发展:
1.将开发去除小的氯化物有机分子的聚合物膜。
2.将开发分离烃混合物的无机RO膜。
3.以动力膜为基础,将开发出无机和有机混合材料膜。
4.采用更先进的物理方法获悉膜的结构及膜中的液体的结构。
5.以控制聚合物体球粒的尺寸及球粒中聚合物的密度来控制膜的孔尺寸。
6.聚合物球粒的概念也将被用于复合膜的设计。
7.在膜孔尺寸和聚合物-溶液相互作用基础上,将发展更精确的传递理论。
8.由控制膜孔尺寸和膜溶质相互作用,将开发能将混合溶质分级的膜。
9.膜污染将被膜的设计及膜组件的设计所控制。
10.RO和其它分离过程的混合分离系统将日益增长的渗入化学工业和有关工业,越来越多的将化学和生物反应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
总之,反渗透法除在水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外,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以及气体分离等许多学科和领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随着膜技术的发展。其潜在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大,这门新兴的反渗透科学将会在今后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大显身手,发挥更大的作用。
德兰梅尔反渗透膜产品特征:
1、多色中心管。
2、产水侧中心管较短。
3、进水侧中心管较长。
4、浓水密封圈回归原来的经典胶带缠绕式设计。
5、所有产品均来自全自动生产线。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