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

 我来答
好可丶0w
2017-04-05 · TA获得超过68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万
展开全部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依据教育教学目标,以问题为中心创设相关情境,即通过信息技术以图片、文字、音乐、动画、影视片段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提出问题与发现问题创设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以此让学生明白问题的由来,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开展问题化教学,使教学从低效走向高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做了一些研究。

一、信息技术题材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问题情境生活化

杜威说过:“生活即教育”。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有利于生成。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因为只有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才能使学生在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发挥着行之有效的作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借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贴近学生生活的新鲜事例,创设生活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如:教学《春江花月夜》一文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语言,从而理解、掌握语言。首先出示鲜明的画面配上优美的古筝曲业代替“春江潮水连海平,还上明月共潮生”……等抽象的文字,让学生从这些感性的形象中充分领略春江花月夜的优美。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什么画面就事半功倍了。文章虽美,但在传统教学中光靠老师上课“一张嘴”“一支笔”的教学,是绝对达不到这种赏析带来的教学效果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问题情境形象化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一些生活事例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如:例如在上《社戏》这一课时,我播放了一首《童年》,轻松活泼的歌曲将每个人带入了天真浪漫的童年,引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鲁迅的童年生活,了解作家的童年经历,感受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又比如上《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我先播放了贝多芬的名曲《命运交响曲》,然后说道:“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让我们感受到贝多芬那颗要扼住命运咽喉、不甘沉沦的心,让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洗礼。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有很多人选择了坚强面对,贝多芬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他是怎样面对生活的。歌曲导入式很受学生欢迎,往往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很快进入情境。因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富有美感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学生在情意的驱动下想象、思维得以积极展开,情感素养、思维能力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应让学生有自我学习时间,使问题情境自主化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提问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课堂提问只能照顾到个别学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及网络交流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性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我给足学生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学。首先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送给学生学习提示,让他们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边读边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里,选择同一自然段学习的学生可以围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于是,电脑界面上一下子便出现了许多问题:“颐和园长廊的特点是什么?”“长廊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明了什么?”“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表达了什么信息?”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你问我答,各抒己见。而更为精彩的是,学生一旦都参与了学习,成了学习的主人,求索的思维便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颐和园是哪一年建造的?”“是谁建造的?”同学们纷纷点击视频资料来满足各种各样的疑问,大胆设疑,积极求证,他们兴趣盎然的流连其中,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情境教学是指“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情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由于我们师生从未亲眼看到过月光下的海,所以,首先,我是这样引导的:“我们虽然不能亲自到海边领略月亮照耀下大海的壮美,但是我们可以来认真地读一读,用心地体会一下课文中的哪些词句表现了月光下大海的美,读完之后组内交流。”(播放月光下的大海美图和《月光曲》的钢琴曲)当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读完后,然后在小组交流互动“我认为这一句最能表现大海的美,我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出来朗读。学生们一个个动情地读着(播放音乐):“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这样,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自主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增强,学习方式在自然中转变。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议,教师必须有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动力的能力,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技术和理论上的支持。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教学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当然在语文课中利用信息化教学创设问题是灵活多样的,方法各一。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一些尝试,望能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启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