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各个年龄段分别叫什么
展开全部
人生各个年龄段分别叫:
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追问
你好
展开全部
《论语》将人生分为六个阶段
十有五而立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给自己的人生画的六个挂象,这六个挂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人生参考。
十有五而立志于学:
到了15岁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该去学习什么,该往哪个方向去学习,就应该知道自己的将来要去做什么?就要知道你来到这个世界将来是要做什么的了,可我们想想自己,想想现在的社会和现实,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对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的迷失让我们自己都感觉到人生的诸多无奈。
三十而立:
15岁的时候确定了自己该学习什么,要朝什么方向去学习努力和发展,到了30岁的时候,有了15年的努力和摸索,你也该知道自己在某个方面可以确定下来好好的发展了。走了15年了,大概可以归纳出自己的人生有几个原则可以好好的去遵循了。
四十而不惑:
确定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经过了10年的实践,看到了自己的成效怎么样?你就知道了明白自己这辈子大概就这么走下去了。不惑并不是说到了四十岁什么都不疑惑了,不是的,是对自己人生所确定下来的原则不惑,不再怀疑自己的决定。其他的事情还是惑的。孔子是主张我们活到老学到老的,如果是四十什么都不惑了,那就什么都不用学了。四十岁,我只对我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方向和所要学的东西而不惑,我要下定决心去做自己的要做的事情。就这样走下去就可以了。
五十知天命:
一个人活到50岁,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你一路走来,好像都有一只手在安排,你这一路走来就造成你今天的这个样子,跑都跑不掉,你今天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你从小到大,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成果,《易经》告诉我们每20年就会变一次。你看看我们经常说的世代交替差不多也是20年一变。每一个人要替自己的命运负百分百的责任。假如你现在30岁,你就要替你将来50岁的时候负责任,一个人到了50岁,你就知道不怨天不尤人,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50岁就知道一句话而已,什么叫天命,就是一句话而已,我们一生的努力,就在证明你有什么样的命。命是由谁造的,是自己造的,是我造的这样命,那我抱怨,抱怨谁?有什么好抱怨,到这个时候你该知道自己的命了,该认了,能不能重来,不能了,人生最大的奥妙就是不能重来。想想自己,很快就到30而立的时期了,将来自己的命是什么样的呢?我应该对自己的命运负全部的责任,所以自己应该好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命不要听天由命。今天想想自己怎的很幸运,在即将而立的时候明白到了这些道理,让自己看到未来50知天命的时候将会怎么样,因为现在就是未来的开始。很多事情是自己可以把握和规划的。听天命只是对那些没有人生目标,迷失人生方向的人。如果你迷迷糊糊的活到50岁的话,那你不听天命,你听什么呢?但对有人生目标的人来说,命运是靠自己去把握和规划的,所以我要尽人事。
六十而耳顺:
到了这个时候,会碰很多人,他们根本不了解你,就在你面前指指点点讲一大堆,你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听会发脾气,不听也会发脾气,所以你就该知道耳顺,听了跟没有听一样。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逾矩就是我们从小到70岁我规规矩矩已经变成我的生活习惯,我大概不会有太大的差错,我就按照这样的习惯去做,就可以了放心去做。
孔子一生他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40岁以前,一个是50岁以后,所以孔子讲了一句话,人到了四十,五十你还搞不清楚你是干嘛的,大概这辈子也就算了,他告诉我们四十到五十就是我们人生中最重大的关键,四十岁以前是下学,学基本的学问,四十岁以后是上达。
尽人事,听天命:50岁以前要尽人事,排除万难,不管人家告诉你以后会不会成功,你都不要去管,你应该做的你就全力去做,可是到了50岁以后,你要听天命,我有这个成功的命,我自然都会成功,没有的话,也不能强求,因为强求是强求不来的,所有的名和利到最后都是空的。
十有五而立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给自己的人生画的六个挂象,这六个挂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人生参考。
十有五而立志于学:
到了15岁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该去学习什么,该往哪个方向去学习,就应该知道自己的将来要去做什么?就要知道你来到这个世界将来是要做什么的了,可我们想想自己,想想现在的社会和现实,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对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的迷失让我们自己都感觉到人生的诸多无奈。
三十而立:
15岁的时候确定了自己该学习什么,要朝什么方向去学习努力和发展,到了30岁的时候,有了15年的努力和摸索,你也该知道自己在某个方面可以确定下来好好的发展了。走了15年了,大概可以归纳出自己的人生有几个原则可以好好的去遵循了。
四十而不惑:
确定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经过了10年的实践,看到了自己的成效怎么样?你就知道了明白自己这辈子大概就这么走下去了。不惑并不是说到了四十岁什么都不疑惑了,不是的,是对自己人生所确定下来的原则不惑,不再怀疑自己的决定。其他的事情还是惑的。孔子是主张我们活到老学到老的,如果是四十什么都不惑了,那就什么都不用学了。四十岁,我只对我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方向和所要学的东西而不惑,我要下定决心去做自己的要做的事情。就这样走下去就可以了。
五十知天命:
一个人活到50岁,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你一路走来,好像都有一只手在安排,你这一路走来就造成你今天的这个样子,跑都跑不掉,你今天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你从小到大,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成果,《易经》告诉我们每20年就会变一次。你看看我们经常说的世代交替差不多也是20年一变。每一个人要替自己的命运负百分百的责任。假如你现在30岁,你就要替你将来50岁的时候负责任,一个人到了50岁,你就知道不怨天不尤人,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50岁就知道一句话而已,什么叫天命,就是一句话而已,我们一生的努力,就在证明你有什么样的命。命是由谁造的,是自己造的,是我造的这样命,那我抱怨,抱怨谁?有什么好抱怨,到这个时候你该知道自己的命了,该认了,能不能重来,不能了,人生最大的奥妙就是不能重来。想想自己,很快就到30而立的时期了,将来自己的命是什么样的呢?我应该对自己的命运负全部的责任,所以自己应该好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命不要听天由命。今天想想自己怎的很幸运,在即将而立的时候明白到了这些道理,让自己看到未来50知天命的时候将会怎么样,因为现在就是未来的开始。很多事情是自己可以把握和规划的。听天命只是对那些没有人生目标,迷失人生方向的人。如果你迷迷糊糊的活到50岁的话,那你不听天命,你听什么呢?但对有人生目标的人来说,命运是靠自己去把握和规划的,所以我要尽人事。
六十而耳顺:
到了这个时候,会碰很多人,他们根本不了解你,就在你面前指指点点讲一大堆,你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听会发脾气,不听也会发脾气,所以你就该知道耳顺,听了跟没有听一样。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逾矩就是我们从小到70岁我规规矩矩已经变成我的生活习惯,我大概不会有太大的差错,我就按照这样的习惯去做,就可以了放心去做。
孔子一生他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40岁以前,一个是50岁以后,所以孔子讲了一句话,人到了四十,五十你还搞不清楚你是干嘛的,大概这辈子也就算了,他告诉我们四十到五十就是我们人生中最重大的关键,四十岁以前是下学,学基本的学问,四十岁以后是上达。
尽人事,听天命:50岁以前要尽人事,排除万难,不管人家告诉你以后会不会成功,你都不要去管,你应该做的你就全力去做,可是到了50岁以后,你要听天命,我有这个成功的命,我自然都会成功,没有的话,也不能强求,因为强求是强求不来的,所有的名和利到最后都是空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6-04-21
展开全部
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30岁(女)——半老徐娘;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始龀---指刚到换齿的年龄,约七、八岁左右。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