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楂树之恋》中静秋是真的爱老三么?

静秋爱的那样理智,她是真的爱老三么?... 静秋爱的那样理智,她是真的爱老三么?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0-09-07
展开全部
一句话 一辈子 一段情

——读《山楂树之恋》杂感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两年前,经一位同事介绍曾在九州图书城读过这本书,初读这本书的印象是内容有点像韩剧,很煽情,也很幼稚。看封面很多名人联名推荐,又有种炒作的嫌疑,加之那段时间备课上课很忙碌,读过几十页之后就放下了它。

前几天,又有人跟我提到这本说,就想一定好好读读,但那时辅导班尚未结课很忙碌,好在朋友指点我这部小说能在网上阅读,于是结课后的第一天傍晚开始,我开始了安静的阅读。或许是因为心境的不同,当我深入这段纪实性的爱情故事之后竟被深深地感动了:真实的故事、纯美的爱情、细腻的笔法、感人的细节……慢慢读来,一字一句,平静如水,却轻轻击碎了心灵的防备……读完后,万千思绪纠缠心头,有种不吐不快的念头。遂静下心来,关掉QQ,抛开一切杂念,再一次沉浸在故事中,同时整理杂念,收录于此。



其实故事本身很简单:这个被称作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故事,发生在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

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一直很自卑,不觉得自己好,觉得自己的小资思想很可耻,甚至觉得自己凸凹有致的身材也不好,因为不是上下一般直的流行身材。静秋的妈妈也受到了冲击,但是属于可教育的一类,因此恢复了工作,一个人,一个月45元,供养静秋和妹妹上学,她们的哥哥下到乡下去了,她们家当真家徒四壁。

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编教材。她住在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喜欢上了静秋,很喜欢,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时候,1976年,老三他还很年轻。

老三死后,1977年,原作者(我们叫她静秋吧)已经顶职参加了工作,在L省K市八中附小教书。当老三的预言一个接一个开始成为现实的时候,静秋开始写作这完全属于她与老三的回忆录。而2006年恰是小说中主人公老三逝世三十周年,静秋将三十年前的回忆交给了好友艾米,请她写成小说《山楂树之恋》。故事的纪录者是艾米,但对话大多是静秋日记原文中的。

这样一个异常凄美的故事,来自女主人公静秋的亲身经历,凭借这段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使得作品具备了原生态小说非比寻常的魅力,并于随意之中打动人心。

于是,两个晚上的时间,我守在电脑前几乎不挪动一步,隔着三十年的光阴,那些属于纯真年代的浪漫与深情却不时穿山越水扑面而来。玻璃纸里的山楂花、米黄色的髙统鞋、山楂红的花衣裳、一封封未能寄达的信、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牵挂与思念……无一处不体现着浪漫,却又无一处不渗透着疼痛。以至于读到最后,亦不能免俗地湿了眼眶,万般无言的感触,从心中静静流淌出来,在深夜的灯光中,氤氲化开……

掩卷沉思,老三和静秋一次次地靠近,又一次次地走开。我想起了众多评论里的一句话“所有的女人都想嫁给老三,所有的男人都想娶得静秋”,正是这段爱情里无处不在的至真至纯在打动我们的同时让人心生向往,而当我们对某些东西充满向往的时候,恰恰说明了它的日益缺失与日渐稀少。也许我们真的无法再现那段纯真年代里,那段苦难岁月中美丽的人性光芒,但至少我们能读到那些质朴的文字里蕴含着的温柔与唯美、泪水与感动,并且不要去考虑这些泪水与感动“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下一顿晚餐”,也无需顾忌它们“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不屑”。



这不是一个现代人能复制的爱情故事,它记载的是山楂树下“那个时代”的唯美纯情之爱。

山楂树我很熟悉,小时候我老家菜园里就曾有一棵。记得刚开始栽种它的时候是有着白色树皮的幼苗,叶子不大,长得却很迅速,两三年的功夫就荫翳一片了。可最终它没有在我家里结果实,是因为爸爸说山楂不好吃,长在菜园里还会遮挡阳光,让菜们长不好,于是就砍了。自小我心中就留下了这个印象——山楂不是什么好东西。

而那棵挺立在西坪村的山楂树是幸运的。不知道它历经三十多年风雨是否还挺立在村头,还有没有记忆?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真实地在它面前开始,悲怆地在它身下结束。或许,它真的经历过很多,才开出了与众不同映山红般红得纯粹彻底的花朵,冥冥中做了一回爱情背景,在距今30多年前的岁月,见证了一个青年如痴如狂地爱过一个女孩。



象《山楂树之恋》这样的好书,初看你可能不屑,但认真读了就会产生感情的:那里面好像突然藏进了什么的秘密,让你开始悄悄地珍视和思念。

多少年后,静秋远远地站在山楂树前,站在老三的墓前,她对女儿说:这里长眠着我的爱人。而老三的血脉,早已和这棵树融为一体,他希望每年生长出许许多多的花儿,这样,或许就可以在高高的枝头很远很远地看到静秋,多看她几眼,好把她永远记在心里。

因为,老三啊,你还是走的太急了,竟然没有带走静秋的照片。渡过奈何桥的时候,你是否还能记得静秋啊?记得你们发生过的许许多多的住事?记得她的单纯、她的美丽?老三啊,你怎么就走的那么快?静秋陪在你身旁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用你那颗心,触碰了她的心?静秋的每句话你是否还都记得?静秋说自己25岁以后才结婚,你答应过她“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也许,你就是在那颗山楂树下,年复一年地等着静秋吧,等待着静秋有朝一日来看你,这就是老三你说的一辈子?你去世,静秋在一旁。她没有叫你的名字,因为她从来没叫过。她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我是静秋……我是静秋……”因为老三说过,就算他一只脚迈进棺材里,听到静秋的名字,他也会拔回脚来看她……打开这本书,初看是酸,然后是痛,最后是痛彻肺腑!



读完《山楂树之恋》,在心碎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不由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情感。作者艾米的写作笔调并不十分优美,而是一种平静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在我看来,小说通篇描写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动人之处,是诠释了“真正的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老三对静秋的爱,远胜于静秋对老三的爱(这或许正是原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作者通过老三的所有言行,来证明世上有一种爱才配得上说是真正的爱情:这就是一切的一切都是从对方角度着想的爱。这种爱变得凄美:本来明明是主动的爱,却会因为处处替对方着想,而完全变为被动的爱,痛苦的爱……感受最深的是老三的爱情方式:毫不保留的给予、真挚温暖的体贴、充满关爱和呵护的疼惜。老三在得知生命于自己不再久之后对静秋说:“只要你活着,我也还活着。若是你死了,那我就真正的死了!”他是把爱人的好好活着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这样的男人是真正的男人!

真挚的爱情,能够丰富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在精神上富有——不管爱的经历是否顺利,所得到的体验对于心灵都是宝贵的收入。因为有了爱情,我们才有了观察人性和事物的浓厚兴趣。正如老三对他爱人的感慨:“没有这个爱的经历,死都不能瞑目啊!”

男人的爱情本质,等同于女人的爱情本质——不管男女,凡来自纯真灵魂深处的爱情,都是认真的,会是全身心投入的,是谦卑也是奉献的,是格外的细致,是心甘情愿的忠诚,是一心一意地别无他顾,是对对方细致的呵护和保护。这样的爱情之歌,才是动人的啊!《山楂树之恋》告诉了我们这些道理,爱情中的美,来自于灵魂!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可以想象得出,他对静秋是一种怎样的爱,面对这已经绝迹了的爱情,又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期盼?



小说前言是作者艾米写的一个简单的说明。

1977年静秋顶职,中国恢复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静秋相继求学、搬家、出国。其间,静秋将他和老三的故事写成了小说,但被出版社以缺乏斗争性为由遭到退稿,搬家时静秋扔掉了所有的东西,包括这部书稿和记载有老三的故事的日记本。但静秋细心的母亲把日记本保存了下来。作者艾米曾多次想把静秋的故事写出来,但都遭到静秋的拒绝,直到那年春节,静秋带女儿来艾米家做客,带来了这个日记本,艾米选取了其中有关老三的部分,最终完成了小说的创作,于是这个至纯至美至真的爱情故事终于从岁月之河浮生出来,感动了躁动尘世中躁动着的灵魂,爱,原来以为懂得,其实我们不懂。

看完这段说明,我不由对静秋心生一分敬意,这是怎样一个坚强的女子啊!

对爱情,静秋和老三刚刚品尝了爱的芬芳,还没来得及品尝爱的果实,其中一个深爱的人就远去了,恋曲还未奏响就戛然而止了,走的人解脱了,留下了无尽的空白,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无尽的思念。我不知静秋是在何种心态下完成她事业上的一系列的壮举,也许是老三的祝福吧。因为有个人在等着她,在督促着她,有一双眼睛在远远的注视着她,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在那个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的年代,单纯的静秋写出的书稿遭到出版社拒绝就不奇怪了。静秋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倔犟使书稿保留了本真,虽然书稿最后遗失了。设想一下,如果静秋被迫改稿,还会有现在的这个《山楂树之恋》吗?我们还会读到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吗?毕竟那不是一个讲求人性化的时代,不能怪那个编辑,不是他的错。相反,我们还要感谢他造成的阴错阳差,又好像冥冥之中有一只神秘的手在操纵着这一切。

也许静秋曾想让这个故事永久地尘封在她的心里,只留给她自己,以至于她一次次地拒绝艾米写她的故事。想想看,一个人用多半生去守着一个秘密,会是多么的沉重。岁月的魔力是任何人也无法抗拒的,他能让一切沉淀下来,磨蚀掉棱角,最终化为一缕尘烟消散。敞开尘封的往事,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静秋释然了,读者震惊了,她们看到了老三,看到了静秋,看到了传说中的山楂树。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宁愿回到从前,回到那个开满了山楂花的年代。

我不知道老三离开静秋后的这30多年的日子,她是怎么度过的。

当一个人经历了这样的故事,还有什么是值得她动情的呢?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个小说里,有不少令人发笑的段落和词句,有些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又莫名升起一种悲哀心酸,简单平常的几句话,好象那些经历都很普通,但读到我的眼里,却是沉重的份量。为静秋的懂事,为她的坚韧性格,为她的吃苦耐劳,为她的孝顺。在艰苦的环境里,她还不忘学习以及以难以想象的付出去帮补照顾家庭,而且,还在情感世界里苦苦无奈的挣扎。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感动得一塌糊涂。我也知道这份感动的原因还有因为静秋所经历的也是我所经历过的,读这部小说能勾起我很多辛酸的回忆。小说描述的是70年代后期,我出生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1978年,按理说,我不应该再有很多吃苦的经历,可我却确确实实的经历过很多。或许说到这些在当今的年轻人眼里,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静秋,但作为男人,我却有种息息相通,同病相怜的感觉。



小说到了中后部分,逐渐开始压抑和沉重,直到结尾,都让人喘不过气来。我相信很多人看了,都会哭的,而有了一定岁数的男人,都会因此堵闷。有些读者说,这个故事太过矫情,但我个人以为,正因为太过纯洁,才会让现在的人错觉成不可能的矫情。但我相信,这是真的。有人说这个小说的爱情太纯,老三和静秋之间的爱受静秋个人的怀疑、内心的斗争的因素影响太多,我倒是觉得,他们两都很直接,而且是非常的,喜欢就是一瞬间表达了。在那个年代,这是很困难而且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老三就做到了,而静秋在得知老三白血病的时候,也是那么的义无返顾。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会为这种表达方式而不屑,认为太假和多余,但他们当时的直接和现在的直接一夜情的上床,却不是同一种勇气和爱。

也许有人会说,相对于老三的爱,显得静秋太普通了,应该给予老三更多的爱和付出。我却不这么认为,恰好相反,也正是静秋这样的女人,才能激发出老三那样的爱。静秋出身成份不好,但是学习好,写的字体以及文字基础也好,而且五官也好,因为出身的原因,造成了她的自卑以及生活的困难,但正因为这些,才使得老三更怜惜着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而且静秋很自爱,在困境面前,又常常体现出她的原则以及勇气,原则如她接受他赠送的钢笔以及答应为老二织毛衣作为报答,勇气在她第一次回城老二要送她被她坚决拒绝以及老三留纸条送她的场面,还有她和老三在床上互相抚摩的片段,都相当耐人回味。

她分明对老三是一见钟情的,她是矜持谨慎的,却也是热情敏感的,她是勤劳勇敢的,也是多才多艺的,她能肩挑体扛,也能织衣缝纫,她的手会拉琴,也会拖板车,她能赤脚踩石灰倒煤渣铺操场,也能编排舞蹈并负责教会大家,排球场上是主力,乒乓球赛时要不是教练故意让她输球,她会得冠军的,她能热情帮助别人并让各种人敬畏她。

她坚强,从皮毛到骨子里都是。她隐忍,让眼泪都流到血液里。她能克制得住自己不哭出来,能够找到一个机会的时候才哭自己所哭。

她还没有对老三说我爱你,可是,在以后的若干年里,她一直关着她的心门。

她没说的,老三都懂。

她应该是很美的,不光是前突后翘的美,还有心灵之美,健康之美,壮硕之美,腹有诗书气自华之美。

这该是怎样的女子?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让老三穷尽一生地去爱。

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值得老三穷尽一生地去爱。

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不负老三穷尽一生地去爱。



读后掩卷叹息,爱情,那个时代的爱情就是如此青涩,如此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此羞涩的爱情,令人荡气回肠。一切感动源于文字,小说中那质朴平凡的文字,字字闪烁着真情和感动,娓娓道来的正是今天生活中最欠缺的那种含蓄曲折、澄净、真挚、刻骨铭心!

《山楂树之恋》让我除了感动之外,还有两点让我感到无法名状的痛苦。一点是老三从县医院消失,静秋对其产生怀疑,并在彷徨中对成医生产生了难以画清界限的感情,作者安排她往成医生口袋里塞诗的情节,让我感到了莫名其妙的痛苦。准确地说不是痛苦,而是恐惧。也许静秋是爱屋及乌,因为成医生跟老三一样说普通话,跟老三一样小心地爱着自己爱的人,所以在以为得不到老三的爱的时候,就把对老三的爱转嫁到了成医生身上。但我却认为即使静秋向往和建新一起过成医生和江老师一样的日子,也不该往人家口袋里塞东西。就是因为这个情结,让我对静秋有些不解,甚至有些恨,恨她稍有些不忠贞!第二点让我痛苦的地方在后记中,“静秋”考上了硕士,到美国读博士,在老三去世三十周年之际,她说她要带着女儿去山楂树下看望老三,并且告诉女儿山楂树下长眠着她的爱人。我的痛苦在于:不知芳龄几何的“女儿”,届时竟作何想?不知老三泉下有知,看到小姑娘时会泪如雨下,还是安详彻底地闭上眼睛?其实,我能接受的或者说愿意看到的是静秋终生不嫁。当然这样也违背老三生前的意愿,同时也不人道。换一个角度想:因为老三深爱着静秋,所以他希望自己走了之后静秋能够结婚、生孩子、幸福的生活。但深爱着静秋的老三打心眼里真的就希望静秋成为别人的老婆吗?我始终坚信真正的爱情从来都是伟大的,但也无一例外是自私的。



严格来讲,小说用词很普通,也很随意,基本上没有什么过多的修饰,这个可能是因为从日记记载上改编的缘故,所以难免在看的时候,有一点点的遗憾,觉得还不够完美。再有小说中主人公的对话部分常常用些破折号,我觉得用的不一定恰当。前段时间作文课上我刚刚讲过了标点符号的用法,其中也提到了破折号只用于以下四处: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而小说中人物对话运用了大量的破折号,或许作者的初衷是表示人物之间的对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深思熟虑、不知道意思咋表达等等。但如果作者真想表达的是我所理解的这个意思,那就应该用省略号而不是破折号,因为省略号就有这个作用: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当然,这只是我阅读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思考,或许我所掌握知识有限,说法不一定正确。当然即便艾米真弄错了,也是运用小小标点上的失误,白玉微瑕。但换一种角度来看,正因为这样,不注重小节,只注重故事情节本身,原生态的叙述朴素真实的故事,才更显得故事的真实和感人。

在这个故事里,我不得不提到另外几个人,虽然他们的出现都很短暂,但给故事本身,多了许多令人无限遐想和抚掌感叹的空间。一个是长林,一个是丁全,一个是段新树,另一个是秀枝,还有一个秀云和老三的未婚妻。前三个都是对静秋有感觉的男人,特别是长林,他的无奈,也同时激发了我深深的无奈与同情,但若是静秋当真最后与长林结合在一起,估计会是所有读者最大的遗憾了。这样说不是对长林藐视,而是觉得象静秋这样的女人如果嫁给了长林,后半辈子是不会真的幸福的,哪怕长林有多么的爱她疼她,但终究无法与静秋一起做梦和飞翔。丁全描写得更少,唯一一个暧昧的机会出现,只是他约静秋看电影的一句话,但他为静秋打架以及多次提到从小一对一静秋帮带他的话,到最后一次丁全拉着她的手说:“从小你没少拉过我的手”的话,都能让人产生一种遗憾和失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无疑是最浪漫的,可惜终究被作者淡淡带过。而段新树的描写,正象老三对静秋交代的那样: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虽然他看起来很随便的样子,但在静秋眼里,也不是没有感觉,如她夜晚上厕所的那段描写,还有两次他带她去找老三的片段。可惜,依然被作者淡淡带过。这些个看似细微的情节,每一个都应该有可能发生故事,但结局究竟如何,只有静秋自己知道了,也或许,日记本身就是非常隐私的私人空间,能够呈现给读者的,毕竟只会是个大概或者某个突出的中心思想,而许多许多的故事或许都被简约和刻意省略了,包括和老三之间。通过他们对静秋的感觉,也让大家感觉到了静秋的美丽,虽然她自己一直很自卑的认为自己并不美丽,而且出身卑微和家庭的拮据(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会自卑吧,包括她对自己身材的不满意)。作者巧妙的将这个隐喻通过几个看似并不重要的人物而表达和肯定了出来。对于秀枝,这个暗恋老三的女子,也没有过多的阐述,但三言两语就刻画了那种无奈,淡了刻骨的相思,却成全了读者自己遐想的空间。还有就是秀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也将她带进了暗恋老三的位置,关于她剪掉了老三和他未婚妻照片的那段,秀云分明说这样做不是为了秀枝和静秋。但是作者同样没有作个交代,未免让人疑惑。通篇有关联的人物的交代都显得过于草草,或许是隐私关系,或许是时间关系,也或许是创作篇幅约束,总之,这样的交代,读来还是有很多的遗憾在我的心里。而老三和他未婚妻的故事几乎一点都没有交代,这对于老三这个角色来说,未免也是一个遗憾。真希望有人能够再续一本,是以老三的感官出发,将老三的情感世界,将他经常偷偷过来看望静秋如何打发那些空闲时间的故事写出来,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个完整的空间。



读这部小说,很多句子令我深思,能激起心中的波澜。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如果生活是一条单行道, 就请你从此走到我的前面,让我时时可以看见你;如果生活是一条双行道,就请你让我牵你的手,穿行在茫茫人海里,永远不会走丢。

“我们不会有,但是你——会有的,你有就跟我有一样——你会活很久很久的,你会结婚,做妈妈,然后做奶奶,你会有子子孙孙的——很多年之后,你对你的后代讲起我,你不用说我的名字,只说是一个你——爱过的人——就行。我——就是想到那一天,才有勇气——面对——现在。想着那一天,我就觉得我只是——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在那里看你——幸福地生活——”

说如果静秋过得很幸福,就不要把这些东西给她;如果她爱情不顺利,或者婚姻不幸福,就把这些东西给她,让她知道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倾其身心爱过她,让她相信世界上是有永远的爱的。

“静秋” 听到这个名字,即便我一只脚踏进坟墓了,我也会拔回脚来看看你。

十一

我想,山楂树下,老三一定会一直在另一个世界看着静秋。

有人说,人死了不是就消失了,而是到另一个地方去了。

所以我相信,三十多年了,老三一定还在等静秋,在另一个世界看她幸福的生活。等他们百年以后,一切归于尘土,还会在相见。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开满红色花朵的山楂树下,立着穿着整洁的白衬衣的英俊青年,他灿烂的笑容如同浊世中怒放的花朵,足以照亮尘世昏暗的天空,永不老去。
0彼1岸1花0
2020-07-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86
展开全部
我觉得电视剧山楂树之恋的剧情比原著更好,原著中静秋对老三的爱展现得不够充分,电视剧中稍做改动使得静秋对老三的爱也做了充分描述,从警惕、躲避,到倾心、不顾一切,尤其是在得知老三患了不治之症时,深夜游过水库去看他,显示出静秋对老三的爱一点也不比老三对她的爱少。剧中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件道具都恰如其份地表现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位少女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时的心理变化。那个年代有很多少女对爱情是十分坚贞的,殉情的事也时有发生,居我所知在七十年代末,同是在宜昌,葛洲坝工程局下属单位有一对情侣,男生因工伤去世后女生从宿舍楼5楼跳楼殉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4b12dfe0c
2010-09-09 · TA获得超过250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0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4万
展开全部
我觉得她是喜欢的,
但是个性导致她考虑得比较多,
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潇洒,甚至是对他的猜忌。

可能慢慢到以后她才会发现自己是爱他的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婂九
推荐于2017-11-23 · TA获得超过12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7万
展开全部
说实话 我觉得仅仅是喜欢 等到静秋成熟后才发觉老三好 才慢慢爱上的 唉 如果我是她 也许我这辈子都不会结婚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