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贞观政要》材...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贞观)五年七月戊申,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其日尚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史臣曰:用人如贞观之初,纳谏比魏徴之日。……贞观之风,到今歌咏。——《旧唐书·太宗本纪》材料三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隋主残暴,身死匹夫之手。”“……炀帝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 ——《贞观政要》材料四 贞观十一年,上作飞山宫。……贞观二十二年,上营玉华宫,……备设太子宫、百司,苞山络野,所费已巨亿计。 ——《资治通鉴》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三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4分)(2)与材料一、二、三相比,材料四中唐太宗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依据上述材料中唐太宗的言行,对其作简要评价。(2分)(4)综合以上问题,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要坚持怎样的标准?(2分)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原因:存百姓,与民休息的民本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慎用刑法;崇尚节俭;善于用人、纳谏(任答四点得4分) (2)变化:从节俭到大兴土木(2分) (3)评价: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出现了“贞 观之治”的局面;但作为封建君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奢侈享乐的行为(2分) (4)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要看其历史活动是否推 动社会的进步(2分) |
略 |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