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父母的案例
主人公:乐乐(10岁)
症状:写作业磨洋工
培训班不爱去
周先生的儿子乐乐(化名)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别看才10岁,可是乐乐很忙,除了上学之外,周末还有英语、钢琴、书法和足球四个培训班要参加。据周先生讲,乐乐每次上课都由妈妈陪同;回到家,妈妈还要纠正乐乐的动作,巩固乐乐的记忆。最近,周先生发现乐乐写作业时间越来越长,而老师说并没增加作业量。看着孩子天天放学后在家“磨洋工”,周先生一生气打了乐乐一顿,“他竟然说我们不爱他,还威胁我们说要离家出走。”周先生告诉记者。
分析:心理咨询师朴素云表示,乐乐是在用“磨洋工”这种方式来与家长消极抵抗,“他说自己不相信爸爸妈妈,自己就算很快写完作业也不可能被允许自由活动一会。”朴素云说,父母盲目跟风参加培训班,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心智成长。
直升机父母 主人公:悠悠(14岁)
症状:学校的开心果
家里的闷葫芦
悠悠(化名)今年上初二。在学校里,悠悠是公认的文娱骨干,是同学们的开心果;可是放学回到家,悠悠就变成了个“闷葫芦”。前几天,悠悠红着眼睛回到家,任凭父母如何询问也不肯说,最后把自己锁进了房间。悠悠的爸爸李先生火冒三丈地找到学校领导,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悠悠和几名女生为新年联欢会准备集体舞,结果一直没有编排好,一着急哭了鼻子。据悠悠的老师回忆,平时也经常可以看见李先生出现在校长办公室,要求帮女儿“解决受欺负问题”。
分析:朴素云表示,很多家长都喜欢 “冲锋陷阵”为孩子“出头”,像李先生自以为在帮助女儿,其实是剥夺了她成长的机会。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和孩子商量解决问题,列出几个方案,并告诉孩子这些方案分别会有什么后果,让他们自己选择。