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 我来答
徐天来11
高粉答主

2015-08-14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3276万
展开全部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如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这一内容,它能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口语交际不知道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有的老师干脆跳过不上或者简单的三言两语草草了事。其实,口语交际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贯彻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中有着不可缺少、也无法代替的功能。一、让学生乐于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愿学、乐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也同样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即一切要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如《学会解释》、《小小辩论会》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容易激发他们与人交流、沟通的欲望。我们有了学生乐于说的内容,还需要有乐于说的形式。因此,我就安排了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口语训练开启学生的“话匣子”。经常利用晨会课、课间十分钟,让学生讲故事、笑话、自我介绍、见闻趣事、游戏后练说、小组讨论等,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无形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说”。 二、让学生敢于表达有时学生想说但又不敢说,该怎么办?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因为教师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教师的爱,教师的鼓励,会使学生充满信心。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抓住学生想说的动机,予以及时的鼓励,恰当的引导,会使学生的“话匣子”彻底打开。首先,必须消除学生“怕说错”的心理。为了让学生敢说,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每天上课前,先让学生口述昨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要求自己说给自己听,说完后再请一两位同学说给大家听。起初学生会觉得不好意思,也感到无话可说,往往说一两句就闭口不语了。即使这样,也要对敢于说话的同学鼓励表扬,从而增强学生信心。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胆子壮了,口齿也就清楚伶俐了。三、让学生善于表达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 学生想说,有时不知如何去说,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说,说的话就东一句,西一句,看到啥说啥,想到哪说哪。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指导方法,送给学生的一把钥匙,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总之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从课程实施来说,就是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