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请问出处?

 我来答
硅谷创业快讯
高粉答主

2019-04-29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万
展开全部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汉语词语,出自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蒙古人从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汉人、南人饱受剥削和压迫。元末,汉人、南人奋起反抗,红巾军大起义波及全国。

在起义军首领纷纷称王称霸时,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采用“缓称王”的策略,使北方红巾军成为自己的屏障;然后采取“先西后东”的策略先后歼灭陈友琼和张士诚。最后挥师北伐中原,驱除鞑虏。

扩展资料: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

朱元璋很快打了几个胜仗,收编了元军好几万降军,军力急速壮大。他奉郭子兴命南攻滁州,公元1353年又攻占和州。朱元璋此时还只是郭子兴手下的一员大将,但是他胸怀大志,希望在这群雄蜂起之中,脱颖而出,统一中华,重建太平。他很注意听取一些有学问、有远见的读书人的意见。 

打和州之前,定远人李善长来投奔他。他听说李善长善于计谋,便诚恳地问:“李先生,目前天下大乱,怎样才能太平呢?” 李善长有针对性地答道:“秦朝时候也天下大乱。出身亭长的汉高祖气量大,能容人,又不滥杀人,所以很快就统一了天下。将军能学习汉高祖,定当成就大业。” 

后来,许多读书人都对朱元璋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李善长的话很有见地,认真地照着李善长的话去做。并留下他做谋士,自比为汉高祖得到谋臣萧何。

他还非常清楚粮食等物资对支持他的政权与军事活动的重要性。尽管军务繁忙,他每到一地,总要关心当地农业生产,鼓励种田养蚕。他安排军队耕种粮食,称为屯田。

任命专管官员,负责修筑堤防,兴修水利,保证军粮的供应。 在徽州,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今后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实际总结了朱元璋一贯实行的方针,他非常地高兴。朱元璋正是在这一方针下,一步步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吴田田
推荐于2017-09-11 ·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吴田田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采纳数:160397 获赞数:1930534
长期从事电子电气工作,爱好数码,2005年加入百度知道,已经为上亿网友解答疑问。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而朱元璋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曾是一介草民。当他起兵攻打下现在的南京后,他采纳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正因为高筑墙、广积粮后,这“家无立锥地,身如蓬随风”的人,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徐图缓进,短短二十年功夫,由一个和尚变成明皇帝,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的九字真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其实就是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高筑墙是做好预防工作,不让别人来进攻自己;
广积粮是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兵、马、钱、粮;
缓称王是做好舆论工作,不让自己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铁掌大漠飘
2007-01-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明史有记载,元末农民起义后期,北方由元军控制,南方诸省被陈由谅、张士诚、朱元璋等几伙大的军阀分割,这时军师刘伯温向朱元璋献策三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待时机成熟厚再逐一消灭对手,朱元璋按计而行终于一统中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凤凰涅磐☆8301
2007-01-11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70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198万
展开全部
刘伯温向朱元璋的建言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红梅2006
2007-01-11 · TA获得超过158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3万
展开全部
读书的时候,历史课本上有的,是朱元璋还是造反派,没有面南背北的时候.他的谋士跟他出了这个主意,他采纳了,后来实力日强,终于坐上了龙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