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文学的名词解释

要求是袁行霈版的中国文学史... 要求是袁行霈版的中国文学史 展开
 我来答
創意輪廓
2020-10-27 · TA获得超过18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万
展开全部

正始是魏厉公曹芳的年号,正始文学是正始时期的文学创作。

正始文学的范围:魏明帝(叡)青龙元年(233)——魏元帝(奂)咸熙二年(265)。

由于周围环境危机四伏,动辄得咎,也由于哲学思考的盛行,正始文人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

也可以说,他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这就使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扩展资料:

背景:

正始时期,玄学开始盛行。玄学中包含着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导致了对于社会现象的富有理性的清醒态度,破除了拘执、迷信的思想方法。同时,庄子所强调的精神自由,也为玄学家所重视。

然而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却极其严酷。从司马懿用政变手段诛杀曹爽而实际控制政权开始,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续执政,十多年间,酝酿着一场朝代更替的巨变。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怖的政治气氛。“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

另一方面,司马氏集团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并为夺取政权制造舆论,又竭力提倡儒家礼法,造成严重的道德虚位现象。以清醒和理智的思维,面对恐怖和虚伪的现实,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也就显得尤其尖锐、深刻。

代表人物:

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他们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其中阮籍、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



yosagejlhg
高粉答主

2020-10-24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2万
展开全部

正始文学意思:正始是魏厉公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扩展资料:

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始文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b039d745f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8-03-24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1045万
展开全部
正始文学 [zhèng shǐ wén xué]
释义
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号(240-248),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林冲倒拔垂杨柳
2017-06-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115
展开全部
正始,魏废帝齐王曹芳年号,文学史的正始时期,指魏曹后期到司马氏以晋代魏这一时期。特点:1.深刻的理性思考。2.尖锐的人生悲哀。3.沉郁艰深的诗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風sir2021
高粉答主

2007-01-11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6万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3亿
展开全部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以后,直到两晋建立这一段时间的文学,代表作家“竹林七贤”,其中阮籍嵇康成就最高。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一般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
一、时代特征
曹芳8岁登基,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傅司马懿辅政,王族衰微。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此时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大不相同。拥曹的何晏、夏侯玄等人被杀。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亦惨遭杀害。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故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在这样的背景下,玄学产生并盛行起来,文学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文学特征
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注云:“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此即所谓“正始之音”。《辞源》解释为:“魏晋之际,尚玄学清谈,后人称当时的风尚言论为正始之音”。可见,《辞源》认为“正始之音”是一个哲学史概念。后世将正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也称为“正始之音”。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526489.html?si=3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