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第一、确定报考专业
因为报考专业会直接影响报考的学校的选择。在这温馨提醒大家,如果不是对本专业彻底失望或失去兴趣,或者觉得本科的专业没前途,最好不要随意跨专业报考,毕竟跨专业报考难度较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可以跨专业报考,就是报考相近的专业。比如,学会计学、或学经济学的报考金融专业;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子信息工程的,报考自动化专业等,这些专业相近,专业课上有交叉重叠,跨专业难度相对小一些。
第二、确定报考学校档次
根据自己的实力,综合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切忌盲目。
比如你是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建议报考211工程或普通的985大学,报考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这种风险很大,一来竞争太激烈,二来这些学校部分老师可能会对第一学历有要求。
比如是211工程或985的大学,同等条件下,建议首选本校,或者选择比自己学校稍高层次的大学,专业上水平更高,就业前景更好的大学。
第三、确定报考城市。
大学是具有城市属性,城市经济越发达,大学也会随之跟着快速发展。这在我国大学历史上已经有许多案例,典型的如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还有地理位置不佳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985大学。
建议在城市选择上,决定以后在哪工作,就选择在当地或周边的大学。同等条件下,优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或北上广等大城市。
很多想要考研的同学会纠结如何选择学校,定的目标太高怕考不上,定的低又不甘心,从而陷入两难境地。选择专业相对容易一些,大部分同学考研都会选择考本专业,因为考本专业有基础相对容易一些,也有一些同学选择跨考别的专业,那就可能要多吃点苦头,重新学习另一个专业的专业课。考研该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呢?
对于选择学校来说,无非就是以往自己的名校梦,或许高中时就一直梦想着去某个大学,但出于各种原因没去成,所以考研是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当然,只是为了实现以前的梦想还不够,最好考虑一下这个学校的专业排名,是否为优势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等。如果都符合自己预期,那非常圆满,放心大胆地报考就行了。如果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的话最好慎重选择,毕竟还要为以后的发展考虑。
另外可以根据城市来选择学校。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城市,选定城市以后就可以在这所城市的大学里选择自己向往的目标了。综合考虑专业排名,各种资源,就业情况等因素,最终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这个方法相对容易,从小范围中筛选目标比较精准。
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要考哪个学校,或者是专业排名前几的学校,或者是自己向往的名校,或者是自己想去的城市的学校,不知道考哪里的应该很少。所以既然目标已定,那就认真备战,攻坚克难,朝着目标一步步向前。
对于专业来说,跨考专业的是少数,我当年考研时班里只有一个女生跨考英语专业,因为特别喜欢英语,所以考研那年自学了二外日语,每天起早贪黑,第一年因为日语学习的时间短没考上,算是熟悉题型,第二年又接着考,初试过了,因为复试出了点问题最终没考上。跨考专业付出的努力要比考本专业多得多,用一年时间学习一个新专业的知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尤其是跨考理工科专业。所以如果早早就确定好跨考专业的话,那就尽早学习新专业的知识,打好基础,为以后考研做准备。另外,跨考专业的话最好考虑以后的科研或就业情况,以便于以后的发展。
考研是一个逆袭的好机会,不管是想去名校,想换专业或者是换城市,都可以通过一次考研来实现,所以定好目标,制定计划,好好复习,努力实现这一次逆袭吧。
下面从几个方面说一下考研该如何选择专业跟学校,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一些帮助~
1、定专业
我们选专业最好跟本科专业相同或者有所关联,当然如果实在是不喜欢本科专业或者是大学四年学了四年还是没有学懂,那么我们如果要考研就不得不考虑跨考。那么说到跨考我们就需要说到如何判断这个专业我们我们是否能跨?在说这个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对专业分个类,专业一共分为两大类,自然科学学科跟社会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包含: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社会人文学科包含 文、法、史、教育教学、艺术等学科。
1、怎么判断这个专业我能跨?:
①社会人文学科跨社会人文学科 可以跨
②自然科学学科跨社会人文学科 可以跨
③自然科学学科跨自然科学学科 看情况(相关的可以跨,不相关的不可以跨,判断标准:你要跨的专业,它考的专业课你本科阶段是否学过,学过就可以跨没有学过就不可以跨。)
④社会人文学科跨自然科学学科 不可以跨
2、特殊专业报考条件限制:(统招)
①法律硕士(非法学):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专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生不得报考。)
②法律硕士(法学):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1-2条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报考法律硕士0301 需要你是本科学这个专业的,如果不是那么不能跨考。)
3、不考数学的专业有哪些?
法律硕士、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采访编辑、艺术类、图书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社会学、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艺术类),这些专业考研是不考数学的。数学基础差的同学福利~
4、有没有不考英语的专业?
没有
没有不考英语的研究生专业,考研英语是大头,虽然占的比例很小就20%左右,而且分数线低,但是年年都有一大批考350分以上的考生因为英语没过线而失败。所以如果你英语基础比较差,那么英语现在就要开始复习了。
5、医学专业地域特别特别特别重要(重点关注)
医生这个行业流动性很差,如果你要考研读医的话,那么一定要考虑地域限制,将来在哪发展就选择在哪的院校是比较稳妥的一个办法。通常来说当地医院中的医生基本上是你的师兄或者师叔,同门。数据表明,70%的研究生选择本地就业(其他城市想进去很难~)所以学医考研,一定要考虑地域限制,特别受地域影响。
前面5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你确定你要跨考的专业,后面说说我们该如何选择院校。选择院校可以从地域、学校情况两个方面来考虑自己的目标院校。
地域:
大城市机会多,发展好,竞争激烈,考取难度也是最大的。小城市偏远地区,机会少,但竞争没这么激烈,相对容易考。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看自己具体情况以及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有一些受地域影响很大的专业,要特别慎重。比如学医~
学校:
①如果你选的专业,是非常吃专业技能(专业性强、吃技术),你又准备在这个行业一直干下去,那么在名校跟学校专业排名之间,果断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放弃名校!(这样的学校可能在大众面前不是很出名,但在特定的领域非常有知名度,有名气。那么在将来就业时比名校更管用!)比如土木专业,选择老八校更加的好!(当然这里面 绝大部分学校既是老八校中的一员,也是名校~在这个里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绝对不比其他名校差~)
②如果你选的专业,是很宽泛那种,不吃技能,除工科外选择名校 985 211 更好 !
前期我们可以根据专业、地域、学校,筛选3所学校,3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后面中期7月份根据复习情况最终确定自己要报考的学校。 这三个学校是:①高:你要垫脚才够得着②中:你伸手就能摸到③保底:你站着不伸手就够ok。
复习的好,我们选择高目标学校,复习的一般我们选择中等学校,复习的很差我们选择保底学校。
有的同学可能担心?每个学校专业课不一样,是不是不能兼顾,不担心,前期我们主要复习公共课:英语跟数学,如果要复习专业课可以选择这3个学校交叉的内容复习。到了7月份,就要把目标定下来了。然后向着这个学校发起冲锋!!!
2、考研前期能用的上的一些网站跟工具:
在考前前期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多收集你报考学校专业的信息和数据,这个步骤很重要,与你考研过程中学习书本知识同等重要,不要怕麻烦,犯懒而不去做,通常你与对手的差距从这里就已经被拉开。而考研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就是报录比!
①报录比,看历年分数,可以看到你跟目标院校还差多少,这就是以后你复习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帮你确定目标分数。
②看报录比,报名人数跟录取人数,能看到这个学校专业的竞争程度。看这个有什么用?作用大了!你说有没有那种学校,学校排名靠前、报名人数又少,又好考的好事? 还真有!你先选定一个学校排名区域,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去找那种 招生人数多、报名人数少的学校,从一定程度上能帮你选到你梦想中的学校。
在这里整理了最新学校报录比,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我哦。
查信息的渠道:
①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②学校学院官网
③中国教育在线
④考研论坛
⑤研究生学长学姐
⑥雷哥考研公众号 官网
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衡量自己的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
个人兴趣及未来就业方向。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决定了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并保证较高效率。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第二个方面:
自身实力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自身实力幷非指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一个基础较差的人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意志足够坚强,加上一定的客观条件,总是可以成功的。
选择学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高低。
2、名气大小。
3、竞争态势。
4、意向工作地。
扩展资料: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导读:作为学生来说,有两次选择分外重要,第一次是高考,决定了本科毕业证的份量,第二次就是考研,决定了自己十余年投入将得到的产出,经过很长时间的报考,各种渠道资料的收集,补习班的锤炼,终于到了报考的关头,选择学校专业也变得十分重要。
考研是人生的重要选择,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成为考研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学业完成后工作理想与否的关键因素。
如何选择专业呢?我们建议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衡量自己的几个方面。
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的话,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也决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复习,并保证较高效率。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未来就业的考虑。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很大。例如政治学、林业工程、材料、仪器仪表等学科毕业生的即时就业率在90%以上,而体育、植物生产、水产、中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就业率低于50%。
实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自己要很好地扬长避短。首先,看现有基础。如果你从末接触过计算机,数学又学得不好,现要却要报考清华计算机专业,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冒这个险。其次,看客观学习能力。如果自己的逻辑思维确实不够发达,那么复习起理工科专业来确实会非常吃力,效果不见得好。如果记忆不强,报考历史专业恐怕也成问题。
个人的客观需要。这一点很现实,也很无奈。比如家庭原因或个人原因要求你必须尽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那么即使你对文学情有独钟,也可能不得不考虑现实情况。本科毕业自己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后深造机会也有,那么建议你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专业拼一把,成则更好,不成也无所谓。
选择专业,除了对自己的综合情况有一个大概的科学估算外,还应该避免常见的几种毛病。
一、鼠目寸光。判断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别只盯在鼻子尖上。时间过得快,专业胜衰更快。几年工夫,足够从在大红大紫落到无人问津。大三起码要大概地了解一下5年内(研究生毕业)专业的发展趋势。
二、人云亦云。自己对自己缺乏认识,没有判断力。明明读懂一个法律条文都在花上半天,看到别人一窝报法律,自己也要去凑热闹。
三、过于急功近利。绝大部分情况下,选择专业其实主要依据的就是“功利”标准。但凡事不能过头,太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因为这样会蒙蔽你的眼睛,造成专业选择上的失误。
在专业选择上,有个故事可以参考。话说古时候,有个士子一心想功成名就、封妻荫子。当时的皇帝重文士,于是士子一头扎进书堆。不想换了皇上,忙于开缰拓土,重用武人,士子于是赶紧学剑。剑未学完,又换了皇上,马放南山,偃武修文了,士子只好再捧起书来。时间一晃,人已垂垂老矣,这时新皇上又喜用年轻人了。这个士子命运多桀,自然有生不逢时的因素,不过自己太急功近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不论哪个专业,只要有成就,其他一切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回报都是水到渠成的东西。现今的社会,职业上早已不是从一而终了。北京地区高级白领的调查表明,95%的人有过跳槽经历;62%的人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无关。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并非企业管理专业出身,相反倒有不少哲学、中文的毕业生。千万不要像那个士子一样,盲目追求时髦,最后落个两手空空。
如何选择学校呢?
确定报考专业之后,就需要确定报考学校。 目前,全国开列在招生计划目录上的招生单位有近700个,主要集中在首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例如北京地区就有招生单位217个,上海则有59个,其它省份则有多有少。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招生单位多一些,而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招生单位要少得多。例如 ,江苏、广东,分别有53个、33个招生单位,而贵州省只有8个招生单位。
招生单位有不同的分类。
高等教育单位和专业研究单位。 平时一提到研究生招生单位,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大学、**学院,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单位,因开办本科教育而为学生所熟悉。另一大块因为平时和本科生没有什么关系而常常被忽视,这就是各类研究院、研究所,如大名鼎鼎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这类招生单位数量很大,例如北京市的招生单位中,研究所、研究院就占二分之一强,达135个,每年招生人数相当可观。由于许多人不了解此类招生单位,所以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可能会小一些,值得试试。
一流单位与普通单位。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都属于全国一流单位,不论从师资还是硬件方面来看,都比普通单位要高出一截,将来就业时牌子要硬许多。不同类型的院校之间就业率差距巨大,据教育部统计资料,全国重点大学或地方名牌大学的即时就业率通常都能达到90%以上,普通的学校甚至不到50%。
选择招生单位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仔细斟酌。
质量高低。在质量高的单位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使三年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判断质量通常可以看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单位近年来学术成就等。
名气大小。名气往往是质量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响当当的单位,通常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研究,也有利于就业。
竞争态势。各招生单位由于质量高低、地理远近的缘故,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可能相差很大,竞争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自己的实力,可以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
最终报考目标的确定,其实是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的综合。
另外就在校生的选择加以说明。对于在校生来说,选择一般有四种情况,按难易顺序分别是:
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最为轻松的选择,一来本专业课程已经在本科阶段仔细学过,而且熟悉教师的授课重点和命题风格。二来只要不是被系里老师深恶痛绝,一般多少总能获得考试范围、命题重点、阅卷判分等方面的优惠。据统计,对普通专业而言,本专业本校报考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其他三种情况。
本专业跨校报考。相比本专业本校报考,有两点不利:一是专业课程内容和重点可能有些区别,甚至区别很大,例如人民大学的国民经济专业侧重宏计划,而北京大学的国民经济专业则侧重财政金融;二是老师等不太熟悉,难以获得额外的优惠。
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专业更换了,难度变得更大。而且,两个专业之间关联越小,难度越大。比如,法律专业转为财政金融的难度就要大于从经济学转为财政金融。所好的是仍然在本校,可以就近利用课堂、同学、教师等各种资源。
跨专业跨校报考。通常这是难度最大的一种。特别是所报考学校在外地,则难度就更大了。然而这种情况有时也能激发起人的斗志,通过艰苦奋斗,往往能出奇制胜。对北京几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调查发现,大约有30%的专业状元是跨专业跨学校报考的,或许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这四种模式中如何选择?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除了必须考虑到的兴趣、爱好等,还有这几点情况需要注意。
一是本科专业和学校的情况。如果你本科就读于名校热专业,那么建议还是省省心,安居乐业,准备本专业本校报考吧。如果专业不错,学校一般,可以考虑第二种;反之,则考虑第三种。万一专业、学校都不满意,则不要惧怕背水一战。
二是结合自己的竞争力。比如本校本专业太热,竞争对手太多,那就不妨换个学校或专业试试。如果自己确实很牛,信心十足,那么跨校跨专业也无妨。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情况下,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是不同的。跨专业跨校的应该起步最早,本专业本校的可以晚一些。下面是我们在对大量成功者访谈后总结出来的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表。
类型
难度
最佳开始时间
至迟不超过
本专业本校
较小
大三下学期
大四前暑期
本专业跨校
一般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跨校
较大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跨校
很大
大二下学期
大三寒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