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南京条约的内容 5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中英两国代表在南京议和。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遇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842年8月20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三人来到英舰“皋华丽”号上,同英国政府代表璞鼎查正式会谈。在谈判桌上,这三人对英方提出的条件没有任何异议,全部接受。英方十分得意,让他们参观舰上的炮位,以炫耀武力。这三人参观之后,立即上奏道光帝,声称英方火炮“非兵力所能制伏”。
第二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望厦条约》。这个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在鸦片战争中,美国竭力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辩护,还派舰队停泊在中国领海上,为英国侵略军助威。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候,清政府也被迫赔偿美国烟贩近二十五万银元。美国政府看到英国从不平等条约中获得许多好处,就派专使顾盛,于1844年到中国要求订约。顾盛还带了四艘战舰,闯进虎门,驶抵黄埔,以武力相威胁。清政府只好派耆英与顾盛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
继美国之后,1844年冬,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黄埔条约》。这个条约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同时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3年至1844年,《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中关于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的条款,又以“华洋分居,避免纠纷”为诱饵,迫使上海地方官员,用告示形式,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其中规定:“洋泾洪以北,李家庄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这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变相攫取的最早的租界。
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仑一带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尽管这种现象是局部地区的情况,但它表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外国商人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外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商品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1842年8月,中英两国代表在南京议和。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遇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842年8月20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三人来到英舰“皋华丽”号上,同英国政府代表璞鼎查正式会谈。在谈判桌上,这三人对英方提出的条件没有任何异议,全部接受。英方十分得意,让他们参观舰上的炮位,以炫耀武力。这三人参观之后,立即上奏道光帝,声称英方火炮“非兵力所能制伏”。
第二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望厦条约》。这个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在鸦片战争中,美国竭力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辩护,还派舰队停泊在中国领海上,为英国侵略军助威。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候,清政府也被迫赔偿美国烟贩近二十五万银元。美国政府看到英国从不平等条约中获得许多好处,就派专使顾盛,于1844年到中国要求订约。顾盛还带了四艘战舰,闯进虎门,驶抵黄埔,以武力相威胁。清政府只好派耆英与顾盛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
继美国之后,1844年冬,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黄埔条约》。这个条约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同时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3年至1844年,《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中关于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的条款,又以“华洋分居,避免纠纷”为诱饵,迫使上海地方官员,用告示形式,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其中规定:“洋泾洪以北,李家庄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这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变相攫取的最早的租界。
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仑一带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尽管这种现象是局部地区的情况,但它表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外国商人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外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商品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