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喜欢学数学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更好辅导孩子学习一年级数学
一、孩子们是怎样学数学的?
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数学学得好,要使孩子真正学好数学,我想首先就应该了解我们的孩子是怎样学数学的,只有按照孩子的学习特点进行指导或辅导,才会对孩子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否则,反而会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近年来,数学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学习更强调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知识。也就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觉得这一点对我们家长辅导孩子也很重要,当你给孩子辅导数学时,你是直接把知识给他,还是启发引导他,让他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呢?“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孩子的思维,孩子有可能会产生令你出乎意料的答案。
那我们的孩子究竟是怎样学数学的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两点:
1.孩子主要是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来学数学的。
我曾经看到过一幅漫画。(题目:路上小心)一位母亲在家门口叮咛将要上学的孩子:“路上小心”,孩子一边走一边想着:“路上小心”可一不小心还是掉进了大水坑。而当他爬起来后,脑中想到的“路上小心”就要比前面深刻地多,因为他经历了、体验了不小心的后果。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体验的重要性。
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将要学习认识人民币。也就是元、角、分,有的孩子学这部分内容觉得特别轻松,而有的孩子怎么都不理解,为什么?因为,有的父母亲,从小就给孩子一些零用钱,陪孩子到商店购买物品,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就理解了钱的用途和大小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比如,拿1元钱去买5角钱的东西,营业员找给她5角钱。孩子有了这样的经验,就能比较轻松的理解1元—5角=5角。再比如:一张10元可以换几张1元,换几张2元,几张5元,如果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人民币,学起来就会非常困难。我想讲到这儿,我们家长可能已经明白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学数学生活经验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你要想让孩子学好数学,首先就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像我们这一个多月来学习了比多少、比高矮、比长短,以及图形等知识,对这方面有生活经验的孩子学起来就非常轻松。很多孩子不仅能清楚地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谁比谁长,谁比谁短,而且能表达是怎么想的?这本教材第八单元是认识钟表,这也是一个需要生活经验支撑的学习内容,我们教室里都挂了一个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认钟表,建立起时间观念,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整点时刻或半时也可以经常问孩子:现在几点?如果孩子对钟表方面无一点生活经验,那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很吃力,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说到这儿,有些家长可能会想,怎么现在的一年级,数学都要到家里去学。关于这一点,我也想说明一下:
这一套人教版的新教材,编者站的起点是很高的。他们认为现在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已经不会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以及周围环境、宣传媒体的影响等等使孩子很早就接触了很多数学知识。像数数、计算、会认钟表等等。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第一届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已经是初三了。咱们这一届孩子应该说是很幸运的,因为我们的老师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这几届新课程实施下来,我们感到学生的学前教育差异很大。生活经验少的孩子不在少数。而根据编者的意图,老师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的生活经验转化成数学知识,让孩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生活,用科学、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生活经验,同时还要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孩子的思维水平,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比如:认识钟表,我们在课堂上,会让孩子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你怎么知道现在是3时?让孩子拨一拨时刻、按照一定的规律画时刻。比如:第一个钟显示的时刻是3时,第二个显示3时半,第三个显示4时,最后一个请孩子自己来画时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在这一册教材中课本上只安排了2节课学习认识钟表,如果孩子一点生活经验也没有,那么教师势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基本的认钟表上,那么思维训练方面肯定会减弱一些。而且认钟表这部分内容本身就需要长期的、经常性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所以,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重点: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浙江教育学院有一位吴卫东教授,她就非常注重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在玩中学。有一次她去幼儿园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看见很多孩子都会积极举手发言,而自己的女儿把手指放在嘴唇上,谁发言就朝谁看,似乎什么都不懂,吴教授感到这样去上小学肯定不行,所以就抓住一切机会让女儿在玩中学,玩中丰富生活经验。有一次女儿说想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请妈妈帮助打电话。妈妈就说:你自己打。女儿说:我不会,妈妈就马上抓住这个机会说:妈妈教你。就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自己打电话,还认识了数字。在我们这套新教材中还特别注重估计能力的培养。而估计能力的高低,更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们可以抓住平时和孩子共处的机会培养孩子的估计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
一、孩子们是怎样学数学的?
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数学学得好,要使孩子真正学好数学,我想首先就应该了解我们的孩子是怎样学数学的,只有按照孩子的学习特点进行指导或辅导,才会对孩子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否则,反而会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近年来,数学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学习更强调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知识。也就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觉得这一点对我们家长辅导孩子也很重要,当你给孩子辅导数学时,你是直接把知识给他,还是启发引导他,让他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呢?“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孩子的思维,孩子有可能会产生令你出乎意料的答案。
那我们的孩子究竟是怎样学数学的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两点:
1.孩子主要是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来学数学的。
我曾经看到过一幅漫画。(题目:路上小心)一位母亲在家门口叮咛将要上学的孩子:“路上小心”,孩子一边走一边想着:“路上小心”可一不小心还是掉进了大水坑。而当他爬起来后,脑中想到的“路上小心”就要比前面深刻地多,因为他经历了、体验了不小心的后果。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体验的重要性。
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将要学习认识人民币。也就是元、角、分,有的孩子学这部分内容觉得特别轻松,而有的孩子怎么都不理解,为什么?因为,有的父母亲,从小就给孩子一些零用钱,陪孩子到商店购买物品,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就理解了钱的用途和大小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比如,拿1元钱去买5角钱的东西,营业员找给她5角钱。孩子有了这样的经验,就能比较轻松的理解1元—5角=5角。再比如:一张10元可以换几张1元,换几张2元,几张5元,如果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人民币,学起来就会非常困难。我想讲到这儿,我们家长可能已经明白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学数学生活经验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你要想让孩子学好数学,首先就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像我们这一个多月来学习了比多少、比高矮、比长短,以及图形等知识,对这方面有生活经验的孩子学起来就非常轻松。很多孩子不仅能清楚地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谁比谁长,谁比谁短,而且能表达是怎么想的?这本教材第八单元是认识钟表,这也是一个需要生活经验支撑的学习内容,我们教室里都挂了一个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认钟表,建立起时间观念,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整点时刻或半时也可以经常问孩子:现在几点?如果孩子对钟表方面无一点生活经验,那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很吃力,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说到这儿,有些家长可能会想,怎么现在的一年级,数学都要到家里去学。关于这一点,我也想说明一下:
这一套人教版的新教材,编者站的起点是很高的。他们认为现在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已经不会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以及周围环境、宣传媒体的影响等等使孩子很早就接触了很多数学知识。像数数、计算、会认钟表等等。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第一届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已经是初三了。咱们这一届孩子应该说是很幸运的,因为我们的老师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这几届新课程实施下来,我们感到学生的学前教育差异很大。生活经验少的孩子不在少数。而根据编者的意图,老师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的生活经验转化成数学知识,让孩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生活,用科学、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生活经验,同时还要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孩子的思维水平,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比如:认识钟表,我们在课堂上,会让孩子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你怎么知道现在是3时?让孩子拨一拨时刻、按照一定的规律画时刻。比如:第一个钟显示的时刻是3时,第二个显示3时半,第三个显示4时,最后一个请孩子自己来画时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在这一册教材中课本上只安排了2节课学习认识钟表,如果孩子一点生活经验也没有,那么教师势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基本的认钟表上,那么思维训练方面肯定会减弱一些。而且认钟表这部分内容本身就需要长期的、经常性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所以,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重点: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浙江教育学院有一位吴卫东教授,她就非常注重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在玩中学。有一次她去幼儿园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看见很多孩子都会积极举手发言,而自己的女儿把手指放在嘴唇上,谁发言就朝谁看,似乎什么都不懂,吴教授感到这样去上小学肯定不行,所以就抓住一切机会让女儿在玩中学,玩中丰富生活经验。有一次女儿说想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请妈妈帮助打电话。妈妈就说:你自己打。女儿说:我不会,妈妈就马上抓住这个机会说:妈妈教你。就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自己打电话,还认识了数字。在我们这套新教材中还特别注重估计能力的培养。而估计能力的高低,更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们可以抓住平时和孩子共处的机会培养孩子的估计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小学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黄金阶段,孩子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但面对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一年级的孩子普遍觉得没有兴趣,甚至不爱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这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那么,数学教师怎样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呢?作为老师,如何让一年级学生爱上数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好习惯先养成
在教学中,如何让一年级孩子爱上数学学好数学呢?班级里孩子的习惯非常重要,这个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在前一两个月中,一定要跟紧、跟严。这样才能使以后的教学更轻松,更有效。在这期间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就能比较容易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将直接影响这些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状况及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要顺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育。因为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肯听、肯学,易引起兴趣,学习效果好。我们有时候往往不注意方法,不考虑孩子还年幼的具体情况,不适当地订出“每天一定做多少数学题”的计划,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强行施加压力,拼命地往孩子脑里塞。这样做,孩子会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
一、好习惯先养成
在教学中,如何让一年级孩子爱上数学学好数学呢?班级里孩子的习惯非常重要,这个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在前一两个月中,一定要跟紧、跟严。这样才能使以后的教学更轻松,更有效。在这期间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就能比较容易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将直接影响这些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状况及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要顺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育。因为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肯听、肯学,易引起兴趣,学习效果好。我们有时候往往不注意方法,不考虑孩子还年幼的具体情况,不适当地订出“每天一定做多少数学题”的计划,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强行施加压力,拼命地往孩子脑里塞。这样做,孩子会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