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杀死自己的子女算犯罪吗

 我来答
百度网友0b2f3b6
高粉答主

2018-10-31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万
展开全部

算,如果是故意的属于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扩展资料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

我国不承认“家法”,对一切违法犯罪人都应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法律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行为人对违法犯罪的亲属,也只能交由司法机关处理,私自处死违法犯罪亲属的,同样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

参考资料:中国法院网 -《刑法》

戚广利
2017-05-02 · 资深法律行家,专注法律问题
戚广利
采纳数:99396 获赞数:41188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父母杀死自己的子女也算犯罪。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为了任何人,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我国不承认“家法”,对一切违法犯罪人都应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法律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行为人对违法犯罪的亲属,也只能交由司法机关处理,私自处死违法犯罪亲属的,同样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16-12-03 · TA获得超过3.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575
采纳率:45%
帮助的人:453万
展开全部
在法律上讲:
区分胎儿和公民的标志脐带是否剪断,脐带剪断就算公民,公民有生命权等一系列人权。溺婴、勒死婴儿等杀死婴儿的行为犯故意杀人罪(直接故意),弃婴等行为则根据不同情况处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婴儿被丢弃在无法生存的地方),或者遗弃罪(婴儿送人)。
在宗教上讲: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不但认为杀死自己的已出生子女有大罪,认为堕胎也是有罪的(宗教道德上的罪),佛教认为,堕胎会导致胎儿婴灵的嗔恨心,有很大的恶报,这种恶报会加在堕胎的母亲和生父的身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则认为,堕胎犯了主的律法,会导致末日审判的地狱之刑,除非诚心忏悔。
儒家其实上也认为,平白无故杀死自己的子女有罪,除非子女犯下十恶之罪或者为了尽大忠,均不可杀死自己子女,特别是嫡系儿子,因为儒家认为这样是犯下不孝之罪,为什么杀死自己的嫡系儿子是不孝之罪呢。因为儒家认为嫡系儿子是祖宗香火传承,杀死自己的嫡系儿子就是对祖宗的大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乃大。

古代的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并非儒家本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閭d袱鐗囸煃
2014-09-27 · TA获得超过12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算,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根据犯罪情节,判处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情节严重可判死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aultexcitedt
2014-09-27 · TA获得超过5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8万
展开全部
你以为是古代,父母叫子女死,不偿命?现在是法制社会,人人平等,不要说杀人,就算是虐待子女也是犯罪,也要判刑。再说了,哪个父母没人性,杀死子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2042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呼和浩特草原之歌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成都星星点灯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广州萤火虫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3178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