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高中历史论文,什么题材,都行,只要800字以上就可以,尼玛我们历史老师发疯了,我们学理的都要整

急求高中历史论文,什么题材,都行,只要800字以上就可以,尼玛我们历史老师发疯了,我们学理的都要整我们!!... 急求高中历史论文,什么题材,都行,只要800字以上就可以,尼玛我们历史老师发疯了,我们学理的都要整我们!!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6837351
2014-01-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万
展开全部
大部分人对于三国的认识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我也不例外,除了《三国演义》外,我又看了一些其他有关三国的史实。《三国演义》的思想是拥刘反曹,大部分人自然也有些同情和支持刘汉,同样,我也是这样的,但是为什么在三国鼎立中,蜀国存留的时间最短呢?
刘备起于微末,师事于卢植等人,后与关羽、张飞为友,情同兄弟,虽然《三国演义》里描写三人桃园结义是作者的杜撰,但三人的情谊却不比书里写得差。这三个人各有背景,刘备家境贫寒但结交了不少社会名流,而且他自称汉武帝玄孙,自从汉武帝之后尤其是王莽篡汉,刘氏子孙有不少流落于民间,刘备这样自称,虽然几乎无稽可考,但又偏偏能扯上那么点关系,所以相对来说,刘备的出身最为正统高贵,也最为士子接受;关羽本是豪杰,为救人杀了恶霸而逃亡;张飞是世族子弟,家境富裕。三人的出身决定了三人的命运和性格,刘备隐忍、果断,眼光长远,他善于笼络人心,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寒百姓,他都能结交;关羽傲上而忍下,也就是说他对待地位低下的人能够宽以待人,但是面对地位高贵的人就傲气十足,就是因为他这个性格,所以他瞧不起东吴诸人,才会被吕蒙偷袭荆州,最后被杀;张飞跟关羽正好相反,他出身于世族大家,知道结交达官贵人的好处,但是他不懂得笼络下属,所以最后才惨被部下暗杀。
起兵之初,三人四处飘零,刘备因功被封为县尉之时,竟然遣散兵勇,只带亲随二十余人即任,要知道乱世之中,兵马钱粮最为重要,只要有了兵马钱粮,就算没有城池,也可以有立身之地,而没有兵马钱粮,就算有坚城百座,早晚必失。如果没有督邮之辱,刘备就算安稳地做他的县尉,日后也必有作为,因为乱世之中机会很多,而且放在现在,县尉好歹也是科级干部,那时候的刘备不过三十岁左右。督邮之辱后,三人继续飘零江湖,刘备虽然名震天下,关张二人皆有万人敌的功夫,但缺少谋士,所以难成大业,最后只能躲到荆州刘表处休养生息。
荆州乃天下之腹,富裕之地,电视剧《新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曾说荆州之地可养兵五十万,而且无论北伐还是东征,皆可日行百里。不管史实如此还是编剧猜测,但荆州富庶,可见一斑。经济发达之处必有贤士,圣贤也是人,有的想施展胸中之才,实现抱负,有的求名,有的求富贵,总而言之,荆州名士,闻名天下,就连刘表本人都是荆州八俊之一,在那里,刘备就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诸葛亮。《三国演义》虽然把诸葛亮神化很多,但诸葛亮作为那时候贤士的代表是毋庸置疑的,他跟庞统并称“卧龙、凤雏”,司马徽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从历史来看,诸葛亮善守、庞统善攻,诸葛亮善治军、庞统善领军,我想后来刘备入川之时带庞统而让诸葛亮守卫荆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诸葛亮给刘备的《隆中对》中,提出三个步骤,第一就是夺取荆州,第二取得西川、汉中等地,第三,北伐,最后就统一天下了。后两个步骤是刘邦用过的,所以诸葛亮认为刘备也可这样。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的三步是错误的,在我看来,他是正确的。当时刘备客居荆州,北方曹操占据了半壁江山,实力最为雄厚;东边孙吴历经三世,根基已稳,所以北方和东方都不是刘备能够对抗的,他只有夺取空有虚名的刘表的荆州,再往西攻占懦弱无能的刘璋的益州,才能站稳脚步,只要夺取了荆益二州,张鲁的东川根本不成问题。但是有一点,可能诸葛亮也很无奈,因为曹操不是项羽。
果不其然,天下大势跟诸葛亮预料的一样,曹操统一了北方地区,孙吴稳据江东八十一州,而刘备拥有荆州和两川,并且安抚了南方蛮夷之地,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很明确了,这时候的刘备也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他称帝的时候并不是他人生的巅峰,而是他当汉中王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他拥有荆州和两川等地,实力远在孙吴之上,甚至不在曹魏之下。可是美好的日子过不长久,很快,随着关羽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关羽的大本营荆州,曹操派徐晃击败了关羽后,吕蒙设伏兵,擒杀了关羽,这样就斩去了刘备的一臂。
得知关羽被擒杀,刘备和张飞闻讯大怒,誓要报仇,可就跟上面所说,张飞因为自身性格缺陷,被部下暗杀。刘备急于给二人报仇并想再次取得荆州,不惜兴兵攻打东吴,可是最终失败了,刘备也因心力憔悴,最后去世了。
其实,我认为刘备的去世才是真正三国纷争的开始,因为毕竟在曹丕篡位之前,天下名义上还是东汉的。魏吴两国都在波折中前进,而蜀国却在波折中衰落,这其中又有很多原因。
第一,刘备死后,托孤诸葛亮、李严等人,后人猜测刘备的用意是让李严牵制诸葛亮,我认为可能是想两人互相牵制吧。但是诸葛亮是丞相,百官之首,刘备病逝、刘禅年轻,诸葛亮又生性谨慎,所以蜀国大小事务都压在诸葛亮的肩上。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自然鞠躬尽瘁,可是一者压力太大,二者诸葛亮身体不好,诸葛亮在这种情况下能活到五十多岁也算不容易了。
第二,实际上刘备、诸葛亮等人不过也是客居益州,他们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西川或者东川人,所以难免会与益州人有些矛盾,诸葛亮跟李严的矛盾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李严是益州人的代表,益州虽然沃野千里,但毕竟交通不便,所以益州人并没有多少人有夺取天下的大志,他们只想安安稳稳地过下去,可是诸葛亮继承刘备意志,坚持北伐,这样双方矛盾就容易激化。
第三,荆州已失,相当于蜀汉失去了半壁江山,东吴暂时只求自保,单靠仅有两川之地的蜀汉是不可能战胜拥有北方地区的曹魏的。
第四,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项羽有勇无谋,而不幸的是,诸葛亮面对的司马懿却是深谋远虑,司马懿的才能未必比得上诸葛亮,但是他比诸葛亮能忍,蜀军利在急战,只要魏军坚守不出,蜀军无法交战,自然会因为粮尽而退兵。
第五,蜀汉人才稀缺,虽然诸葛亮殚精竭虑,但事事操劳,给旁人的机会自然不会很多,再加上内部矛盾,人才方面就不如曹魏和孙吴了。曹魏地广人多,当时大部分人才都在曹魏的中原地区,所以从数量上来说,蜀汉就差了很多;孙吴的人才虽然不及曹魏多,但是他们世居于彼,早就同心同德,所以在合作方面来说,蜀汉也比不上孙吴。
第六,从大局来说,蜀汉相对平稳,因为他既没有司马氏父子那样的人挟令天子,也没有孙吴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自始至终,蜀汉在刘备死后只有刘禅这么一个皇帝。刘禅虽然未必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昏庸无能,但也不太可能是一个贤君,而曹魏和孙吴虽然内部争斗,但对两国的发展却没有丝毫影响。蜀汉本来就地狭人少,刘禅后期又不理政事,姜维又九进中原,文武政见不同,所以实际上蜀汉的政局才是最不稳定的。
310285707琦
2014-01-13 · TA获得超过314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77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371万
展开全部
苏秦,战国时代最著名的说客、谋士,纵横家中合纵派的领军人物和最高首脑。现在,早已没有了“纵横家”这一说,但我始终为这个词着迷,就像古希腊时的雄辩家一样,他们的演说辞藻华丽,气势如虹,排比、比喻、夸张信手拈来,各种修辞手段应有尽有。如果能听一听他们的演说,一定是精彩绝伦、字字珠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对苏秦这个人感兴趣的地方,归纳起来有三点:

一是苏秦的舌头。
不知道“三寸不烂之舌”这种说法是不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但这个部位绝对是苏秦最重视的器官,对于他来说,嘴最大的功能不是吃饭,而是说话。中原六国,也就是战国七雄中的七分之六的国家首脑,都被他说得心服口服,纷纷抛开原先的恩怨,组成了庞大的统一战线来对付秦人。而苏秦则当上了这战国时期联合国的秘书长,其实,按道理来说应该比联合国秘书长还要大,因为他担任了六国国相,想想吧,六个国家的事务都由他过问,从古到今,放眼全球,哪个人有如此政绩?这统统都是那张嘴的功劳啊。
二是苏秦的脑袋。
对于苏秦来说,把黑说成白,把是说成非,把牛说成马,把东施说成西施,这些根本就是小儿科。他能把六个国王,外加六个智囊团,说得跟着他滴溜溜的转,对于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史掌故知识、临场反应速度、说话气势和措辞方法、事前情报工作等等,都有超级严格的要求。这本是一个团队的任务,放到如今,这就是一项成千上万人协作也未必能完成的工作,而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苏秦一个人就办到了,简直比《谍中谍》还要要精彩百倍。可想而知,这需要一颗多么聪明的脑袋啊,我真的怀疑这颗脑袋的构造和常人不同。就这样一个臭老九,握住了六个国家的大印,挥臂一呼,六国皆应,搞得强秦二十年不敢用兵。虽然我不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但这的的确确是苏秦一个人的功劳啊!
三是苏秦与张仪的关系。
一开始,他们的关系很简单,就是同学,按入师门的先后顺序,苏秦的辈分稍大一点,张仪要称他为师兄。当苏秦在六国混得像模像样时,这种关系还没多大变化,真要说改变,就是苏秦的官当得大一点,政治地位不同而已。但当张仪投奔了秦国之后,这种关系就变得奇妙非常了。按道理来说,秦与六国敌对,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张与苏一定是敌非友,况且是苏秦冷落了投奔自己的张仪才使得张发誓雪恨才来到秦国的。但没想到的是,张仪的一举一动都在苏秦的掌握之中,他为秦国效力正是苏秦计划的一部分,当初也是他故意冷落师弟,将张气到了秦国。为的是让张仪拖住秦国,好让六国有壮大的时间,再则是让张的“连横”策略刺激秦国的军国主义,从而时时提醒六国存在的危险,有了强大敌人的联合国便不会轻易解散。此时,苏秦和张仪到底是敌是友已经说不清楚,或者说,张仪稀里糊涂的做了苏秦的盟友。不过后来,张仪知道了真相,对苏秦佩服得五体投地,心甘情愿的做起了卧底,两哥们从此站到了同一边。

恐怕苏秦这样掌控七国十几年的人物,只能出在战国;一人身兼六相的奇事也只能出在战国;为了保证自己策略的实施而去壮大敌人的思路更是只能出在战国。他是纵横家,也是阴谋家,但历史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让“连横”打败了“合纵”。不过那时,苏秦已亡,不知在天堂(或者是地狱)的他会作何感想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angxm870205
2014-01-13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2万
展开全部
罗马史全英文的要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