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张雪生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已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复习过程不再像探究新知那样充满挑战的乐趣,冷饭重炒势必造成学习过程的索然寡味,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高度热情和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如何通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使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再记忆、再理解、再整合、再迁移,并且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这是上好复习课共同面临的问题。下面就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引入理解型物理教育的新理念 “理解教育”就是教育主体借助交流在认知、感情与行为上筹划并实现人的生命意义的过程。根据“理解教育”的理论与物理教育的特点,“理解型物理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物理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交流,让师生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得到合理发挥,从而消除不理解和误解,实现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在认知、感情与行为上筹划并实现物理教育意义的过程。理解物理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理解型物理教育超越了物理学科本位,通过在物理教育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亲近、交往、活动,消除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及自我的误解,弄清为什么要复习,复习些什么,从而增进师生、生生及自我的理解,自觉的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并保持与他人的理解和融合,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在这样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物理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既将其作为教育手段来提高学生理解他人、理解自我、理解物理的能力,同时作为教育目的,在物理教育过程中也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其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次,“理解型物理教育”认为,物理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育主体间、教育主体与被理解对象间的交流与活动,从而彻底改变了传统认知教育那种单向的传授方式;同时,在物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既是个体主体,又是群体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各自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教育主体性的发挥又会受到其他主体的制约,这就是说,主体性发展的同时,主体间性也必须得以发展,主要表现为主体间要保持和谐、理解,并最终达成共识。 二、实施互助分组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出现这种现象:课堂中发言、提出问题的学生大部分是只占少数的“学力”优的学生,偶尔也有中间的学生。“学力”低的学生基本上被剥夺了发言权,甚至连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了。在这样的课内,从理解教学角度看,优秀学生的个性(主体性)的过分张扬,损害了“学力”低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表面上是学习成绩差,内在的是损伤了他们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自己学习的信心,从而在心理上使他们抵触这样的教育和教师,使自己走向学习困难学生的行列。 组建学习互助小组:每4到6位学生分成一组,按照就近原则自然分组并且要求有不同“学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好学生帮助相对差的学生,特别注意的是,各小组研讨的内容要因组而异:第一组研讨较容易的内容,其他组讨论的内容难度要逐渐递增。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积极发言,大胆介绍自己的解题或学习方法,当出现错误时,其他成员不得取笑或讽刺发言的学生,应当给与鼓励并帮助其改正错误,这样有利于各组成员的发展,同时老师要及时的关注各组的学习情况,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与指正,以便各组的良性发展。 例如在复习“电阻”一章内容时,先让学生按学习组一起与教师完成电阻概念的内容,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分别讨论如下3个问题。a组讨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的问题:如当导体的材料和粗细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会随着长度的增长而变小吗?b组讨论:有关电阻与导体粗细的问题。c组讨论:电阻与材料的问题及根据公式当中能否得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电阻与电流成反比的结论,三个组按此展开讨论,待大部分学生讨论完毕后,让学生回到原来的学习组,再按学习组交流对这三个问题的看法,并重新进行有关讨论,若干分钟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在讲台上以“小老师”的身份讲解本小组的讨论过程及结果,然后再组织全班学生解答这几个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同时还可以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优秀学生“统治”小组或全班的讨论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学习困难生(学力低的学生)也有了在学习组指导别人学习的权力,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学力优的学生)也必须听其他学生的指导。从深层次角度看,那些长期没有发言权,受人误解、没有成功机会的学生,由于在互助小组教学法中尝试到成功,受到别人的赞誉,克服了自卑的心理,激发起学习的欲望,从而逐渐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教育的主体性理论来看,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学力”低的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合理张扬,各学生的能力更得到合理发挥,故师生、同学间极易达成理解、通融和共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 三、将实验探究引入复习课堂在课堂上以探究实验为主线,加强学生视觉感受,让学生经过观察,激活学生大脑中原有的情感结构和认知结构,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实验由教师进行了新的设计大都调换了视角,因而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如在复习探究简单电路一章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以下器材:电池、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小灯泡若干个、电流表、伏特表等器材,演示前提出几个问题叫学生考虑:(1)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各有什么特点(2)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各有什么特点(3)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接着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主要有:让学生以两种方式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情况,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再观察灯泡的亮暗情况,观察串、并电路中各用电器间的工作情况。观察实验现象后,让学生思考互相讨论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最后老师总结,与学生一起得出最后的正确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手眼脑并用,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实验和总结规律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实践证明:新理念、新形式下的物理复习课能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型课堂秩序。课堂中师生情感非常融洽,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质疑相当热烈,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活动,教师只是在关键的时刻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感情,投入积极性,一定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展开全部
摘要:本文从中考复习课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学得疲惫”现状入手,阐述了在总复习课的设计中应着重强化的几个抓手,提出明确考点、纠错解惑、培养能力和把握中考新动向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考
总复习
复习课
由于复习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如果复习时再简单地重复和讲解学过的知识和做过的练习,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总复习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考点,梳理知识
历年来中考基础题约占70%左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和考纲,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复习时应对教材作系统的概括,以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特别是对概念性强的单元例如电磁联系单元,复习时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分析、总结或绘制“知识结构图表”的方式进行系统总结.
要从不同的角度抓住教材的线索和内在联系,尽可能用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把学生学过的知识重新科学地安排和组织起来,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其共性、个性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做,使学生能够得到新的收获和体会,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了解学生,纠错解惑
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教材之后,往往会在某些问题上存有疑难,还有可能存在某些认识上的错误或知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形成学习上的障碍,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以致加剧学习的分化现象.我们除了在日常教学中注意防止这一现象外,在总复习前,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总复习的机会,把知识再学习一遍,毕竟中考物理难度不大.另一方面总复习内容多、范围广,不能平均使用力量,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例题和针对性练习,要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刨根求底,“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对难点如“电路设计”、“电路故障”等和必考题作图和实验设置专题练习,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将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素质.
三、方法指导
培养能力
从平时考试情况看,学生考试失分的原因,除基础不扎实,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失分是由于学生没建立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比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不过关,语言表达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而这是相当可惜的,也是我们复习最应该训练的,因为这方面最容易见效.所以在复习训练时,应采取一些措施,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如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读题时可把关键的字眼划出来,做个记号提醒自己.做题时会做的题争取要一次性做对,不依赖于检查;而且要限时做完,训练速度;不用计算器,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发生错误一定要找出错误的原因,把原因整理归纳在错题集上,时刻提醒自己;同时要求错误答案保留,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教师讲题时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点上,还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物理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把握方向,调整对策
要关注课程改革新形势,体会课改的精髓,把握中考新动向.
1.要回归书本,关注课本的插图和举例,及一些基本数据和基本事实,例如估测温度、质量、长度、功率等.联系生活实例来深化知识,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重视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或探究,知道实验结论的得出方法和过程,才能适应现在中考实验题的考查.
3.要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拓宽知识面,来应对学科交叉问题.比如加强阅读材料的分析训练.
4.要练习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应对开放性试题.
5.要重视有关物理的社会热点事件、科学前沿问题.
当然,在复习的后阶段,还要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和应试状态,教育学生要有充足的睡眠,适当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回忆知识时不要过分紧张,识记知识时避免类似知识的互相干扰等等.
关键词:中考
总复习
复习课
由于复习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如果复习时再简单地重复和讲解学过的知识和做过的练习,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总复习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考点,梳理知识
历年来中考基础题约占70%左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和考纲,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复习时应对教材作系统的概括,以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特别是对概念性强的单元例如电磁联系单元,复习时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分析、总结或绘制“知识结构图表”的方式进行系统总结.
要从不同的角度抓住教材的线索和内在联系,尽可能用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把学生学过的知识重新科学地安排和组织起来,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其共性、个性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做,使学生能够得到新的收获和体会,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了解学生,纠错解惑
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教材之后,往往会在某些问题上存有疑难,还有可能存在某些认识上的错误或知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形成学习上的障碍,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以致加剧学习的分化现象.我们除了在日常教学中注意防止这一现象外,在总复习前,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总复习的机会,把知识再学习一遍,毕竟中考物理难度不大.另一方面总复习内容多、范围广,不能平均使用力量,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例题和针对性练习,要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刨根求底,“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对难点如“电路设计”、“电路故障”等和必考题作图和实验设置专题练习,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将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素质.
三、方法指导
培养能力
从平时考试情况看,学生考试失分的原因,除基础不扎实,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失分是由于学生没建立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比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不过关,语言表达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而这是相当可惜的,也是我们复习最应该训练的,因为这方面最容易见效.所以在复习训练时,应采取一些措施,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如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读题时可把关键的字眼划出来,做个记号提醒自己.做题时会做的题争取要一次性做对,不依赖于检查;而且要限时做完,训练速度;不用计算器,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发生错误一定要找出错误的原因,把原因整理归纳在错题集上,时刻提醒自己;同时要求错误答案保留,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教师讲题时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点上,还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物理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把握方向,调整对策
要关注课程改革新形势,体会课改的精髓,把握中考新动向.
1.要回归书本,关注课本的插图和举例,及一些基本数据和基本事实,例如估测温度、质量、长度、功率等.联系生活实例来深化知识,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重视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或探究,知道实验结论的得出方法和过程,才能适应现在中考实验题的考查.
3.要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拓宽知识面,来应对学科交叉问题.比如加强阅读材料的分析训练.
4.要练习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应对开放性试题.
5.要重视有关物理的社会热点事件、科学前沿问题.
当然,在复习的后阶段,还要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和应试状态,教育学生要有充足的睡眠,适当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回忆知识时不要过分紧张,识记知识时避免类似知识的互相干扰等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