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怎么死的?
贾宝玉、薛宝钗大婚,林黛玉泪尽而逝。
当时守在身边的仅有紫鹃、探春、李纨三人,“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描绘出“冷月葬花魂”的实景。贾宝玉婚后,精神恢复,听闻林黛玉去世,立刻往潇湘馆悼念,泪洒相思地 。
林黛玉逝世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薛宝钗生日,贾宝玉复往潇湘馆,对景悼颦儿。四月,贾宝玉梦入真如福地(即太虚幻境变形),见到绛珠仙草和潇湘妃子的幻象。
扩展资料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
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
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黛玉
《红楼梦》是一部“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剧,从判词中看,金陵十二钗里这些青春美好的声明,虽然曾经如鲜花一样盛放,却没有一个有圆满的结局,最终都会早早地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在无情的风刀霜剑的摧残下纷纷凋零。
而作为金陵十二钗之首的林黛玉,是全书的核心人物,由于《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没有写完,关于黛玉的最终结局一直是一个谜,但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就是黛玉最终会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红颜早逝。
有争议的是,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如高鹗续书里面写的,黛玉是在宝玉和宝钗的新婚之夜一病而亡。
高鹗续书里面这一段虽然写的很凄美,但很多人也不认可这一情节的安排,因为这场掉包计的主使者竟然是曾经那么疼爱黛玉的贾母,这样的前后态度180度大转弯,这让许多人都难以接受。
那么,从曹雪芹前八十回的线索来看,黛玉究竟是因何而亡呢?根据书中的一些线索,很多人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1、玉带林中挂
在黛玉和宝钗的判词里,曹雪芹写的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通过这个描写,有人推断黛玉是在林中上吊自尽。因为“玉带林中挂”一句中含了一个林黛玉的“林”字和一个“玉”字,“玉带”又是一般人用于上吊自尽的白绫,而林中挂很像是一个人上吊自尽后挂在那里飘飘荡荡的样子。
2、冷月葬花魂
黛玉和湘云在中秋节凹晶馆的联诗中,有一句经典名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一句一说出口,实在太不吉利,妙玉赶紧出来阻止了二人继续往下联句。很多人都认为,这两句诗歌是预示着黛玉和湘云之后的命运。
黛玉就是在寒塘中沉湖而亡,只有一轮冷月的清辉映照着她的花魂。而这种说法还有一个支撑的理由,就是黛玉住在潇湘馆,探春给她取的外号是潇湘妃子,因为黛玉最爱哭,每天迎风洒泪,将庭前的竹子上都撒满了泪痕,成了斑竹。
潇湘妃子本来是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的称呼,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称为“潇湘竹”或“湘妃竹”。舜死了,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涛滚滚的湘江,化为湘江女神,人称湘君(舜)、湘妃(娥皇、女英)或湘夫人。
曹雪芹送给黛玉“潇湘妃子”的称号,是因为她爱哭,她是绛珠仙子下凡,来给神瑛侍者宝玉还泪的,一生都在为爱流泪,直到最后泪尽而亡。而通过娥皇女英投水自尽的传说,也有人由此推断说黛玉是为了爱情投湖自尽。
3、一抔净土掩风流
关于曹雪芹对黛玉的态度,一般都认为黛玉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对宝钗作者都时不时地透露一些讽刺之意,但对黛玉却是自始至终的偏爱。
在《葬花吟》中,黛玉通过对落花的吟唱也唱出了自己一生的命运,在贾府寄人篱下的日子里,她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今天自己在这里埋葬落花,他年不知道谁会来埋葬自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才十几岁的黛玉已经看到了自己以后的命运,一曲《葬花吟》,更可以说是写给黛玉的谶语诗。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从《葬花吟》中我们可以读出黛玉的看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这一句写出了黛玉是干干净净的来到了这个世界,离开的时候也是干干净净的女儿之身,从未和宝玉有过任何出格之事。曹雪芹对黛玉的偏爱,在于从来不让她经历各种肮脏的场景,秦可卿的葬礼,黛玉回了扬州,而贾府抄家之前,黛玉早已经魂归离恨天。
黛玉对于落花的处理方式,是用锦囊收了落花的艳骨,用一抔净土埋葬一生的风流,这样才是真正的“质本洁来还洁去”,不会陷于污淖渠沟之中。这种想法,在宝玉准备将落花抛到水中的时候,黛玉也提出来了。
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
从这几点看,黛玉的沉湖之说是不攻自破,而在晴雯死后,宝玉写的《芙蓉女儿诔》里,其实已经写到了黛玉,“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说明黛玉是如同晴雯一样病殁的,最终是黄土垄中,一抔净土掩风流。
线索有以下几点:
1、黛玉住潇湘馆,而她的笔名也是潇湘妃子。
但是舜的妃子,娥皇、女英,闻舜帝死讯,泪尽入水,投湘江自尽,黛玉叫此名,决不是白叫叫的,雪芹先生的用意怕是在此。
2、在大观园里,所有的住处中,就只有潇湘馆有水,水在红楼梦中代表女儿,因此雪芹是把黛玉看成女儿中的姣姣者来看待,而住所有水,与其最后的命运有关。
3、在黛玉做的诗中,多次提到了水,其中在葬花吟中,“质本洁来还洁句,强于污淖陷渠沟”;凹晶馆(水边)联诗中的“冷月葬花魂”等句都说明,黛玉死的那晚应该是一个凄凉的月夜,她选择了沉湖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高鹗续的版本里,她是肺痨咳血而死,现在发现这个观点已经是站不住脚
的了
另外,沉湖而死后,最后只打捞上来衣服,而未打捞上来身体,应该是继续做她的绛珠仙草去了,是仙顿去了
林妹妹的死太让人婉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