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荐《城南旧事》的理由200字左右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作者从七岁写到十三岁,恰好是童年到少年的这一段经历。童年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最难忘的。所以,作家中写童年生活的――尤其是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作品――都值得一读。
原因是,所有的作家的这一部分文字感情都格外地真挚,极少有矫揉造作的痕迹,而且较少有名利的因素。无论是安徒生的童话,还是鲁迅怀念童年的散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越来越喜欢。相反,童年倒没有成年人喜欢的程度热烈。这与他们的阅历和文学阅读有关。
童年是回忆,是好奇,是探索,是一首诗。《城南旧事》始终笼罩着淡淡的忧郁,淡淡的忧伤,如梦似幻。主人公英子是个儿童,她不能明白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能明白人间的苦难,以及复杂的人性。所以,她清澈的眸子只是在炽热地凝视,关注。
或者疑惑,或者同情,或者痛苦,但她并不能明白期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作品中也有故事,但是这故事并不是主要的,因为主人公搞不清其中的因果关系。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所看到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这部作品,在阅读的时候,如果能观看根据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城南旧事》,那么效果会更佳,更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作品中呈现的人、事、风景都是英子的目力所及,我们似乎都能感受到主人公目光的温度。残阳,校园,荒草,驼队,胡同,闹市,人流,流水……这一切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但这种诗情画意是以不悲剧性的色彩和格调做为基础的。
毫无疑问,它们不仅是英子眼睛里观察到的颜色,而且也是英子心中的颜色。人的成长,总是与阅历有关系的。不历尽沧桑,很难对人生有透彻的洞察,很难对人生有深刻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苦难对于童年并非什么坏事。相反,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创作背景: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写作思路:主要写出为什么推荐《城南旧事》。
正文:
《城南旧事》一书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1999年列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图书大厦联合发起选出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书单。2000年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新课标中学生必读丛书”。其中的多篇作品还被选入中学教材。
《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是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一部纯美的散文式的电影。
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1、这是一本以孩子的视角观察社会,思考生活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不满八岁的小女孩.
2、小说描写的多是微乎其微的小事,读起来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写作方面会给学生许多启示 .
3、这篇小说情节简单,语言自然、流畅、朴实,充满了童真童趣.
4、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画卷,带领我们去感受那个时代的心跳,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能帮助孩子们审视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
作品简介:
有六篇时间上连续,内容上各自独立的五个短篇组成:《冬阳 童年 骆驼队》(序言)、《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故事情节——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 ,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巡警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以她的文字风格,通过主角英子来观看世界的复杂情感,展现了真实热闹的市民生活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