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件说明了什么?
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和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扩展资料:
烧毁圆明园的原因:
英国人焚毁圆明园最直接的原因是要迫使清政府尽快地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签订和约,以便他们能够按原定的计划从北京撤出。
一开始额尔金准备烧毁紫禁城,后来他经过几天深思熟虑,选择了圆明园为报复行动的目标。 在额尔金看来,焚毁圆明园,是一个既可“赫然严厉”地打击清政府,又不至于因焚毁北京城内清宫而可能吓跑恭亲王奕等人,从而失去勒索、讹诈对象的做法,因此是“最无瑕疵的”选择。
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为中国皇帝私有。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虐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
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火烧圆明园
→落后就要挨打
→清朝的腐败.旧中国清政府的无能
→弱国无外交
→当时中国人的麻木,迂腐,懦弱,愚蠢。
这是我们的耻辱,是个刺眼的教训。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必须牢记这个血的教训。
清朝的腐败.旧中国清政府的无能
弱国无外交
这是我们的耻辱,是个刺眼的教训。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必须牢记这个血的教训。
并不是封建制度本身的问题,是它缺少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