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莲的生产发展
明、清之际是湘莲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不仅在湘潭县大量种植,邻近湘潭的衡阳、衡山、衡南等地,
以及更远一点的祁阳、耒阳等地也广泛栽培,特别是衡阳小西门外有:“西湖十里白莲花”,成为衡阳八景之一。因而封建王朝在小西门设有“莲实局”,专收莲子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衡阳县图志》载:“衡阳岁收莲实有税者六千余万斤,斤二百钱,值钱一千二百万。”
清末,湘莲生产逐渐衰落。民国时期,湘莲有一定的发展,为湖南大宗出口特产,产量和出口量为全国之冠,畅销湖北、广东、上海、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市,并由广州转销香港和南洋各埠,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抗日战争时期,湘莲生产又趋衰落。抗战胜利后,湘莲恢复出口。1946年《湖南经济》载:政府提倡湘莲生产,“在不妨碍粮食生产的原则下,方应努力于质的改良与量的增加”。莲的生产稍有提高,但因莲子税重,莲农无利可图,多将莲田改种水稻,莲子生产逐年递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中期便开始注意了发展莲子生产。60年代,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设立了水生植物研究室,在湘潭县成立了“湘莲研究所”,省供销部门也成立了“湘莲研究所”,湘莲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逐步开展起来。60年代全省有计划地进行了品种更新,重点推广湘潭县良种白莲“寸三莲”以取代红莲,并在湘潭聘请莲农技师分别到湘阴和汉寿帮助试种,每亩单产由10来斤提高到100市斤以上。此后,湘潭良种迅速普及到全省各莲产区。
1975年,常德西湖农场正式列为湘莲外销基地。1979年,湘潭、汉寿两县定为湘莲出口基地,国家在贷款、化肥、农药方面予以扶持,使莲子生产迅速发展。此外,各地先后建立了一批国营和集体莲场,现有国营莲场两个(华容县隆庆莲场和益阳县莲场),集体莲场10多个。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全省湘莲得到逐步发展。1979年至1981年,植莲面积达到13万亩左右,常年产量5至8万担。1984年植莲面积猛增到31.79万亩,产量突破35万担,创新中国产莲的历史最高水平。
在全省植莲面积大大增加,产量、质量迅猛提高的情况下,湘潭莲子始终占优先和主导地位。1982年9月,国家商品检验局对湘莲进行了严格的测定,结论是:湘潭湘莲含粗蛋白18.7%,粗脂肪1.91%,总糖55.8%,还原糖6.43%,是低脂肪、高蛋白优质品种。1985年武汉市商检局把湘潭的“寸三莲”和福建的建白莲,江西的赣白莲,湖北的湖莲,进行了一次养分对比测定,结果在10项指标中,湘莲在糖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磷、钙、粗纤维等7项主要指标上优于其它莲种,使湘莲的优质品地位,更加令人信服。1987年在北京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湘潭“寸三莲”荣获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